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10-19 02:44:33

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选学校选专业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师整理了最新的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包含近三年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排名,和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一、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最新据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官方公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

1、在江苏省份2021年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历史专业分数线是60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75名;

2、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61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06名;

3、在广东省份2019年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60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520名;

4、在广西省份2020年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60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32名;

5、在重庆省份2019年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62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14名;

6、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60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20名;

二、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河北 历史 历史+不限 625 698
2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河北 文科 - 633 677
3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河北 文科 - 639 696
4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河北 历史 历史+不限 622 649
5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605 1175
6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江苏 文科 - 393 1065
7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江苏 文科 - 383 1073
8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599 1057
9 (4500元/年;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安徽 文科 - 642 661
10 (4500元/年;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安徽 文科 - 614 810
11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安徽 文科 - 621 742
12 (4500元/年;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安徽 文科 - - -
13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福建 文科 - 612 802
14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福建 文科 - 608 819
15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江西 文科 - 632 599
16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江西 文科 - 609 637
17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江西 文科 - 614 673
18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江西 文科 - - -
19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山东 文科 - 616 925
20 (4500元/年;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河南 文科 - 641 840
21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河南 文科 - 631 925
22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河南 文科 - 612 1006
23 (4500元/年;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河南 文科 - - -
24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625 1190
25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湖北 文科 - 602 1216
26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湖北 文科 - 606 1130
27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 -
28 (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湖南 历史 历史+不限 615 716
29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收费4500元/年)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湖南 文科 - 631 778
30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湖南 文科 - 623 844
31 (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湖南 历史 历史+不限 - -
32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广东 文科 - 604 1385
33 (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广东 文科 - 606 1520
34 (文史类,4年,4500元/年,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广西 文科 - 624 453
35 (文史类,4年,4500元/年,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广西 文科 - 600 532
36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广西 文科 - 609 504
37 (文史类,4年,4500元/年,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广西 文科 - - -
38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重庆 历史 历史+不限 628 755
39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重庆 文科 - 623 648
40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重庆 文科 - 622 514
41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重庆 历史 历史+不限 607 663
42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 613 908
43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 608 805
44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四川 文科 - 616 986
45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 608 1120
46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云南 文科 - 647 454
47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云南 文科 - 639 561
48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云南 文科 - 631 687
49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云南 文科 - 651 479
50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陕西 文科 - 626 434
51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陕西 文科 - 637 518
52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主校区;收费标准:待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陕西 文科 - 630 539
53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陕西 文科 - 591 669
54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9 宁夏 文科 - 615 426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华中科技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及EMS快递查询
华中科技大学特色王牌专业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华中科技大学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华中科技大学在新疆高考专业招生计划2023(人数+代码)
高考多少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 附历年分数线
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学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华中科技大学怎么样,真实评价好不好

三、华中科技大学师资和院系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106个本科专业,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数8个。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教授13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8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70余万毕业生走向社会,遍布全球各行各业。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学校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21所高校和机构开展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