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

中南大学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4多少分录取

发布时间:2023-09-14 22:09:46

放到人生的长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经历,或成功或失败,都以此为起点开启你继续体验经历人生的大门,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会最终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帮大家整理了中南大学预测分数线是多少的话题,包含中南大学在全国各省录取分和录取位次,考生可以对照自己的省份查询中南大学在本省的录取分和位次数据,及2023年中南大学预测分数数据。

中南大学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4多少分录取

一、中南大学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中南大学预测分数线是366分到660分之间,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在25707名到440名之间,不同的省份录取预测分和位次不同。

1、中南大学在辽宁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5分,其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959名;

2、中南大学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9分,其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5251名;

3、中南大学(较高收费)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7分,其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878名;

4、中南大学在湖北2022年物理(物理+化和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33分,其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18名;

5、中南大学在湖南2022年物理(物理+化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7分,其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709名;

6、中南大学在广东2022年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0分,其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234名;

二、中南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

1、2022年中南大学在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年份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北京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 2022 593 9695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2022 617 6380
北京 综合(物 和 化) 本科 2022 625 5408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2022 626 5280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2022 648 5245
天津 综合(物 和 化) 本科A 2022 652 4625
天津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A 2022 654 4302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2022 655 4171
天津 综合(不限) 本科A 2022 656 4026
天津 综合(物 或 史 或 地) 本科A 2022 656 4026
天津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A 2022 657 3891
河北 历史 本科 2022 613 1087
河北 物理 本科 2022 583 17536
山西 理科 本一A 2022 567 8099
山西 理科 本一A1 2022 544 14964
山西 文科 本一A 2022 575 74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2022 541 6514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2022 562 411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2022 472 19205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2022 519 2400
辽宁 历史 本科 2022 607 900
辽宁 物理 本科 2022 615 5959
吉林 理科 本一A 2022 544 8109
吉林 理科 本一A 2022 561 5598
吉林 文科 本一A 2022 556 87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2022 549 64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2022 565 4393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2022 559 737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2022 557 5730
上海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 2022 570 3650
上海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 2022 570 3650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2 592 1697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600 13787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610 9115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615 7287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2 618 6240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2 636 2138
浙江 综合 1段 2022 641 12820
安徽 理科 本一 2022 589 15251
安徽 理科 本一 2022 595 12792
安徽 文科 本一 2022 594 993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2022 603 1064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2022 601 8466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2022 615 5229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2022 621 4148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本科 2022 623 3822
江西 理科 本一 2022 582 9264
江西 理科 本一 2022 600 4836
江西 文科 本一 2022 595 858
山东 综合 1段 2022 583 25707
山东 综合 1段 2022 597 16868
河南 理科 本一 2022 597 16878
河南 理科 本一 2022 609 11202
河南 文科 本一 2022 598 133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2 591 2007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2 597 1553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577 16053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577 16053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588 11845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594 9856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604 7089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608 6096
湖北 物理(物理+化和生) 本科 2022 611 5417
湖北 物理(物理+化和生) 本科 2022 633 2118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2 586 199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2 590 1644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2 598 108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584 13886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586 13118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587 12709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591 11205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592 1086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2 593 10493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地理)) 本科 2022 595 9829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2022 597 9240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606 6608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613 497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2 619 3808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2 640 1137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2 593 2356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605 18414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2 614 13346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2 620 10234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本科 2022 633 5786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本科 2022 660 1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2022 567 10143
广西 理科 本一 2022 591 5490
广西 文科 本一 2022 615 726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2022 624 7117
海南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 2022 695 1713
海南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 2022 702 1451
海南 综合(不限) 本科 2022 705 1347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2022 709 1223
海南 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2022 710 1188
重庆 历史 本科 2022 598 962
重庆 物理 本科 2022 600 5967
四川 理科 本一 2022 600 18307
四川 理科 本一 2022 616 11540
四川 文科 本一 2022 601 1690
贵州 理科 本一 2022 556 8429
贵州 理科 本一 2022 577 4804
贵州 文科 本一 2022 628 663
云南 理科 本一 2022 583 12683
云南 理科 本一 2022 616 5400
云南 文科 本一 2022 619 2845
云南 文科 本一 2022 640 925
陕西 理科 本一 2022 561 11387
陕西 理科 本一 2022 581 7434
陕西 文科 本一 2022 588 742
甘肃 理科 本一 2022 473 21409
甘肃 文科 本一 2022 562 506
青海 理科 本一 2022 511 1148
青海 文科 本一 2022 502 682
宁夏 理科 本一 2022 494 3444
宁夏 文科 本一 2022 553 440
新疆 理科 本一 2022 403 17149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2022 379 2558
新疆 文科 本一 2022 531 499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2022 366 9766

2、2021年中南大学在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年份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2021 619 5479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2021 620 5343
北京 综合(物 和 化) 本科 2021 625 4759
北京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 2021 638 3365
天津 综合(物 和 化) 本科A 2021 650 4391
天津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A 2021 652 4151
天津 综合(不限) 本科A 2021 654 3893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2021 654 3893
天津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A 2021 655 3779
天津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A 2021 660 3192
河北 历史 本科 2021 617 1102
河北 物理 本科 2021 594 16046
山西 理科 本一A 2021 592 5704
山西 文科 本一A 2021 605 727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2021 549 6538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2021 518 1080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2021 568 1534
辽宁 历史 本科 2021 628 682
辽宁 物理 本科 2021 630 4616
吉林 理科 本一A 2021 558 6023
吉林 文科 本一A 2021 572 1013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2021 589 3437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2021 593 621
上海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 2021 561 3794
上海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 2021 561 3794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1 601 1558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1 601 779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1 604 679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1 608 5594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1 626 2069
浙江 综合 1段 2021 637 12892
安徽 理科 本一 2021 602 13241
安徽 理科 本一 2021 629 5458
安徽 文科 本一 2021 637 885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2021 604 994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2021 615 6038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2021 620 5039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本科 2021 637 2452
江西 理科 本一 2021 617 4884
江西 文科 本一 2021 626 875
山东 综合 1段 2021 590 22439
山东 综合 1段 2021 605 13882
河南 理科 本一 2021 618 15229
河南 理科 本一 2021 632 9454
河南 文科 本一 2021 636 1195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1 619 166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1 621 1505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1 599 16774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1 608 13300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1 616 10528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1 628 699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1 632 5988
湖北 物理(物理+化和生) 本科 2021 635 5323
湖北 物理(物理+化和生) 本科 2021 654 2117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1 598 1796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1 601 1554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1 609 101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1 602 11310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1 607 9570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1 609 8904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1 617 6609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1 625 4777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1 631 3678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本科 2021 652 1133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2021 606 234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2021 612 16300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2021 618 12936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本科 2021 623 10969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本科 2021 663 1234
广西 理科 本一 2021 599 4503
广西 文科 本一 2021 615 700
海南 综合(物 和 化) 本科 2021 680 2231
海南 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2021 694 1635
海南 综合(化 和 生) 本科 2021 694 1635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2021 698 1490
海南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 2021 701 1384
海南 综合(不限) 本科 2021 706 1220
重庆 历史 本科 2021 624 918
重庆 物理 本科 2021 631 6180
四川 理科 本一 2021 627 9103
四川 文科 本一 2021 604 1607
贵州 理科 本一 2021 578 4927
贵州 文科 本一 2021 640 646
云南 理科 本一 2021 580 12673
云南 理科 本一 2021 610 5458
云南 文科 本一 2021 623 1643
云南 文科 本一 2021 635 911
陕西 理科 本一 2021 582 7482
陕西 文科 本一 2021 613 745
甘肃 理科 本一 2021 570 3403
甘肃 文科 本一 2021 590 522
青海 理科 本一 2021 511 1535
青海 文科 本一 2021 538 387
宁夏 理科 本一 2021 537 1547
宁夏 文科 本一 2021 591 345
新疆 理科 本一 2021 558 2287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2021 422 1401
新疆 文科 本一 2021 577 404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2021 509 169
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南大学 附历年分数线
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南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中南大学怎么样,真实评价好不好
中南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中南大学是211985大学吗
中南大学属于985大学吗
中南大学属于211大学吗
中南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中南大学是几本招生?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中南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中南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中南大学是省重点大学吗,是部属省属还是市属

三、中南大学最新师资介绍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中南大学历经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学校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6个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6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30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3个103个本科专业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等17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26人国家“”领军人才26人19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1884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884人4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2人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5.9万余名全日制在校学生5.9万余名3.4万余名本科生3.4万余名2.3万余名研究生2.3万余名2000余名国际学生2000余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际慕课平台上线课程13门。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点高校,是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我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学校坚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主战场。现有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0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特等奖)18项,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是全国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发起成立及参与大学国际联盟12个。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全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