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信息科学与工程、机电与自动化、城市建设、外国语、经济管理、新闻与法学、艺术设计等七个院,及基础科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41个本科专业分布于信息、机电、土木、经管、文法、艺术等六类学科中。建有数控、光信息、通信、网络、新闻传播和模拟法庭等68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2008年9月,首设中国大陆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图书馆中文纸本图书133万册,电子图书475万册。
武昌首义学院以传承和弘扬“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为已任,秉承“修德 求真 乐群 创新”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关爱师生,保证质量,大胆创新”的办学理念,以“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核心能力有机统一”为目标,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定位,凝炼出“注重养成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特色。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校企高效联动、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路径,着力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拥有过硬专业核心能力、适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敢于善于实践创新的适用型人才。
学校坐落于武昌南湖。现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9万平米。现代教学与生活设施体系完善。校园林秀花香、环境幽雅。在校生规模1.3万余人。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709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9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70人。
设有信息科学与工程、机电与自动化、城市建设、外国语、经济管理、新闻与法学、艺术设计等七个院,及基础科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41个本科专业分布于信息、机电、土木、经管、文法、艺术等六类学科中。建有数控、光信息、通信、网络、新闻传播和模拟法庭等68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2008年9月,首设中国大陆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图书馆中文纸本图书133万册,电子图书475万册。
20世纪初叶,国共两党创办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于此。1927年春,国民革命浪潮由珠江流域席卷至长江流域,伴随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该校正式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称“第二黄埔”。恽代英、李达、项英、李富春、陈毅、徐向前、邓演达、张治中、郭沫若、沈雁冰(茅盾)等均在此弘文励教。作为培育近代国民革命先锋的“中国将帅摇篮”,该校盛世雄风曾开办黄埔第六期至第八期。同时,首开先河招募中国第一代女兵、第一批女军校学员共计213人。众多青衿许国的英才俊彦,如罗瑞卿、许光达、陈伯钧、程子华、邓萍、刘型、赵一曼、危拱之、胡筠(女,湖南平江起义领导人)、游曦(广州起义唯一女兵班长)、张瑞华(聂荣臻元帅夫人)、周月华、黄杰(徐向前元帅夫人)、宋倚云(杨虎城秘书)、陈宝仓、臧克家、谢冰莹(左联作家女杰)等均在此风云际会,成为闪耀中华民族世纪星河的杰出人才。这片叱咤风云的古老土地,将继续延续不灭的传说,勾勒出现代大学文化的符号与坐标。
2000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华中科技大学军威学院正式成立为全日制本科层次普通高校,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教育投资集团合作兴办。
2001年3月,正式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201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更名为武昌首义学院,并在湖北省内二本招生。校名揭牌仪式于6月7日举行。
2015年6月,学校率先开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开全国高等教育创业教育之先河。[3]
2012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3月,获批“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试点高校。
2016年12月,晋身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
学校设有9个院系3部和实验中心、培训中心等教学机构,覆盖理、工、文、管理、艺术等学科,共39个本科、8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1300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77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0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近500人。现设有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外语系、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9个院系,以及基础科学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建有数控、光信息、通信、网络、新闻传播和模拟法庭等46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