吉林高考

吉林高考561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2024(理科)

发布时间:2023-10-01 06:44:06

吉林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吉林高考561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吉林高考561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2024(理科)

一、吉林高考561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吉林高考561分理科可以上的公办大学具体名单有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湖南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南大学(软件类)、福建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2023年吉林高考561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高考Ai志愿助手:网站功能数据最全的网站,系统功能比较齐全,内含20余个功能模块,从分数录取到院校专业介绍,涵盖全部填报筛选大学的功能组,为考生及家长节约筛选时间,通过高考志愿智能推荐、志愿咨询、前辈观点等板块,高考考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高考目标院校。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二、吉林高考561分理科能上的公办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3 4207
2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4852
3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4102
4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5 6444
5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5 6444
6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5728
7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4735
8 山东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4102
9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640
10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737
11 中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1 5598
12 湖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640
13 重庆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3 4207
14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5728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0 4510
16 吉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17 吉林大学(只招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9 7323
18 上海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9 7323
19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5728
20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5 6444
2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7 6136
2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4735
23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737
24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6 6303
25 东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737
2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2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640
2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4 5218
29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30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1 5598
31 暨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8 7481
32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737
33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0 7100
34 河海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4 6591
35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1 7021
36 西南大学(软件类)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7 6136
37 南昌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0 7022
38 山东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39 福建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40 河北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4852
41 河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8 7481
42 新疆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4 6591

志愿填完多久知道录取结果

一般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后就能知道。填报志愿后可以在报考学校网站上查到自己的录取信息,确认录取后5-15天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各个省之间的录取规则有差别,公布时间也有差异,具体还是以当地招生办出的公告为准。

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的方法有很多,第一种方法就是记住你报考的学校,然后去学校官网查看最新动态,看看录取名单里有没有你的名字或者给该学校打电话咨询;第二种是看你档案是自由可投还是被退档了,亦或是被录取了,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录取是最好的状态;第三种方法是给本省招生办打电话询问。

高考是否被录取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去查,如果没有被录取就要接着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或是补录了。如果被录取了,那么,7-15天内就会发放录取通知书了。

吉林长春一本财经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一本艺术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长春一本体育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一本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长春一本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长春一本军事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一本农林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长春一本医药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一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一本理工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吉林长春一本农林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三、近2年吉林高考561分理科录取的公办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3 4207
2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4852
3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4102
4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5 6444
5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5 6444
6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5728
7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4735
8 山东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4102
9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640
10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737
11 中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1 5598
12 湖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640
13 重庆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3 4207
14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5728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70 4510
16 吉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17 吉林大学(只招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9 7323
18 上海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9 7323
19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5728
20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5 6444
2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7 6136
2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4735
23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737
24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6 6303
25 东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737
2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2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640
2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4 5218
29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30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1 5598
31 暨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8 7481
32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737
33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0 7100
34 河海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4 6591
35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1 7021
36 西南大学(软件类)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7 6136
37 南昌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0 7022
38 山东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39 福建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797
40 河北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4852
41 河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48 7481
42 新疆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54 6591
43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4299
4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9 4808
45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4 5358
46 山东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9 4808
47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2 5580
48 中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8 6023
49 湖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5800
50 重庆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73 4402
51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75 4209
52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2 6744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5118
54 吉林大学(只招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336
55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4925
56 上海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9 5908
57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8 6023
58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1 6848
59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7 6144
6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5020
61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2 5580
62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9 4808
63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48 7218
64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336
65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2 5580
66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336
67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6601
68 天津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4299
69 深圳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49 7121
70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5800
71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5118
72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336
73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0 6984
7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7336
75 西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7485
76 南昌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8 6023
77 大连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71 4596
78 山东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2 6744
79 福建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5118
80 新疆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56 6263
8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9026
8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61 9822
83 吉林大学(动植物类专业其它)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1 9822
84 吉林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5 9177
85 吉林大学(只招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8870
86 吉林大学(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60 9979
8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9026
88 北京科技大学(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65 9177
89 中央民族大学(只招收朝鲜语答卷或加试朝鲜语的考生其它)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8705
90 中央民族大学(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61 9822
91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0 8447
92 南京理工大学(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58 10278
93 苏州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5 7705
94 东北大学(B)(预科)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52 11193
9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7 10416
9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9026
9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4 10879
98 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4 10879
99 天津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7858
100 深圳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0 8447
101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4 10879
102 北京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9979
103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3 8006
104 河海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9 10135
105 东华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9026
106 北京语言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8870
107 东北师范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9 11693
108 东北师范大学(只招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1 11371
109 东北师范大学(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73 8006
110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8705
111 西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9026
112 哈尔滨工程大学(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56 10566
113 郑州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9979
114 合肥工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3 9481
115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9979
116 安徽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8 10278
117 空军军医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9026
1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2 11193
11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8705
120 西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9 10135
12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1 9822
122 云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9 11693
123 福州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5 9177
124 南昌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3 11042
125 长安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9 10135
126 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8870
127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7858
128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5 9177
1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4 10879
130 河北工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8705
13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46 12257
13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B 吉林 546 12257
133 辽宁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12069
134 辽宁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5 9177
135 上海政法学院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8 8705
136 太原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12257
137 上海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0 11542
138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9979
139 重庆邮电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9 10135
140 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1 11371
141 重庆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9 10135
142 上海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6 10566
143 浙江工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2 11193
144 海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9 11693
145 浙江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12069
146 南京财经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2 11193
147 宁波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7 12069
148 天津工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8 11872
149 天津财经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6 10566
150 北方工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6 12257
15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5 10733
152 宁夏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5 10733
153 山东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5 7705
154 浙江工商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9026
155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9979
156 大连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6 10566
157 西南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4 7858
158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73 8006
159 河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7 8870
160 江苏科技大学(软件类专业其它)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48 11872
161 遵义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2 9648
16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1 11371
163 成都医学院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1 9822
164 江西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52 11193
165 华北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0 9979
16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A 吉林 566 9026

高考志愿填报:选报[新增专业]四大秘诀

何谓新增专业

对新增专业可以从两种情况来判断:

一种是“国家新增专业”,也就是以前高校从未开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的专业。如,2011年国家新增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等。

另外一种是指,某高校新增专业。也就是说,某专业以前就有高校开设,只是对于某个学校来说从来没有开设过,现在新增加了,称之为“高校新增专业”.例如,北京理工大学自2013年开始招生的本科新增专业“西班牙语”这就可以称为北理工的新增专业,而以前西班牙语专业在北语、北大等一些院校都已开设的多年。

报考新增专业的顾虑

国家新增专业和高校新增专业是不同的,各有特性,但也有共性。从反馈来看,考生家长对报考新增专业一般存在一些顾虑。

一是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

考生家长在面对第一年招生的新增专业时都会遇到没有往年数据做参考的问题。没有参考数据报考时往往会觉得心里就没底。

二是对所报学科专业缺乏了解。

尤其是国家新增专业,考生家长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专业名称,更别提弄清它学的是什么,对未来发展和就业没有准确的预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这些顾虑都很有道理,所以,在报考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考虑、慎重选择。

选报新增专业小秘诀

1.以个人兴趣和定位为出发点

选择新增专业一定要从个人定位和兴趣出发。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是了解对方,知己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专业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的情况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机,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己”这一原则。

很多人光听专业名称感觉炫目、诱人就选择报考,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考生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报专业的主要课程、培养目标、人才需求状况、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等众多问题。这一点对于选择国家新增专业的考生尤为重要。如果经过考察,某一专业真的是你兴趣所在,所学的科目又是你的特长,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和你的气质性格比较符合,那么不妨把它列入可选专业的范畴。

2.选报时参考整体专业平均值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高校新增专业录取分数很高,有的则录取分数比较低,这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不管怎样,新增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应该在开设院校提档分数线之上,这是不会变的。所以,考生家长一定要参考所报院校整体专业录取分数段的平均值,你的分数最好能在平均段偏上的位置,这样才能提高录取几率。

如果学校开设的专业比较多,那么可以看看该校是否开设过和新增专业相近的专业或学科类,查看这些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取中间段分数作为参考。

3.选择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

当同一个新增专业不同院校都有开设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选呢?一般来说,如果新增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是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的。排除一些跟风开设的专业外,很多新增专业都是从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

还有不少国家新增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一个专业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如物联网专业,就涉及到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测控专业、通信专业、软件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当你对某个专业一无所知时,其实可以看一看它的交叉领域都涉及了哪些范围,在专业相同,院校需要多选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本身在某一领域就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院校。

还以物联网为例,和物联网联系比较紧密的有计算机和通讯专业,报考时就可以找计算机专业或者通讯专业实力强的学校。

4.选择相近专业“曲线救国”

确实像很多考生家长顾虑的那样,新增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没法准确把握。但这也要分别来看,对于“高校新增专业”来说,虽然新增某专业的高校无数据可查,但是,其他同层次开设了该专业高校的录取、报考、就业等数据完全可以借来参考。只要慎重选择学校就可以了。

而国“家新增专业”可能没有任何数据作为参考,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既然国家开设了这个专业,说明未来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发展空间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时间,可能学生都毕业了这个行业依然没有成熟的市场。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好某个新增专业或有志于这个领域,又举棋不定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先从其他相关、相近专业的基础学科或交叉学科着手,搞一下“曲线救国”.

目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基本上都是宽口径、厚基础,本科阶段更偏向于打基础、通识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因此选择一个基础方向学精、学专,未来可以从事更高端领域的工作及研究,既不影响就业,转专业也会比较容易。因为好的基础才是专业发展的支持。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