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活动方案(1)
内容与要求:
1、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全中国人民的节日。
2、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
活动设计思路:
环境,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刻的老师。时值国庆,街上热闹的场景,高高升起的彩旗,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节日夜晚里的焰火等等,自然而然地将幼儿置身于主题需要的氛围中。对国庆节的好奇,对节日的渴盼,就是孩子参与主题的原动力。“欢腾的国庆节”其活动时间可安排在国庆节前夕开始,一直延续到节后回园。
节日前夕,活动组织以感受节日气氛、装点节日环境为主。而在节日过程中,则可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功效,家长可给予幼儿最即时的回应以及最自然状态下的一些国庆常识的授予。同时幼儿在节日里的见闻则成了节后活动的自然切入点,比如文艺节目中关于焰火及京剧脸谱、中国工夫的一些图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幼儿一些关键经验的获得,如5以内的加减运算等。如有共性问题,可以组织集体活动。尤其是对于大班初期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国庆问答赛”中,教师可以作为一名组员参与到团队中去,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提示:欢腾的国庆节,我爱中国
国庆前夕:
家园互动
去附近街道观看节日布置,了解和感受人们迎国庆的欢乐情绪。讨论怎样布置活动室迎接国庆,并一起分工制作和布置活动室,准备和排练迎国庆的节目。
了不起的中国人:
区域活动
师生共同收集材料,在区域中安排如“奥运会”“国旗、国歌”“京剧脸谱”“中国功夫”等内容。了解我国许多有名的人和事,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五星红旗我爱你:
区域活动
了解国旗的外形特征及简单意义,提供美工材料,在看看做做中增进热爱中国、热爱国旗的情感。大胆画出升国旗的场景,初步掌握“抬头背面人”的绘画技巧。
国庆真热闹:挂灯笼
区域活动
通过挂灯笼庆国庆活动,比较灯笼的不同特征,从而学习5的加法,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试着按照画面上的式题,在大门和墙上挂上灯笼,说出理由。
愉快的国庆节:
区域活动
1、知道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回忆国庆节的热闹情景,感受国庆节的欢乐气氛。
2、观察讨论画有国庆情景的“窗口”,并在空白“窗口”内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欢庆的情景,把各自的“窗口”贴在活动室内的高楼上互相观赏讨论,进一步体验节日的热闹。
节日的夜晚:
区域活动
提供焰火影象资料及各种美工材料如火柴、胶水、彩纸等,描述国庆礼花的品种、颜色、燃放过程,交谈观看礼花的感受。用各种材料表现礼花,学习用火柴粘贴礼花和楼房的方法。
国庆问答赛:
大家来组队
小组活动
根据活动要求,自由组合成竞赛小组,有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为自己的小组取名收集问答资料,互相学习。制订比赛规则等。
超级问答赛:
集体活动
通过问答赛的形式,以轮换问答的方式进行比赛,问答的问题须与国庆有关,在游戏氛围中展开。使幼儿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国庆节以及祖国的一些常识。
国庆节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的:
1、为迎接祖国妈妈××岁生日,通过开展"迎国庆亲子"活动,使幼儿和家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2、通过本次手工活动作品展示,渲染喜庆的节日气氛,让孩子和家长在幼儿园渡过一个愉快、难忘的节日。
3、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幼儿认识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而促使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4、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亲子情、家园情,使家长进一步关注、了解幼儿园内教育生活,共促家园同步教育。
二、活动时间:××年9月28日下午15:20--16:30.
三、活动地点:媒体演艺厅
四、活动人员:大班全体师生及家长
五、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手工示范作品、幼儿礼品、场景布置、拍摄物品、毛线、玻璃纸。
家长自备:剪刀、卡纸、废旧饮料瓶、月饼礼品袋、双面胶或透明胶。
六、活动过程:
1、班级老师提前布置好活动场地,并展示本次主题活动需制作的各类手工示范作品。
2、向幼儿和家长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重点介绍中秋节及国庆节。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他的热爱之情,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为庆祝祖国他的生日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
4、教师现场示范教授制作几类物品。
5、家长和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制作完成作品,并悬挂展示(制作过程中播放各类音乐,让家长和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此活动)。
6、教师巡视指导并拍照记录活动精彩过程。
7、小结评价本次活动的亲子手工作品,班级集体拍照留影后结束活动。
七、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为本班三位教师,各老师必须明确活动方案内容,活动开展实施过程中,三位教师要相互配合协作,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
2、提前通知每一位幼儿家长准备相应的材料,活动当天提前来园,以便活动准时进行。
3、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与家长遵守活动的纪律与秩序,在强调幼儿安全使用各类制作工具。
4、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不乱扔垃圾,保持场内环境的整洁,活动结束后请家长与幼儿收拾好各类物品方可离开活动现场。
5、活动结束后,在活动主持人的协调安排下按顺序排队回教室,所有接送幼儿的家长必须在教室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