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

广东高考40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2024(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01 07:19:16

广东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广东高考40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广东高考40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2024(历史)

一、广东高考40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历史

广东高考407分历史可以上的公办大学具体名单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长春工程学院等,2023年广东高考407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广东高考407分历史能上的公办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历史+不限) 公办 2022 历史/本科 广东 422 116360
2 长春工程学院(历史+不限) 公办 2022 历史/本科 广东 410 128575

一本和二本的区别

一本大学整体实力要比二本大学强一些。

最大的区别会体现在学校的师资力量上,一本本科学历无论是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选择都非常的高,当然在教学质量以及素质上也会高很多。

但是就算是整体水平强,并不代表着各个专业都是强,当然,报考院校时不管是一本学校还是二本学校都要知道自己的专业在学校情况好不好,了解清楚后再报考本科院校。

一本大学的具体培养方案跟二本大学会有些不同。

其实二本确实有些专业不错的,从专业一方面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但是,二本本科学历选择好比较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不管是什么学历都要看自己的实力以及自己的能力,这样就业前景会更好的。

一本大学的学校平台通常比较不错,学生的视野会比较宽广。

一本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在校园风气高要求学习氛围下,不会去浪费时间的,而且在校园校风的作用下还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般而言,能够考出一本大学的学生,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也会比较好,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通常会有比较大的优势,所以在就业的时候竞争力也会比较强。

广东高考238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物理)
广东高考317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物理)
广东高考368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历史)
广东高考344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物理)
广东高考288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物理)
广东高考214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物理)
广东高考190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历史)
广东高考275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物理)
广东高考322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物理)
广东高考194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历史)
广东高考350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物理)
广东高考304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历史)

三、近2年广东高考407分历史录取的公办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历史+不限) 公办 2022 历史/本科 广东 422 116360
2 长春工程学院(历史+不限) 公办 2022 历史/本科 广东 410 128575
3 西华大学(历史+不限) 公办 2021 历史/本科 广东 413 129333
4 烟台大学(历史+不限) 公办 2021 历史/本科 广东 392 150052
5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历史+不限) 公办 2021 历史/本科 广东 414 127710

职业规划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前提

国内某所著名高校曾在某一级新生中抽出了1400人作为调查样本,数据显示,考生对所报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仅2.1%表示“非常了解”,“不太了解”的占35.5%,甚至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48.6%的学生表示,如有机会会考虑换专业,此外66.1%的学生将“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填报志愿时的第一考虑因素。国内一所教育研究院也曾对6万多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57.8%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70.5%的学生表示希望改变专业。为何出现这么多考生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呢?归根结底是因为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不清楚自己究竟将来想做啥,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如果在报考院校和专业时,能适当为自己做一下未来的职业规划,相信上述的调查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1、什么是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就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因此,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为自己绘制未来理想的蓝图。如果考生在填报高考(课程)志愿之前能够适当地做职业规划,那么在志愿选择上将更多地避免盲目,效率与效果将大大提高。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专业”。这是考生选择专业最基本的原则。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医生、艺术家、法官等职业,必须要以大学所学专业为基础。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有改行的,并且其中也不乏成功人士,但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实现的。相反,比尔·盖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成功对考生则有更大的启示。因此,考生应尽可能实现高考志愿、专业学习、就业和事业的统一。

如果想成为一名医生,但去学机械行不行?大家都知道问题的答案。然而许多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却在做着类似的事。填报志愿的考生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不知道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种,认为自己知道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三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多数考生在考大学甚至考研(课程)时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考虑得非常粗糙。比如,希望自己将来有高收入,希望将来能做开心的事情,希望将来能有时间到世界各地旅游等等。这样的一些想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或者说很难确定下一步自己该做什么。其实考虑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什么时候达到目标,该上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等等,这些问题,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2、职业规划认识自己很重要

怎样做职业规划呢?简单地说就是弄清楚自己将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将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应该怎么做?

既然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那么就不要像许多高中生理解的那样,不要等到上大学再考虑。专家建议职业规划应从高中生开始做起,尽早了解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路线。

另外根据很多专家的建议,职业生涯规划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在此简单介绍,供考生参考。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有可行性。这个道理很简单,要想成为一名医生,却去学机械,这样的规划是不切合实际的。又如你想将来成为一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那么最好先学一个理工科类的本科专业,毕业之后再在管理领域进一步深造。但这种情况如果反过来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学科本身存在着某些需要我们去遵循的规律。如理工类机械类专业里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课程设置较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更难,从难到易比较容易,而如果倒过来则可能比较困难。

其次,要有挑战性。并不是说做一个能够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好规划。如果一个规划很容易达到,虽然可行,却并不成功。规划的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些压力,尽管有难度,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这样,通过每一步的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实力,最终达到目标时,相信能够带给你成功的喜悦。

第三,职业规划不是一次定下的,需要适时调整。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和个人的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的规划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同时这种调整要避免朝三暮四。有些学生一入学发现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开始想转专业,转完专业又发现新转的专业因为某种原因,未来就业前景不看好,又开始琢磨学双学位或者准备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发现自己最终什么也没有赶上。现在强调终身学习,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学习。本科阶段更多的是学习某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更多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去学习。发达国家很多人,临近退休还去大学申请新领域的学位,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很少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将会在我国增多,大家应该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耐心,才能不被知识淘汰。

第四,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计划,应该有长远性。制订规划应该尽量从大方向着眼,制订尽可能的远期目标。一旦规划变成了计划,执行起来往往会令自己不知所措。

3、高考志愿填报中如何参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那么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应该怎样参考做出来的职业规划呢?做完职业规划之后,有两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一个是你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哪些领域,另一个是你将来适合哪些种类的职业。根据这两个答案,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明确的方向了。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