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1999年经原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由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2005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专项评估,评价是“专家办学,注重投入,重视质量,管理规范,德育特色”。2008年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现有在校生达万人,逐步形成以工科为主体,工、管、经、文、法、艺六大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具有培养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几年来,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吉林日报、新华网吉林频道等媒体连续报道了学院特色兴校的经验成果。上海世博会期间,学院作为吉林省教育特色品牌,通过上海世博会吉林省会刊《长白山下放歌行》推介到海内外,受到好评。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省控线 | 线差 | 录取批次 |
2014 | -- | 396 | 350 | 46 | 三批 |
2013 | 422 | 373 | 345 | 28 | 三批 |
2012 | 414 | 368 | 338 | 30 | 三批 |
2011 | 502 | 402 | 377 | 25 | 三批 |
2010 | 475 | 387 | 366 | 21 | 三批 |
公有民办的办学体制
2006年,学院三位创建人发表声明:学院全部资产归学院所有,创建人不索取任何回报。学院实行“公有民办”体制。学院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学院积极探索非营利性办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学院各专业均有名师担任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同时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现有专任教师5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91人,占教师总数的53%;具有博士、硕士学历406人,占教师总数的74%;“双师型”教师78人。
完善的办学条件
学院坐落于享有“亚洲最大人工林海”美誉的净月旅游风景区,校园绿化面积占48.8%,环境幽雅,春华秋实,冬暖夏凉。学院已建成77个实验室、18个专业画室、7个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电气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软件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金融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2个大学生创新室和70多个校外专业实践基地;教学用计算机2408台,每百名学生拥有23台;建有19000平方米图书馆,馆内藏书(包括电子图书)133万册,中外文期刊800余种,拥有《中国知网博硕论文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维普期刊数据库、马列主义专题数据库、《网上报告厅》、超星移动图书馆、歌德电子借阅机和MOOCS学习平台等数据资源;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两强”的办学特色
奉献和创新精神强: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以“六个养成”为目标,加强学风建设;以为重点,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奉献、诚信”的品格;以“开展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奉献”精神。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单项奖外,学院还设立陈坚奖学基金,用于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专业特色,进行深度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实施分流分级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技之长。学院正积极推进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按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学院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院现有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门,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优秀课程1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2003年被推选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2008年被吉林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生态单位”;2009年被评为长春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1年获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长春高校文明杯”优胜单位;2013年被评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2013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我院共有891余学生人次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398项。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项全国性大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吉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2013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十项、三等奖九项。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二项,省级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十八项。获得省级一等奖七项、二等奖十五项、三等奖二十三项。
多元的就业渠道,较强的就业能力
学院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引入校内招聘,拓宽校外市场;与各省人才市场结成就业协作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就业信息网络化平台;与美、韩、新、法、日、俄等国高校建立联系,为学生留学或实习提供机会。学院截至已有近22000名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为90%以上。一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中有自主创业成功者,有企事业岗位业绩突出者,也有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者。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缂嶅﹪寮婚悢鍏尖拻閻庨潧澹婂Σ顔剧磼閻愵剙鍔ょ紓宥咃躬瀵鏁愭径濠勵吅闂佹寧绻傞幉娑㈠箻缂佹ḿ鍘遍梺闈涚墕閹冲酣顢旈銏$厸閻忕偠顕ч埀顒佺箓閻g兘顢曢敃鈧敮闂佹寧妫佹慨銈夋儊鎼粹檧鏀介柣鎰▕閸ょ喎鈹戦鈧ḿ褔锝炲┑瀣╃憸搴綖閺囥垺鐓欓柟瑙勫姦閸ゆ瑧鐥幆褍鎮戠紒缁樼洴瀹曞崬螣閸濆嫷娼曢梻渚€娼ч悧濠傤熆濮椻偓閳ユ棃宕橀鍢壯囨煕閳╁叇褰掑磻娓氣偓濮婃椽骞栭悙鎻掑闂佸憡鏌ㄩ張顒傜矉瀹ュ鐒肩€广儱妫岄幏娲煟閻斿摜鎳冮悗姘煎墴瀹曟繈濡堕崶鈺傦紡缂傚倷闄嶉崹鐟邦嚕椤旈敮鍋撳▓鍨灍濠电偛锕顐﹀磼閻愭潙浠奸悗鍏夊亾闁逞屽墴閹線宕奸妷锔规嫽闂佺ǹ鏈銊︽櫠濞戞ǜ鈧帒顫濋褎鐤侀悗瑙勬礃濞叉繄绮诲☉銏犲嵆闁绘ḿ顣槐鏌ユ⒒娴h櫣甯涢柣鐔村劦楠炲﹪骞囬鍓х厠濡炪倖娲嶉崑鎾绘煛瀹€瀣?濞寸媴濡囬幏鐘诲箵閹烘繃缍嗛梺璇插椤旀牠宕板Δ鈧玻鍨枎閹烘柧绨烽梻鍌欑窔閳ь剛鍋涢懟顖涙櫠椤栨粎纾奸柛灞炬皑鏁堥悗瑙勬礃缁繘藝鐎靛摜妫柟顖嗕礁浠梺鍝勭焿缂嶄線鐛崶顒侇棃婵炴垶锕╁ḿ濠氭⒒娴e憡鍟為柡宀嬬秮瀹曟劙寮介锝呭簥濠电偞鍨剁喊宥夊礂濠婂喚娓婚悗锝庝簼閹癸綁鏌i敃鈧悧鎾诲箖濡も偓閳绘捇宕归鐣屼邯婵$偑鍊ら崣鍐绩鏉堛劎鈹嶅┑鐘叉搐缁犵懓霉閿濆懏鎲搁柛妯绘倐濮婅櫣绮欓幐搴㈡嫳闂佹椿鍙庨崰姘舵嚍鏉堛劎顩烽悗锝庡亐閹风粯绻涙潏鍓у埌闁硅櫕鐟ㄩ妵鎰板箳閹存繄褰夋俊鐐€栫敮鎺楀磹婵犳碍鍎楁繛鍡樻尰閻撴瑩寮堕崼鐔峰姢闁伙附绮撻弻鈩冩媴缁嬪簱鍋撻崸妤€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缂嶅﹪寮婚悢鍏尖拻閻庨潧澹婂Σ顔剧磼閻愵剙鍔ゆ繝鈧柆宥呯劦妞ゆ帒鍊归崵鈧柣搴㈠嚬閸欏啫鐣峰畷鍥ь棜閻庯絻鍔嬪Ч妤呮⒑閸︻厼鍔嬮柛銊ョ秺瀹曟劙鎮欏顔藉瘜闂侀潧鐗嗗Λ妤呭锤婵犲洦鐓曢悗锝庡亝鐏忕増绻涢懝閭﹀殭闁宠鍨归埀顒婄秵閸嬧偓闁归攱妞藉缁樼瑹閸パ傜敖闂佺ǹ顑嗛惄顖炲箠閻旂⒈鏁嶆繛鎴炵懄閻濈兘姊洪崷顓℃闁哥姵顨婇幃鈥斥槈閵忊€斥偓鍫曟煟閹邦厼绲婚柍閿嬫閺屾洟宕卞Ο鐑樿癁闂佸搫鑻粔鐑铰ㄦ笟鈧弻娑㈠箻閸楃偛顬嬬紓浣戒含閸嬨倕鐣烽崡鐐╂婵☆垳銆嬬槐閬嶆⒒娴e憡鍟炲〒姘殜瀹曘垺銈i崘銊﹁緢闂佹寧妫冮弫顕€宕戦幘璇茬濠㈣泛锕f竟鏇㈡⒒娴e憡鍟炴繛璇х畵瀹曟粌鈽夐姀鐘插亶闂佸綊妫块悞锕傚磹閻㈠憡鐓曢煫鍥ㄦ惄濡茬ǹ霉濠婂牏鐣烘慨濠冩そ閺屽懘鎮欓懠璺侯伃婵犫拃鍐惧殶闁逞屽墲椤煤閹达箑纭€闁告劕妯婇崵鏇灻归悩宸剾闁轰礁娲︾换婵婎槼闁稿氦娅曠粋宥夊箚椤€崇秺閺佹劙宕堕埞搴撳亾婵犲啩绻嗛柟缁樺笧婢ф稑菐閸パ嶈含妞ゃ垺绋戦~婵嬵敆娴e洠鏅犲铏圭磼濮楀棙鐣烽悗鍏夊亾缂佸顑欏ḿ鏍ㄧ箾瀹割喕绨荤€瑰憡绻傞埞鎴︽偐閹绘巻鍋撻幖渚婄稏閹兼番鍔嶉埛鎴犵磼鐎n偒鍎ラ柛搴㈠姍閺岀喖宕ㄦ繝鍕啓濡炪倧绲块崑鎾舵崲濠靛顫呴柨婵嗘噽閸橆偊姊洪崨濠冣拹闁绘濞€楠炲啴鏁撻悩鍐蹭簻闂佺粯鎸稿ù鐑筋敊閹邦兘鏀介柣鎴濇川缁夌敻鏌涢幘瀵告噰闁糕斁鍋撳銈嗗灦閸庢娊鍩€椤掍焦绀€闁绘粌顭峰畷绋课旈埀顒傜不濞戞瑣浜滈柟鎹愭硾鍟稿銈嗘⒐濞叉牠鍩為幋锔藉€烽悗娑欋缚缁嬪洤顪冮妶鍡楃仴婵☆偅顨婇崺銏狀吋閸℃瑧鐦堥梺鍛婂姉閸嬫捇顢欓弮鍫熲拺缂備焦锚婵矂鎮樿箛鏃傛噮缂侇喚绮换婵嗩潩椤撶姴骞愬┑鐐舵彧缂嶁偓妞ゎ偄顦悾宄扮暆閸曨剛鍘告繛杈剧秬椤鐣峰畝鍕厸濞达綀顫夊畷宀勬煛娴h宕岄柡浣规崌閺佹捇鏁撻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