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男,汉族,XX岁,中共党员,为原XX煤炭工业管理局行业管理处主任科员,201X、201X年“访惠聚”XX县XX乡XX村工作队队员,主要负责脱贫攻坚工作。201X年1月10日,当其他队员还在跟家人团聚的时候,XX主动请缨提前近2个月奔赴千里之外的XX村了解村情、购买物资,为工作队提前进驻创造必要的生活条件。1月24日,工作队入驻后,他跟队员们一起聚焦总目标,以八项任务为统领,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201X年,他又主动申请第二年开展驻村工作,继续为打赢所驻村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力量。
两年来,XX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和XX党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总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六个精准”,扎实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开展XX村脱贫攻坚工作,使XX村顺利脱贫出列。
深入研究,谋划脱贫攻坚工作整体思路
从驻村第一天起,XX就踏着冰天雪地、冒着严寒深入全村每处角落,调查研究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条件,为整村脱贫退出提前谋划。在掌握基本情况后,按照党中央建设美丽乡村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要求,他提出了XX村“以突出脱贫攻坚为重点,推进美丽乡村为依托”的脱贫工作建议,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整村推进脱贫目标的抓手,把脱贫攻坚作为棋眼,为迈向小康社会下先手棋。他积极配合工作队长与相关设计单位联系,取得了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支持,在免除一切设计费用的前提下为XX村编制了《美丽乡村发展建设规划》,按照一张蓝图一干到底要求,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为使规划编制的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牧区长远发展需要,XX不怕山高路远,不畏道路艰险,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整天同设计人员一道穿梭在山间峡谷、奔波在田间草场,采集相关信息点位和确定规划整体布局。为使蓝图尽快实现,他不分白天黑夜、不论休息与否,全身心投入到规划编制中,有时处在休假中的他还积极到设计单位讨论和完善规划方案。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最终确定了种植、养殖、办公、生活、商贸发展五大功能区分离的规划方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发展小而散的问题,极大地节约了资金和土地,谋划出了脱贫攻坚工作整体思路。
在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的同时,XX调查研究后发现,村民家庭经济基础大多以原始的畜牧业为主,不光粗放单一,而且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导致村民收入低且不稳定。根据村内条件,有发展农业和林果业的基础。因此,他又积极为XX村今后可持续发展提前谋划。在邀请专家实地调研后,他又与工作队长一起协调XX林业科学规划院免费为XX村编制了3期6200亩的《XX县XX乡XX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规划》,以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同时充分利用农业产生的秸秆和林间套种的草料,作为牲畜饲料以壮大养殖业,以扩大和调整村基础经济结构,形成“半牧半农、以牧为主、以农为辅、主辅并重、兴农养牧、循环发展”的发展格局。
两年来,在两个规划指导下,XX不辞辛苦地同县乡及各行业部门对接,积极与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沟通,使XX村各项建设稳步实施,美丽乡村逐渐显现。他常说:“党中央出台了这么多的惠民政策,作为最基层的驻村干部,我们就要认真落实好这些政策,将党的关怀不打折扣地送到老百姓身边,使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精准,开创脱贫攻坚工作崭新模式
通过对一系列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尤其是2015年12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开展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深刻把握住精准识别是精准脱贫的根基,是最关键、最困难、最辛苦的工作环节。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准,他从“精准”二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精致,以扶贫先识贫和扶贫先知贫为基本功,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弄清楚,进而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因此,他积极学习政策文件,主动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归纳总结,通过对全村村民逐户逐人过筛,分析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健康状况、劳动技能、生产资料、收入构成、发展意愿等,按照中央“六个精准”,XX“七个一批”和“三个加大力度”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工作队长一起设计制作了近10万字的《XX乡XX村整村脱贫推进逐户逐人精准施策脱贫措施、责任人、销号时间一览表》,详细统计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基本情况,核算了家庭资产状况,个性化地制定了家庭脱贫措施和个人脱贫措施,预测了年度人均纯收入;同时根据贫困户贫困程度对贫困户实行分类管理,并设置了脱贫兜底单位,解决了脱贫工作本身的兜底问题,真正做到了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一户诸策、一人诸策、多策并举的精准脱贫措施。
“X主任设计的这张一览表,实现了挂图作战、精准发力、对症下药、全程聚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提供了一种思路、方法和途径,而且非常有效。例如:我村贫困户古瓦尔罕•哈力拜克家中因为缺技术、缺资金成为重点关注型,但她有经商的经验和意愿,一览表确定的帮扶措施为重点发挥户主经商能力和帮助租赁商铺。在201X年便民超市的拍租中,XX竞拍租下了150平方米的便民超市销售日用品,收入最多时一天达2500元,日均可达4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此外,帮扶措施还有帮助开餐馆和酒吧、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及发展种植和养殖的等,按照贫困户能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的原则,真正实现了精准施策。”XX村党支部书记铱斯马铱江·祖农说。
XX设计制作的一览表为全州精准识贫、精准施策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模板,得到了XX、自治州、XX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XX村也因此承接了全州第一书记现场观摩会和全州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现场会。经州委要求,一览表作为精准识贫、精准施策方法在全克州推广;XX也应邀到其他乡村传授经验,以一览表为基础制作的精准扶贫明白卡也在全州推广使用。
多措并举,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
作为工作队中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力量,XX积极为XX村脱贫攻坚工作奔波忙碌,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美丽乡村施工现场,与设计方沟通优化设计、与施工方对接施工质量、与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意见及建议等,他总是本着造福村民的想法,严格监督和督促各类脱贫项目的实施。两年来,在他的努力下蓝图逐渐变成现实:集中定居点内50套安全而崭新的定居兴牧房整齐划一、3200平方米的硬化道路四通八达、16公里的人畜安全饮水管道和8公里升级改造的输电线路已接入每户村民家中,1208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大楼、150平方米的便民超市、22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及幼儿园、卫生室均已投入使用等等。此外,他积极联系施工方在美丽乡村的实施过程中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两年来共有53名村民在村内就近就地务工,务工收入达37.2万元,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拓宽了新门路。
作为扶贫专干的他,XX积极学习扶贫政策和扶贫知识,对扶贫业务要求精益求精,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从刚开始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村内扶贫档案的制作、扶贫系统的录入、信息采集表的填写、帮扶手册的填写等等复杂繁琐的工作,只要经过他的手就变的清晰明了,他以自己精湛的业务知识经常为驻村各支力量和帮扶责任人培训扶贫知识,有时县、乡扶贫干部遇到问题也向他请教。在他的努力下,XX村的各项扶贫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井然有序。
在他的努力指导和帮助下,201X年137人实现劳务输出就业,其中内地劳务输出86人,务工收入预计215万元;疆内劳务输出41人,务工收入预计20.5万元;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内差异化经营餐馆、商店、酒吧、电商等经营,户均日增收100—200元;利用土地清理再分配收益聘用保洁员5名,人均年收入1.2万元;按照标准选用护林员6名,人均年收入1万元;选用草场管护员26名,人均年收入1万元;选用护边员6名,人均年收入3.12万元等,年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895.5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2%,村集体经济收入7.46万元,70户32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XX村顺利实现了脱贫出列。
X月XX日,XX荣获了XX脱贫攻坚创新奖正在XX参加颁奖典礼。
【篇一】
“季节更替又逢春,疫情不误农忙时。”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黄龙县瓦子街镇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人勤春早耕耘忙的火热场景。
2月29日一早,黄龙县瓦子街镇范家湾组村民xx早早就起床了,拿起手机和计算器,再次核算当天准备配送的白菜订单。确认无误后,他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把一件件分拣打包好的白菜装上村干部给他准备的运输车。
“村干部帮我联系好了县上的超市,还用自己的车帮我送进城,真的是帮了我大忙。”xx感激地说。
xx曾是黄龙县瓦子街镇范家湾组的贫困户,2017年在扶贫部门的帮扶下,开始发展大棚蔬菜,逐步脱贫。“去年仅卖蔬菜我就收入6万元。今年本来还想着过年城里人来农村体验生活,农家乐能订购大量白菜,有个好收入,没想到遇上疫情,要不是镇政府帮忙,我这些白菜就可惜了。”xx告诉记者,一场疫情打乱了原来的计划。知道他家情况后,帮扶干部帮他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了销售消息,情况有些好转。随着全县复工复产,xx的蔬菜也迎来了全面“复苏”。
蔬菜产业带动性强:每年最忙的时候,xx以每天130元的价格雇佣周边贫困群众进棚务工,帮助附近贫困户增收;
周边的田园酒店、小型农家乐直接从这里购买蔬菜,少了中转费和运输费,成本降低;
就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也看到了蔬菜产业后加工变成农副产品带来的商机,启动了新项目。
“等疫情过去了,我还准备大干一场,让更多的群众过上好日子。”xx说,他今年打算再增加3座大棚,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带大家都富起来。
不负春光、不亏农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段,除了帮助解决群众蔬菜瓜果销售问题,瓦子街镇谋划的沙棘、金丝皇菊等产业也在逐步落地。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孙富学走进田间地头,给各村的贫困户开起了培训课,讲解如何育苗、分析种植前景,让大家早早行动起来,抓住春耕的黄金时节。
“春耕在即,疫情防控和种销都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春耕生产工作,确保丰产丰收和农民增收,绝对不能让脱贫群众因为疫情返贫。”瓦子街镇镇长侯国峰说。
【篇二】
一提到勐腊县勐腊镇龙林村驻村工作队员xx,村班子成员和村民们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对他赞不绝口,都亲切地称他为“邱神医”。xx自2017年2月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以来,用一颗热爱扶贫帮困工作的赤诚之心、关爱病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圣洁医德、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时刻谨记“群众事无小事”,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为勐腊镇健康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2018年,xx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和优秀工作者。
把责任扛在肩上
xx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从未在农村工作过。他深知良好的基础工作是干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前提。为详细掌握龙林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进驻村的第一天起,xx就深入各村小组摸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同群众面对面交谈,积极参加各村小组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听取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民情日记,完成了2017年至2018年多次入户、遍访、回访、调研工作,增强帮扶责任单位、帮扶责任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与贫困户之情的感情,准确掌握龙林村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
龙林村有5个村小组237户917人,有建档立卡户92户342人,是一个集傣族、哈尼族、瑶族、汉族为一体的村。为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助力贫困户脱贫,xx协调州傣医医院开展了健康扶贫“六大行动”:健康管理服务精准行动、医疗救助保障行动、分类救治行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公共卫生服务惠民行动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为92户建档立卡户和50多户困难户解决了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协调本单位挂包干部解决了2户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学学费问题和1户贫困家庭因建房资金特别困难的危房改造问题,帮助曼班东村小组解决10吨水泥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xx心里时刻想着贫困户,在节日到来之际,他积极协调挂包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节日慰问,给贫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和单位干部职工自发为困难家庭所捐的钱款。
把群众放在心中
在工作中,xx只有一个目标――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让山区群众早日奔向小康。针对92户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发展需求,通过抓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龙林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共同建立了龙林村扶贫土特产集市,带动龙林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在安居房改造建设工作中,xx积极为贫困户申请物资补助做好联系、服务工作,解决建房物资。贫困户经常打电话向xx咨询安居房物资申请补助事宜,不管多晚他都耐心地为贫困户讲解政策,帮助填写物资申请表并亲自送到镇上去协调建房物资。建档立卡户经常对他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工作队员,让我们住上了安居房。”
xx除了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员职责、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扶贫方针政策外,作为州傣医医院的一名医师,在开展工作之余,利用自身技术专长,用中傣医临床适用技术,为辖区群众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免费治疗200余人次。其良好的效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为驻村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波涛拉着xx的手说:“经常能够看到你,我们活得更有信心了,你是我们脱贫的保障啊!”
正是有像xx这样在基层默默奉献、在为百姓谋幸福的扶贫干部,党和国家的政策才能落实落地,群众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心理和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篇三】
xx自2015年开始养猪以来,经过3年的艰辛努力,猪圈从最初的35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0余亩场地,生猪存栏从当初的几十头发展到现在的上千头。“我是一名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瑶族是一个‘直过民族’,从刀耕火种、结绳记数到一步跨入社会,我们现在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是我们的幸运,更是一种幸福。我要在感谢党、感恩的同时,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劳,把合作社发展壮大,带领瑶族群众和当地村民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xx接受记者采访时掷地有声。
90后xx是勐腊县xx镇大广村下田房村小组村民。在村里,群众都夸她是个干事创业的“瑶族铁娘子”,不仅是因为这几年她靠养猪脱了贫致了富,更因为她带动附近村寨群众成立了养殖合作社,让入社的贫困群众也跟着脱了贫致了富。
提到自己创业脱贫致富的经历,xx感慨万千。因为父母体弱多病,家中又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兄弟,所以全家一直在贫困的边缘线上挣扎。初中刚毕业,xx就外出务工。打工期间,她结识了爱人贺开朝,并组建了家庭,夫妻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工的时间虽然很长,家里却一直没有多少存款。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尽早过上富裕生活,不甘于现状的xx思来想去决定回家创业,自谋出路,甩掉贫困的“帽子”。在家人的支持下,xx与丈夫种了3年的香蕉,但因缺乏种植技术,加之对市场的销售行情不了解,时赚时赔。一次偶然的机会,xx参加了勐腊县残联组织的养猪培训班。回到家后,她仔细分析村里情况后,决定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经过再三考虑,xx不顾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劝说,放弃种植香蕉,决定改行养猪。就这样,xx仅凭自己不服输的性格和摆脱贫困的想法,踏上了起早贪黑养殖生猪的创业路。这一干就是将近4年。养猪的过程,让xx尝尽了酸甜苦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说起简单,但真正做起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资金、经验和技术,样样缺。2015年初,在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并获得支持的情况下,xx初建了350平方米的猪舍,买了1头种猪和20头小猪。可是令她没料到的是,由于初期不懂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所养的小猪全部死掉了,家里的积蓄也都赔了进去。当亲朋好友的反对和外人的冷嘲热讽再次袭来时,xx没有气馁,在丈夫和家人的理解与鼓励下,她继续买来仔猪饲养,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经验。
为了掌握仔猪的生长习性,xx开始经常打扫猪舍卫生,仔细观察仔猪的习性和生长规律。特别是在2015年9月参加勐腊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以及通过外出观摩现代化养殖场后,她受到了很大启发。回家后,xx再次向亲戚朋友借钱,买了40头种猪,开始扩大养殖规模。xx对养猪特别上心,通过苦心钻研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绿色科学养殖方法和实用技术,成了村里的养猪能手,让村民们看到了养猪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xx的精心照料下,40头种猪顺利产下猪仔,育肥出栏后赚到了她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为了积累更多经验,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几乎天天与猪共度时日,亲自喂养、消毒、打扫猪舍,以便能更多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在此期间,她也积累了不少关于猪的疫病防控等知识。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学习期间,xx了解到国家关于稳定生猪市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更多的养殖户引种、建厂等补贴的鼓励政策后,更加坚定了养猪信心。经过反复思考,xx决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但由于能力和条件有限,她找了当地的5户农民一起合资扩建养殖场,并成立勐腊xx科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杂交猪为主导产品,集养殖、生产、销售为一体,并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初步形成了“政府+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生猪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年销售收入近300万元,为社员养殖户提高了30%的家庭收入。截至目前,社员已发展到2个村、2个农场生产队、8个村寨106户(其中包括贫困户80户、残疾人8户),饲养生猪2200多头。
自己养猪富了,不能忘记周围的群众,更不能忘记那些还在致富路上奔走的贫困乡亲。自2017年以来,xx通过产业及技术帮扶,积极参与当地扶贫工作。除了定期对养殖户培训指导外,还根据当地农户需求,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残疾人+市场”的产业经营模式,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2017年,合作社为80户建档立卡户(其中残疾人8户)每户发放仔猪5头,实现育肥猪出栏400头,销售收入达8万余元,户均增收6000余元。2018年,又为80户建档立卡户每户发放猪仔1头。由于今年生猪价格低迷,建档立卡户饲养的生猪滞销。为解决这一难题,合作社新开设猪肉专卖店,向建档立卡户回收生猪。今年6月至今,共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回收生猪365头,实现销售收入73万元,进一步带领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
合作社于2015年被评为勐腊县残疾人创业基地,2016年被评为残疾人州级示范社基地,2018年被评为全国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2016年,xx当选为勐腊县人大代表,2017年被县妇联授予“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
如今,xx在养猪事业上的干劲更足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xx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创业,一起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养猪致富路。
【篇四】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星期天下午,xx又跟往常一样驾车前往挂钩扶贫点xx县勐混镇曼冈村。自2016年2月被州中级人民法院选派到“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扶贫点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以来,xx已经记不清在xx的家和扶贫点之间往返了多少次,只是每次进村,他的心情都不一样。
曼冈村为哈尼族山寨,是我州建档立卡的贫困行政村,辖8个村小组,共有480户2250人。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38961亩,其中,耕地面积13941亩、园地4640亩、林地2038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茶叶、玉米和稻谷,精准识别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
“坡陡弯急,镇到村、村到村之间的路面坑坑洼洼,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巴裹脚,村民生产生活出行极为不便。”这是曼冈村留给xx的第一印象。xx感到身上的担子比想象的要重得多。
驻村后,xx带领曼冈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遍访村小组,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调研,对村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民风民俗、农户种植养殖发展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掌握整村贫困及农户致贫原因,并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制作了《贫困户基础信息台账》,动态掌握住房、教育、医疗、家庭人员结构、劳动能力等基础信息,做到职责清、贫困对象情况清、致贫原因准而清、帮扶措施清、帮扶责任清、投入产出目标清、退出规划计划时序清等。
走访过程中,xx发现,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迷信思想严重,他深刻认识到宣传扶贫政策、改变落后观念的重要意义。自驻村扶贫以来,他认真督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召开村民大会80余次,学习党章党规、上级扶贫精神和文件,宣传扶贫政策、法律法规,安排部署落实具体扶贫事宜。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他又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贫困户及群众召开专题学习贯彻会10次,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经开展动态管理工作,共排查出331户石棉瓦户作为危房改造消除对象,由财政资金提供树脂瓦片进行统一改造。他还整合相关部门帮扶力量,积极开展搬迁、路面、公共活动场地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党委政府完成镇至村10公里水泥路面建设、经村委会和村小组的10公里环线水泥路面建设,即将修建完工20公里砂石路面,基本完成小组内道路硬化工作,完善活动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自来水升级改造、电网改造,投入40余万元补助农户建设卫生厕所,资金支持生态茶园建设等。投入300余万元完成昨巴村小组搬迁安置点建设。州、县两级法院自筹资金40万元用于建设路灯、垃圾池、垃圾场、厕所、舞台及配备办公桌椅,并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修建房屋。协调水泥120吨资助村小组道路建设,为贫困学生捐赠助学金6165元。提供经费支持开展党建活动和环境卫生整治。为村组办公争取档案柜1组、电脑14台、扫描仪1台。
一直以来,曼冈村集体经济形式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巩固扶贫攻坚成了xx及工作队考虑最多的问题。在与村、组干部几番交流和谋划后,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从事茶叶、蜂蜜生产为主,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甘蔗、玉米、稻谷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及茶叶栽培管理技术培训。
在xx的带领下,曼冈驻村扶贫工作队经两年多的脱贫攻坚工作,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曼冈村有建档立卡户67户实现稳定脱贫。未脱贫在册建档立卡户17户实现稳定增收,待2018年建好房屋,就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基本能完全实现脱贫。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农户致富思想意识提高了,大部分农户由被动政策帮扶转向积极发展生产、争取政策支持、主动学习种植养殖技术。”说到曼冈村村民这两年的思想变化,xx满心欢喜。
两年多的第一书记生活,让xx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杂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苦与寂寞,更深切感悟到身为一名驻村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xx看来,扶贫就是要看百姓需要什么,有哪些现状需要改变,只有扶到百姓心里去,才能把扶贫工作干好,让广大群众满意。
【篇五】
“支书是个布朗女,多才多艺会管理。她视百姓如亲人,群众称她娘家人。”这是xx县xx镇南达村拉祜族群众在拉祜扩节上唱给布朗族女支书xx的山歌。在这个多民族和谐共融的山区村寨,只要提起支书xx,男女老少都竖起大拇指说:“她,是南达村的好支书!”
南达村地处xx镇西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其中,拉祜族村5个、哈尼族村两个、布朗族村3个、哈尼族村1个,共计712户2894人。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部,下属有9个村小组党支部,共有党员68名。2014年,南达村被列为全县贫困行政村之一。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84户1533人,2014年脱贫113户482人;
2015年脱贫72户301人;
至2016年在册贫困户59户78人。2017年经动态管理调整后初步拟定正常退出45户176人,剔除4户16人,新识别3户8人,脱贫返贫户30户68人,圆满地完成了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
xx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村委会副主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妇联主席、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总支书记,一路走来,她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工作中,她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理念为农民排忧解难。
担任南达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她认真贯彻省、州、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坚持以解决贫困村群众的困难问题为重点,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她时时奔走在贫困村里,常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时进村寨开展工作,因工作量大,至夜深不便赶回,她只能在火塘边过夜。为让驻村工作队员吃上时鲜蔬菜,她在村办公室附近种上小菜和佐料,并自己腌制咸菜,让大家在南达村感受家庭般的温暖。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与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同吃同住,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争取项目,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基层群众是我们的职责。”这是xx常说的一句话。为解决村里的难题,她总会主动带村小组班子寻求支持、争取资金。她落实资金1万元,用于实施南列小组球场修缮项目;
落实水泥14吨,新修景飘小组进村道路1公里;
争取项目资金两万元,用于改善南达新寨饮用水引水管网建设。
为落实动态管理要求,更好地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任务,xx带领村委会班子做到应扶尽扶、应纳尽纳。她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开展贫困户信息采集和测算工作,确保对象更加精准,数据更加真实完善;
不断加强组织培训,认真抓好方案学习,召开信息采集和测算业务学习和讨论,发放信息采集培训资料,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各项采集指标及相关要求。她通过召开村内会议和上门讲解等方式,让村民详细了解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等相关政策及内容。她还加强对信息采集人员和村干部的监督检查,避免以权谋私、优厚亲属等不良现象出现。她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发现问题后要求信息采集人员和村干部重新进行入户调查,保障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发现的违规情况,一律按照规定严肃处理。严格监督检查责任制,保证督查成效。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贫困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xx发挥自己会讲布朗话、哈尼话、拉祜话的优势,深入村寨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向驻村工作队汇报,推进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在她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影响下,南达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找准当地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各村小组和各贫困户的帮扶措施。
xx围绕“生态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贯彻落实州、县农委办《关于开展农村(农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的通知》精神,坚守乡村阵地,带领村委会班子制定工作计划;
协助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开展好集中整治工作,带领群众种植1000多棵林果树及珍贵树种。
此外,xx还率领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南达村修通18公里水渠,解决了南达新寨、贺罕、曼么、景飘、黄竹林等7个村寨生产生活用水,保障了粮食自给自足,实现粮食增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