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总结1
根据学校《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工作。现将近期意识形态工作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实行意识形态工作党委主要领导负责制,认真落实“书记抓”和“抓书记”工程,切实担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成立了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学院副职处级干部任副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
二、组织学习
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组织学习《中共南华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办法》、《南华大学网络舆情管理实施办法》、《南华大学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等活动管理办法》、《南华大学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办法》、《南华大学各级各类官方微博、微信管理办法(试行)》五个文件的精神。学院各个支部也对每个文件的重要精神进行了专门的学习。
三、思想引领
学院书记通过专题党课,学理论体系。启发全院职工要以思想引领,进一步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四、学院意识形态工作成绩
(1)成立由郑宇为组长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建立由12名学生骨干组成网络舆情管理员队伍,经常性地关注学院师生的网络舆情。
(2)学院推选屈慧琼负责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
(3)学院建立了各类讲座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学校文件要求审批。
(4)加强教职工的联系和信息发布,学院建有教职工QQ群、各系部教师QQ群。
(5)学院组织6次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学院处级干部均按照学校要求攥写了“学讲话用讲话”心得体会和微心得各1篇。学院完成了以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题材的实践案例材料1篇。
(6)20xx年7月2日,邀请马列学院李晓衡教授进行了举办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改革进行时”为题目的理论文化讲坛。
意识形态工作总结2
4月22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总工会主席柳红梅带队到东湖街道调研意识形态工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红文、区文明办主任范琼陪同调研。
调研采取看资料、听汇报和座谈的方式进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童文军就如何围绕服务经济、提高人文素养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汇报。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街道实际相结合,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就东湖而言:
一是围绕服务经济中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通过抓学习、抓制度发挥“两核心一基础”(党委、党组织,党员为基础)作用提高领导能力,凝聚干部思想;通过维护群众利益、召开群众代表会、打击制谣传谣,统一群众思想。
二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围绕提高人的素养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党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自觉性不强。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没有做到与中心工作相结合;
二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滞后。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习惯于传统工作方法,接受新事物较慢,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缺陷;
三是阵地建设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相适应。现有的文化站、农家书屋设施落后,高素质文艺人才欠缺,经费来源有限,不能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东湖街道和路口镇负责宣传同志、社区和学校代表分别就如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座谈发言。
在听完汇报和发言后,柳红梅对东湖和路口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做法进行了肯定,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下阶段工作重点。柳红梅强调,要从五个“紧紧抓住”方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紧紧抓住政治担当这个主责。意识形态工作要实行痕迹管理,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宣传战线同志履行直接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述职报告、纳入民主生活会内容、纳入年度考核;
二是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主线。做好干部、党员群众、学校师生的学习教育工作;
三是紧紧抓住公众服务这个着力点,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四是紧紧抓住阵地建设这个依托,强化理论阵地建设,借助传统媒体、自媒体扩大宣传方式;
五是紧紧抓住核心价值观这个灵魂工作,通过开展文明素质提升工程、520邻里节、社区服务等工作,做好价值引领。
意识形态工作总结3
为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指导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单位)做好网络安全报告的工作,根据中央网信办、省委网信办、市网信办《关于印发(20xx年度网络安全工作报指南)的通知》精神,在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我局认真开展了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工作和意识形态责任落实情况,我局按要求制定了以下报告。
会议强调,统计网络安全至关重要,要把网络安全建设列入到安全议事日程,加大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注重网络安全建设,配齐相关网络安全设备,提升统计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营造安全、可靠高效的网络环境,确保各项统计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成立网络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夯实责任。制定相关网络安全有关规章制度,对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维护责任等各方面都做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我局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强化网络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网络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确保网络安全。
二、加强网络边界管理
要细化防火墙安全策略,关闭不必要的应用、服务和端口,对需要开放的远程服务采用白名单方式进行访问控制。利用杀毒软件和安全客户端进行极端及病毒查杀,强化Ip地址与U盘使用管理,开展计算机弱口令自查工作,继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防御和监测准入制度,从根本上降低安全风险。定期对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隐患排查,建立针对性的主动防护体系。
三、全面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完成所有在线系统的定级、备案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后续定级测评、整改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修订应急预案,组建以技术人员为骨干、重要系统管理员参加的应急支援技术队伍,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应急演练,将安全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加强技术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认真开展网络信息(数据)安全教育学习活动、组织学习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法律和相关保密规定、法规、操作方法。明确涉密系统严禁与外网链接,严禁在非涉密网络上传输涉密信息,严禁使用非专业的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系统上拷贝文件。要求所有的网络接入终端及时更新补丁,定期查杀木马病毒,确保无安全漏洞、无木马病毒感染
五、加强软硬件建设,防患于未然
做到软、硬件建设结合,硬件上下功夫,软件上重管理,在做好局网络安全日常管理的同时,定期检查网络节点,定时进行漏洞扫描,落实网络安全区域边界的访问措施和策略。同时,加强纵横向沟通,在敏感时期和日常维护中对上积极做好网络与网络信息安全情况汇报,对下经常性开展网络监测指导,与网信办加强网络技术业务联系,对危害计算机存在的因素做到早提醒、早防范、早部署、形成网络信息安全的良好工作环境。
下一步,我局还将继续加大对网络安全系统的重视,同时督促网络服务商做好线路检查、维修工作,以防控结合,预防为先的工作思路出发,提高我局部门网络信息安全能力,强化政府工作人员在网络化办公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意识,确保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我局网络信息安全,确保统计工作的安全正常运行。
意识形态工作总结4
河海大学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强化组织意识、思想意识、阵地意识、创新意识、河海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我们的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意识”,突出统筹协同的工作格局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处各负其责、二级单位贯彻实施”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把举旗引路转化为明确规范、完善机制的各项政策,把守土尽责落实到政治把关、选人引才的具体工作上,做到了日常工作不松懈、重大问题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形成 “大政工、大党建”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思想意识”,突出理想信念的根本地位
学校党委始终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不断将理论宣传教育引向深入。
一是切实将校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基层调研制度、专题研讨制度等落到实处,校领导每学期给师生党员上党课、做辅导报告,帮助师生解疑释惑、提升理论水平。
二是统筹推进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等骨干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及选送优秀骨干参加教育部、教育厅研修班等方式,着力提高干部教师研判政治情势、把握意识形态的能力。
三是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实现学习内容通俗化、联系实际具体化、方法手段科学化、保障措施制度化,增强师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政治辨识力和自觉抵制力。
三、强化“阵地意识”,突出主渠道的基础作用
学校党委加强阵地建设,及时掌握新情况新动向,把好政治关。
一是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严格执行教师聘用、教学考核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突出成效。
是加强网络教育新阵地。强化学校网络舆论引领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定位,大力开展师生网络素养教育,改版了校园门户网站和新闻网,开通了官方微博,统筹推进网络建设、舆情监管和评论队伍建设,积极构筑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确保用好管好守好网上舆论阵地。
三是积极做好师生舆情的收集、梳理、分析和研判工作。在每学期开学之初、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之中,通过个别交流、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等形式,做好师生思想动态调查摸底和教育引导工作。
四、强化“创新意识”,突出润物化人的精神力量
学校党委高举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师生,用身边鲜活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引导师生,用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凝聚师生。
一是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做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个个受教育。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学校将“我的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教育、立德树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用“中国梦”统领“河海梦”、谱写“我的梦”。
二是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先进典型。我校彭世彰教授用生命践行核心价值观,累倒在三尺讲台。他忠于教育事业、勇攀高峰的态度,执着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感召了师生,凝聚着力量,铸就了立德树人的时代楷模。省委教育工委追授彭世彰同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光明日报》连续刊发文章报道彭世彰教授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三是全面开展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进宿舍,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积极组织校园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深入人心,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五、强化“河海意识”,突出爱国爱水的文化品牌
学校成立之初,正是国难当头、水患成灾之时,“爱国主义”精神自此深植在河海近百年的根基之中。建国后,很多专家放弃海外优厚待遇,回国发展祖国水利事业,“无私奉献”精神成为“华水”时期的鲜明个性。改革开放后,河海从单科性院校发展成为以水利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全面展现了“河润万物,海纳百川”的胸怀气魄。河海精神是学校发展之基、动力之源,学校党委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河海传统,营造出协同创新、团结奋进、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
一是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自20XX年以来,我校大型团体操表演已形成河海特色,成为深入开展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这项成果获得了教育部20XX年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
二是创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20XX年以来,我校牵头,联合南航、南师、南医,共同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围绕多校共享互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思路,形成了“五大共享机制、四大工作平台、三条工作路径”的运行模式。
三是以河海百年校庆为契机,启动“百年河海、百年辉煌”活动,秉承百年办学传统,总结凝练文化精髓,弘扬“献身、求实、负责”水利精神,积极构建全系统、多方位、立体化文化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