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校

武汉纺织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11-30 09:37:28

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选学校选专业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师整理了最新的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包含近三年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排名,和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

武汉纺织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一、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最新据2023年武汉纺织大学招生办官方公布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

1、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5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7516名;

2、在湖北省份2019年的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2523名;

3、在广西省份2019年的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0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1673名;

4、在四川省份2019年的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6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9189名;

5、在贵州省份2019年的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0566名;

6、在甘肃省份2019年的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5396名;

二、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19 河南 理科 - 555 47516
2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19 湖北 理科 - 524 42523
3 (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19 广西 理科 - 500 41673
4 (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19 四川 理科 - 567 59189
5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19 贵州 理科 - 460 50566
6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19 甘肃 理科 - 473 35396
武汉纺织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新乡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武汉纺织大学是什么档次的学校
武汉纺织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武汉纺织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武汉纺织大学是985还是211
武汉纺织大学和黄河科技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武汉纺织大学和天水师范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武汉纺织大学重庆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三、武汉纺织大学师资和院系介绍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武汉纺织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弘扬“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大学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为战略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实行开放办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坚持“一元领先、多元并进、突出特色、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营建良好的学术生态。设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文、法、经、管、艺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现代纺织技术”和“时尚创意文化”2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实施领军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博士800余人。长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其中自主培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各类人才2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12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一批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阳光学者”。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完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近年来,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成长环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