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考

2024年黑龙江高考加分政策最新解读

发布时间:2023-11-24 16:54:41

黑龙江高考加分政策项目有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024年黑龙江高考加分政策最新解读

一、2023年黑龙江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加分内容调整)

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做好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申报和审查工作,我省发布《关于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申报和审查有关事宜的通知》。申报时间为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22日,逾期不予受理。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以及台湾省籍考生,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考生申报审核时间由相关审核单位确定。

认定范围及标准

2023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政策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考生同时具备几项照顾条件的,只能选择一项申报。各类照顾录取政策的条件按以下范围、标准认定。

(一)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及消防救援人员,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三)烈士子女考生,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

2.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子女。

3.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退出部队现役或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退出的考生。

2.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3.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

(六)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七)户籍在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且学籍在自治县的高级中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考全国院校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二、高考加分的社会评价

家长

观点之一

加分政策本身就体现不公平

1.加分政策是在又一次强化起点的不公。

2.加分政策不看家庭背景不表示就公平。

3.不要在考试之外制造不公平的加分,使许多靠自己的学生考不上理想的学校。

观点之二

加分过程就埋下特权的种子

高考是“一分定生死”,在这种近乎残酷的竞争中,能穿上一件“加分”的马甲,意味着什么乃是不言而喻。而对于每一分都要靠自已去搏的“裸考”学生而言,则如同在枪林弹雨中光着膀子与穿着铠甲的对手角逐,要想胜出又有多么艰难。虽然加分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却无法改变最基本的事实:加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赋予一些人“特权”,人为制造个人命运的巨大落差。而事实也一次次证明,有些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已完全异化为权势家庭的“寻租”。

观点之三

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应当缓行

任何政策都是有一定惯性的,过去的政策影响的是,而政策影响的是将来,所以取消高考奥赛加分,最好不要骤然行事,而必须顾及政策的惯性。这也是家长们反对取消奥赛加分政策的关键所在,所以,取消奥赛加分,请给学生和家长们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

观点之四

调整加分政策应该从长计议

高考分数就是一根坚不可摧的硬杠杠。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公平的,是有说服力的,是让人口服心服的。作为高考加分政策制定者的教育管理部门,既然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不正常现象,就要与时俱进,深入调查,汇总各省的做法,看看能不能从完善政策上下功夫解决问题。

媒体

2014年9月3日,牵动万千家庭的高考改革实施意见出台了。纵观此次改革方案,不仅涉及理念、方向,而且涵盖了教学内容、招生政策、录取方式等具体方面。不分文理科、取消特长加分、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等,成为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

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值得期待的亮点不少。方案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并明确指出,“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这对于像黑龙江、黑龙江这样的高考大省而言,无疑是利好。每年高考,黑龙江、黑龙江、河南等地的考生都需要削尖脑袋,考出奇高无比的分数,才能上一所像样的大学,甚至不乏高分掉档的现象。而在某些地区,上线率、录取率就高出很多。这种考生人数和录取比例上的矛盾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分数竞争上的残酷只会再次推高应试教育。保证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考验着一些高校招生能否突破属地观念,一些地方能否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此外,“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写入改革方案,恰恰是从制度层面来缩小因地区差异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公,一定程度上缓解“寒门难出贵子”,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的担忧。在特长加分上,方案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这无疑是击中加分乱象的软肋,让花钱买分、找关系加分失去土壤。

三、黑龙江高考优先录取政策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

2.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子女。

3.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

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或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

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退出部队现役或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退出的考生。

2.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3.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