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

醴陵市今天地震最新消息,醴陵市历史上地震统计及地震带分布图

发布时间:2023-09-18 06:46:33

醴陵市今天地震最新消息,醴陵市历史上地震统计及地震带分布图

地震安全小知识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当地震来临时学会一些自救办法或许能免于一些伤害。本文小编带你一起了解关于醴陵市地震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醴陵市地理位置、醴陵市历史上的地震、醴陵市地震带分布图以及醴陵市地震安全预防小知识,希望本地对你有帮助。

一、醴陵市地理位置和简介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罗霄山脉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渌水流域,位于长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经济区东南部。

地质地貌

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岗地为主,平原占16%,水域占5%。土壤成分以板页岩为主,占47.8%;次为红色粘土,占20.7%。

二、醴陵市历史上的地震

1972 年,湖南开始对地震进行定量观测。在此之前的 2000 多年时间里,湖南地震记载不多,烈度也不大。

1631 年,崇祯四年,常德发生了湖南有史料记载以来的最大地震。这场震级约为 7 级的地震,不仅波及湖南 33 个州县,湖北、四川、江西、贵州、安徽等地也有波及。余震竟然持续数年,在湖南历史上实属罕见。

此后,湖南的地震多是小打小闹。1931 年,湖南大公报在最后一版《小新闻》栏目,报道了湘乡地震,这场民国湖南的最大地震,只有短短不到 200 字。地震破坏力不强,媒体当然也不重视。大地震一直是湖南的小概率事件,天佑湖南。

洞庭湖区是多地震区

湖南第一次地震发生在什么时候 ? 已无法考证。

我们翻开《常宁县志》,上面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周鲁襄公十六年 ( 春秋时期,公元前 557 年 ) 甲子地震 ",这是湖南文献中对地震的最早记录。然而经过专家考证,这本《常宁县志》刊于雍正时期,关于地震的记载是抄《史记》的内容,发生地点应该在鲁国,而不是湖南。东汉以前,几乎所有关于湖南地震的记载都是牵强附会。

东汉末年开始,地震有了较确实的记录:公元 3 世纪和 4 世纪,湖南地震各有两次,5 世纪没有记载,6 世纪有一次,7 世纪没有,8 世纪有一次,9 世纪有一次,10 世纪没有,11 世纪有一次,12 世纪没有,13 世纪有一次。1000 年的时间里,文献上记录的湖南地震只有寥寥 9 次。如果采用技术手段对湖南进行地质分析,地震次数将有所增加。2004 年湖南省政府新址土方工程剖面的古地震遗迹,专家经过地质分析得出结论,长沙曾有过至少两次强度在 7.0 以上的地震活动,这在文献中并未记载。

明清时期,文献记载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之所以会增加,不是地震突然滚滚而来,而是之前对地震的记载有大量遗漏。明清时期,史料记载更加详细和权威。1500 年以后,我国史料记载的较大地震才是基本可靠的。

1449 年 9 月 1 日,湖南宜章发生地震," 三日泉水流出尽赤 ",这是明代对于湖南地震最早的记录。

从 1449 年到 1630 年,这 180 年里,有 49 年发生了地震,平均每三年半有一次。27 个县有地震记录:其中地震五次者有岳阳、沅江、衡阳三县 ; 地震三次者有临湘、浏阳、常德、汉寿、益阳、宁乡、湘乡、新宁、安化九县 ; 地震两次者有靖州、安乡、永定、常宁等县。数据可以看出,洞庭湖区的常德、汉寿、沅江、澧县、安乡、岳阳、临湘已形成一个多地震区,几次 4 级以上地震,多发生在洞庭湖滨湖各县。除了湖区,邵阳、新化、新宁、安化等县又是一个小地震区。

1556 年 1 月 23 日,中国山陕大地震,至少 82 万人被压死。山陕大地震震级为 8 级,以山西、陕西和河南,波及到了湖南。临湘、澧县、平江、安乡、浏阳发生地震,房屋震塌,压死人畜甚多。

1631 年常德大地震余震几年

1631 年,羊年。崇祯皇帝忧心忡忡。李自成自号闯将,与张献忠会合;后金兵围大凌城(今辽宁锦县),明朝守将降金。历史的运气已不站在明王朝这一边。

那一年,还有一件事被计入了当年的大事记,常德发生了湖南有地震记载以来第一次大地震,震级约为 7 级。

当时在常德的明藩王是荣王朱由枵。荣王家族与常德关系密切,1508 年,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十三子朱佑枢到常德就藩,朱佑枢及其子嗣在常德总共生活了 135 年,对常德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按照京城王宫的模式,修建了荣王府,还请来了北京的能工巧匠,历时 11 年才建成。荣王府在常德 " 西北一里 ",规模宏大,盛极一时,简直就是一个小皇城。

8 月 15 日夜,荣王府静谧如常。突然,轰隆隆巨响从西北传来。须臾,黑气障天,地裂,黑泉涌出有两三丈高,腥气逼人。瞬间荣王府宫殿倒塌,城垣房屋倒塌无数,压死男女共 60 人。巡按白士麟向朝廷奏报了这次地震,并特意突出了荣王府的灾情,可见荣王府是常德的标志性建筑。地震以常德至澧县包括安乡为中心,影响了省内外 68 个县。之后余震不断,持续了几年。

与震中距离愈远,震情愈轻,一些地方只能算是有震感:岳州(今岳阳),距离震中 120 公里,震时仿佛有金睛闪烁,环绕民居,所在地裂,黑沙喷涌,腥气逼人;大庸(今张家界),距离震中 138 公里,声吼如雷,内城房屋崩倒压死多人,乡村遍地裂陷;善化(今长沙),距震中约 170 公里,地大震有声;零陵(今永州),距震中约 360 公里,1631 年的地震仅仅记述为 " 地震 " 二字。

常德大地震后几年,湖南一直为地震所扰。清朝时期,湖南地震多为零星小震,仍以洞庭湖西北各县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地震范围有所扩大,湘西三县辰溪、吉首、凤凰都有了地震记载,说明落后地区的文明程度有所提高。

民国初年常常春节闹地震

时间转眼到了民国。

1931 年 8 月 12 日,湘乡铜梁乡蒋市街。下午两点,发生地震,地震持续约两三分钟。湖南大公报称,湘乡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有多强烈 ? 不过是墙壁微有倒塌,田禾树木倒地甚多。池塘里的鱼虾跃起,地震没有造成人畜伤害。此次地震震级不到 5 级,成为民国时期唯一的较大地震。

湖南大公报的这篇报道,还提及七月初的一场地震。地震发生在新化县城西南三十里的洋溪,是轻微地震。床铺摇动、桌椅震动发响、人站不稳,是民国地震的典型描述,地震都不大。

1972 年,湖南开始对地震进行定量观测。从 1911 年到 1972 年的 61 年时间里,湖南有 31 年发生了地震,地震次数为 83 次,分布于 26 个县:临湘 12 次,湘潭 8 次,慈利 7 次,长沙 6 次,澧县 5 次,石门 4 次,宁乡、醴陵、株洲、安乡、华容、永顺、汝城各三次,望城、沅陵、岳阳、常德各两次,桃源、汉寿、南县、益阳、大庸、双峰、新化、隆回、嘉禾各一次。

这一时期,地震次数较以往各个朝代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记录较为详细,缺漏较少。多震地区仍然是洞庭湖周边各县。

有趣的是,民国初年的地震多发生在春节:1914 年,正月初三,南县、安乡、长沙 ;1915 年,正月初三,长沙、湘潭、醴陵、株洲 ; 1917 年正月初二,岳阳、长沙、湘潭 ;1918 年正月,宁乡、醴陵、岳阳、湘潭。

春节里闹地震,想必是非常深刻的记忆。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此写了一首诗,描写了 1917 和 1918 年发生在春节的两次地震:去年正月二,地震人不觉,但闻老渔言,君山搴一角 ; 今年正月三,震势剧于昨,忽然头昏眩,杯盏相击搏。

1972 年,湖南开始用仪器记录地震。从 1972 年到 2013 年,湖南共发生可测定参数的地震 962 次,其中 4 级以上的地震为 6 次,3-3.9 级地震 44 次,2.0-2.9 级地震共 497 次,1.0-1.9 级地震共 415 次。期间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发生在常德澧县的 4.3 级地震。这一时期地震主要分布在湘中的宁乡及娄邵地区、湘北的常德地区以及南面的郴州三个区域。

破坏性较强的地震已是湖南人的久远记忆。

1972 年以来 4 级以上地震

三、醴陵市地震带分布图

四、地震来临注意事项和应急小知识

自救知识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三大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