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大全

筑梦中国风雨如磐观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3-09-21 11:50:16

 1840年,鸦片战争拉响了帝国主义侵吞清王朝的预警,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面对英国第一次工业化革命成功后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清王朝在震惊中一败涂地,屡战屡败。这个占据着世界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三分之一的大国已经成为一只任人宰割的病狮子,豪无还击之力和反抗决心。

  泱泱大国,巍峨东方,千古帝制,四海来朝。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封建帝制,然天下一统,万国来仪。压迫虽在,帝制长留,然外不敢辱。清帝制,闭关锁国,不思进取,夜郎自大,民不聊生。外有坚船利炮,内有起义反抗。八国联军分中华,神州大地创伤起,四万万人民受屈辱,中华五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时至今日,后人观之,亦泪流,亦愤慨。

  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被迫签订,开启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历史。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是一个被优越感占据了两千多年的民族的悲哀。烽烟起,血长流,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是无数中华儿女心中的创伤,内心无法抹平的记忆和屈辱。大变局,大动乱唤醒了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无数爱国人士提出变法图强,君主立宪,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图清王朝重唤中兴。然而尝到甜头的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利益团体,是不允许中国变法图强,不允许到手的果实被别人分享。百日维新的黯然收场,改良自强救国的终级幻想被鲜血染红了,被刽子手的刀锋破碎了,封建帝制的自我救赎终究被历史的车轮所辗压。

  神州大地何处是中华,四万万儿女何时能归家。这是时代的悲哀,是一个民族内心最激烈的挣扎和迷茫。《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噩耗再次传来,这是亡国亡民之痛。此时的清王朝,已经成为一个被历史、被世界所遗弃的角色,人民生活水生火热,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外有列强瓜分,内有封建压迫。然而仁人志士救国图强的理想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开始在神州大地传播,革命的火种开始在萌芽,仁人志士开始救亡图存的新的努力。《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纪初,喊出了新的时代主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革命火种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清王朝如惊弓之鸟,病榻之人,再也经不起任何冲击。辛亥革命如惊天霹雳,如毁灭重生的力量重整乾坤。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理念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全国各地迅速掀起革命高潮。它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各地军阀混战,各自为王,加之帝国主义培育各种势力寻求在华利益最大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依然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能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不彻底、妥协的的革命终究被袁世凯窃夺了革命果实,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民主共和终究变味了,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中国再次进入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革命在哪里,民主在哪里,共和在哪里,复兴在哪里。

  现实的悲剧再次粉碎了中华儿女那殷勤的期望,黑暗中那一盏刚点亮的明灯终究被疾风吹灭了。

  不屈不饶的中国仁人志士,再次反思救国图强的道路,再次在黑暗中探索寻求民族解放、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富强的革命火种。泱泱中华,四万万儿女,再次为神州大地抛头颅、洒热血。不屈的是曾经的自豪,不辱的是曾经的自信,不饶的是列强的侵略,不服的是华夏的力量…无数个呕心沥血的探索,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这是时代的宿命,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