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

河南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11-11 09:29:44

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选学校选专业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师整理了最新的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包含近三年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排名,和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

河南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一、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最新据2023年河南工学院招生办官方公布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

1、在浙江省份2022年的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专业分数线是53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8825名;

2、在浙江省份2021年的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专业分数线是51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3078名;

3、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4349名;

4、在贵州省份2019年的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1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0829名;

5、在陕西省份2020年的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2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8750名;

6、在陕西省份2019年的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4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8730名;

二、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浙江 综合 物 和 化 532 128825
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浙江 综合 511 143078
3 (5000元/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河南 理科 - 473 184349
4 (5000元/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0 河南 理科 - 498 175789
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9 河南 理科 - 453 178112
6 (5000元/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河南 理科 - 475 180296
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9 贵州 理科 - 419 80829
8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0 陕西 理科 - 428 78750
9 (教学地点: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平原路699号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9 陕西 理科 - 447 78730
湖北理工学院和河南工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杭州师范大学和河南工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菏泽学院和河南工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河南工学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河南工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新乡学院和河南工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河南工学院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沈阳理工大学和河南工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防灾科技学院和河南工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西华师范大学和河南工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2023年河南工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河南工学院在江西高考专业招生计划2023(人数+代码)

三、河南工学院师资和院系介绍

河南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始建于1975年。学校是全国就业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平安校园。 学校在工学结合中诞生、在校企合作中发展,有较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较丰富的办学资源。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逐步铸炼形成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团结、创造、竞争、快乐”的校风、“修德、爱生、敬业、善育”的教风、“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沉淀了“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学校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名,教职工1100余人,占地面积1220亩,校舍建筑面积56多万平方米,馆藏适用纸质图书171万余册,电子图书26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余元。 学校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目前,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36个本科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以上特色(示范、名牌)专业28个,形成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电缆工程等特色学科,初步构建了以工学为主,工、管、经、文、艺五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建设工程,推进高端人才集聚。现有专任教师97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00多人,聘请院士、、兼职教授等20余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专家等70多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是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培养基地高校。拥有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4个,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5项,拥有29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5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0多项。毕业生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学校重视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建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0多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EI、CSSCI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80余部,获批专利110多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420多项,学校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快”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迈出坚定步伐。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德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知名高校或机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