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

吉林高考599分能上什么大学2024(理科)

发布时间:2023-09-26 17:54:41

吉林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吉林高考599分能上什么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吉林高考599分能上什么大学2024(理科)

一、吉林高考599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吉林高考599分理科可以上大学具体名单有同济大学(中外合作)、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物质科学类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2023年吉林高考599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吉林高考599分理科可能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3 2414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合作专项)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1 1266
3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7 1475
4 同济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2 1228
5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4 1639
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4 3134
7 武汉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3 1182
8 南开大学(物质科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6 2185
9 南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1 1266
10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4 1145
11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9 2730
12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7 2892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254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5 3067
15 北京理工大学(菁英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3 1718
16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1 1266
17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6 2980
18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7 1475
19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3 1182
20 厦门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254
21 天津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2 2480
22 天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9 1954
23 东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3 1718
24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5 1584
2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1 1835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3 2414
27 中山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4 2331
28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4 3134
29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2 1775
30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7 2122
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3 2414

什么二本大学最好

排名学校名称所在省份所在城市
1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广州
2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
3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重庆
4遵义医科大学贵州遵义
5上海海关学院上海上海
6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
7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天津
8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
9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重庆
10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上海
吉林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辽源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长春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白山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白城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四平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松原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通化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吉林高考状元是谁多少分2023哪个学校
吉林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2023

三、近2年吉林高考599分理科录取的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3 2414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合作专项)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1 1266
3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7 1475
4 同济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2 1228
5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4 1639
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4 3134
7 武汉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3 1182
8 南开大学(物质科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6 2185
9 南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1 1266
10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4 1145
11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9 2730
12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7 2892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254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5 3067
15 北京理工大学(菁英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3 1718
16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1 1266
17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6 2980
18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7 1475
19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13 1182
20 厦门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254
21 天津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2 2480
22 天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9 1954
23 东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3 1718
24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5 1584
2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1 1835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3 2414
27 中山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4 2331
28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84 3134
29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602 1775
30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7 2122
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A 吉林 593 2414
32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4 2028
3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合作专项)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580
34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6 1912
35 南开大学(物质科学类专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7 1862
36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580
37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89 3003
38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0 2910
39 北京理工大学(特殊类型)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1 2190
40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14 1501
41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86 3236
42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8 1823
43 厦门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0 2265
44 天津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85 3319
45 天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2 2759
46 东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4 2028
47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11 1655
48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89 3003
4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8 1823
5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600 2265
51 中山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580
52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85 3319
53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8 2369
54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7 2438
55 四川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0 2910
56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580
57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86 3236
58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580
5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A 吉林 595 2580

高考填报志愿必读 易陷入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 一门心思奔名校

“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

有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二志愿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孩子分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

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 不仔细看招生简章

高考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误区三 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

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江苏、浙江、湖南等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的考生,在拉开梯度这个问题上,风险有所减小,但也不是不考虑。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志愿要有相当的保险系数。也就是说,按照往年的分数,考生的分数上最后一个平行志愿要比较保险。

第二种志愿填写方式是实行非平行志愿的考生,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我个人认为要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四 不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另外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咨询时经常问“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五 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六 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

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七 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投档而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八 选择专业时,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就拿上边这个考生来说,首先,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

其次,这个考生性格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要面对众多各种各样的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诊疗环节,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适合当医生,父母没有考虑到这点。

误区九 填报志愿市家长的事,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

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十 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