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4-06-03 20:18:08

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选学校选专业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师整理了最新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包含近三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排名,和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一、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最新据2023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官方公布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

1、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28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8451名;

2、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21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36011名;

3、在广东省份2021年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33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99043名;

4、在广东省份2020年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31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8336名;

5、在广东省份2020年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36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2441名;

二、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5250元/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2021 河南 文科 - 282 268451
2 (5250元/年)会计专业 2020 河南 文科 - 213 336011
3 会计专业 2019 河南 文科 - - -
4 (5250元/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2022 河南 文科 - - -
5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334 299043
6 会计专业 2020 广东 文科 - 316 198336
7 会计专业 2020 广东 理科 - 366 262441
8 会计专业 2019 广东 文科 - - 140671
9 会计专业 2019 广东 理科 - - 263794
10 住宿费:400~1050元/学年,办学地点:校本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2022 广东 历史 历史+不限 - -
11 住宿费:400~1050元/学年,办学地点:阳江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2022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 -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王牌专业有哪些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最低位次排名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最低位次排名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最低位次排名
2024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名单一览表(最新)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评价好不好
2024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排名一览表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园林技术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三、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和院系介绍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阳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的前身阳江师范学校创建于1916年,学院传承了百年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是关山月、许章衡、谢天赐、陈章绩等艺术名家的母校,粤西地区教师队伍中坚力量的摇篮。学院以“崇德远志,精艺博才”为校训,按照“立足地方,以区域发展需要的专业为主体;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实操型人才;建设为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办优师范、办强工科,突出优势,凝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人民满意、社会需要、具有持续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目前占地面积50多万平方米,现有中文系、外语系、数学系、财经系、机电系、信息工程系、食品与环境工程系、艺术与设计系、旅游管理系、体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继续教育部等10系2部,开设专业42个,已建成省级重点专业2个、立项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并已逐步形成先进制造业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商贸、蓝色旅游、师范教育和现代农业等六大专业群。至2020年底止,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教职员工620人,其中专任教师478人,高级职称136人,双师型教师247人。学院的教学改革、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6至2020年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技术奖励5项,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重点实验室立项3个,专利授权102件,省级科研立项50多项,发表核心论文及SCI收录论文66篇,主编专著、教材20余本。近几年的省级教学教改课题、省级实训基地和省级大学实践基地等省级质量工程立项数量在同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三。学院是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先进示范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阳江市人才工作示范点、阳江市青年就业转移培训中心、阳江市扶贫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学院还设立了8个国家级行业职业技能考试站和培训点。2020年,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提升了147位,从2019年的613名提升至466名。当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院按照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把握新机遇,开启新征程,不断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以前瞻的眼光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着力打造强势职业教育,以“办强工科、办优师范”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我市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和“双区”建设服务培养更多的道德高尚、技能过硬的高职人才,积极做出“阳职贡献”。(资料更新至2021年2月)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