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一、武汉科技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02 | 机械工程 | B |
2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3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06 | 冶金工程 | B |
4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5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6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B- |
7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8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19 | 矿业工程 | C+ |
9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1204 | 公共管理 | C+ |
10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C |
11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35 | 软件工程 | C |
12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13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1202 | 工商管理 | C |
14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0814 | 土木工程 | C- |
15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1004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C- |
二、武汉科技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6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3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16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1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6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0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3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