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2019年高职院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09-14 05:27:01

  一、制定“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和形势分析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院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学院整体办学实力明显提高,总体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就:

  1.专业建设开创新局面。学院依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围绕江苏省产业发展重点,及时将“十一五”规划专业链概念转变为建设专业群的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新增了9个专业,全院专业数达到42个,其中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电光源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个专业作为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获教育部立项并且通过验收;新建江苏省重点专业群3个,“3+2”高职本科衔接专业4个,“3+2”、“3+3”中高职衔接专业4个;新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成功申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子项目3项,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5项,出版省重点教材1本,取得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9部,拟入选第二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部;共获得专业建设专项资金1650万元。

  2.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学院不断丰富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构建特色学校文化、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资源共享,集约办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内涵,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构建并实施“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技能大赛机制,实施高徒工程,不断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共获得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其它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2项,二等奖92项,三等奖110项,2013年,学院被授予“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根据《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显示,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竞争力指数为94.2,在江苏省参与调查的54所公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3.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学院组建了8个技术研究所,7个科研团队;与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常州先进制造研究所联合共建了4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教师共承担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93项,纵向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20项,市级科研项目47项,项目总金额高达1310.688万元;学院参与申报的“关键零部件激光非传统制造控性控形技术与装备”项目成果获2013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成为为2012年度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主持单位中常州唯一的高职院校;“常州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立项为2013年国家项目。

  4.产教融合闯出新路径。学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引导,紧密结合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工学结合”年布局,以“产教融合”年收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产教融合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构建,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支撑;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56家,并建立了四十多家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累计开设订单冠名班46个。

  5.师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评聘教授15名,引进博士1名,选派13名骨干教师参加江苏省海外研修一年,选送813人次教学一线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全国各级各类高职教育、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和专业教学研讨活动;派往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进修的教师115人。目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1名、副教授140名,博士4名、硕士19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江苏省教学名师3名,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6名;全国技术能手2人,江苏省技术能手5人,高级技师35人,技师59人。修订了《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建设方案》,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品质;进一步完善了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和考核机制,调动教师下岗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双师素质,目前学院专职教师中双师比例达到81.3%。

  6.社会服务创造新业绩。学院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以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193项,技术服务经费超1310.688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近10000人次,涵盖了数控车工、加工中心、维修电工、餐饮客房等近30个工种的培训,培训从初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不同工种不同等级来满足社会需求;学院获得了常州市社会力量办学A级单位,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常州市工会职工培训基地等资质;学院鉴定所连续9年被评为“省属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7.办学条件取得新改善。学院完成各类经费投入89844.15万元,累计教学投入11718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新增3159.1万元,完成了8905m2的专业教学楼建设工程,完成了844m2的四号教学楼扩建工程,完成了555m2的塑料加工实训中心建设工程,学院总建筑面积已达256596m2,图书馆馆藏图书76.4万册;积极筹措化解债务资金偿还银行贷款9762万元,偿还贷款利息5750.26万元,偿还工程欠款2526.41万元;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于12年为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基于校企银合作方式引入近1200万信息化校园建设资金,完成了信息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制订与论证,出口带宽由600M升级扩容到2100M;完成了数据中心机房设施环境、数据中心机房系统实施部署、校园卡系统更新升级、服务器虚拟化、校园网系统升级、软件正版化等项目的建设,信息化校园三大平台及业务系统完成了前期建设准备。

  8.学生管理再创新水平。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强化一日常规管理,保证了第一课堂有序而有效的开展;成立了一站式公寓服务中心,确保了学生各项事务的解决能够做到“短时、平稳、快速”;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围绕“一系一品”的团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社团精品化战略,使学院社团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变化,得到了团省委和团市委的多次嘉奖;本着“强化职业素养,优化艺术修养”的原则,各系成立了“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9.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学院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路径;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大学章程,并根据学院章程,率先对学术委员会进行改革,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院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系部考核工作、绩效工资、岗位聘任、酬金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文件;招生、就业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人,系部二级管理进一步深化,为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创造了制度保障。

  10.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学院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继续推进以邓建军精神的学校文化的系列研究,厘清了邓建军、邓建军精神与之间的关系,使以邓建军精神的学校文化在理论建构上迈上了新台阶;继续开展以“建军杯职业技能大赛”为代表的特色文化系列活动;受邀在省内外多种场合宣讲以邓建军精神的学校文化,扩大了特色文化在省内外的影响力;积极进行学生品牌活动创建工作,“学习邓建军,树立新目标”等学生活动正逐步形成品牌。

  11.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谱写新篇章。“十二五”期间,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四个全面”要求为指导,围绕学院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践行“三严三实”新要求,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学院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干部执行能力,促进了学院的科学发展;学院本着“立德树人服务学生”的原则,围绕《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切实加深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感悟和认知;成立了独立的思政部二级教学机构,在2011年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检查中获得“优秀”等次。

  (二)“十二五”发展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

  回顾学院“十二五”期间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和发扬:

  1.解放思想,坚持思想理论武装。以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要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加强科学管理理念和意识,提高学院治理水平,以保证学院的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取得成绩。

  2.从严治党,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注重领导班子的团结,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各级基层党组织,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贯彻“特色兴校”的理念,不断强化“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在构建特色学校文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4.注重内涵,狠抓专业和课程建设。内涵建设必须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技能大赛为抓手,构建国家-省级-校级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技能大赛体系;强化品牌意识、创建品牌专业是我院获得竞争优势的宝贵经验。

  “十二五”期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够。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学校工作的需要。

  2.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不够系统,“双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教科研领军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还偏少,师资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要继续深化,“双主体”育人模式尚未完全形成。产教融合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仍不够完善,影响校企合作深度;实践教学管理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内部管理效率偏低,学校治理水平亟待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还存在薄弱环节;校内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二级管理需要探索并向前推进,机关职能部门服务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学院“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年是学院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从总体上看,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1.“十三五”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1)高职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江苏省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2)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国家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必将对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高职院校功能定位更加清晰。高职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4)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为学院内涵发展注入新活力。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其它专业的发展,提升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强化特色、树立品牌,这是未来学院专业建设乃至内涵提升的重大责任。

  2.“十三五”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1)生源减少与新建本科(含独立学院)向高职本科转型给高职专科院校办学带来严峻考验,高职专科院校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招生工作将面临很大压力,直接影响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学院必须在拓宽招生路径和生源渠道以及社会培训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2)产学结合一头热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从宏观政策上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从学院层面看,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有待创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影响社会服务内容、数量和水平。

  (3)学院内涵建设还需要不断夯实。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数量偏少,强势专业特色不明显;教育教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力度亟待加强;有影响的名师以及专业发展领军人物不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新一轮院校间的激烈竞争将会加剧,学院目前还有部分银行贷款尚未还清,内涵建设和学院发展受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全面”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追求卓越,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多样化社会服务。

  (二)办学定位

  以工为主,工、管、艺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主要为长三角地区的轻工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办学思路

  1.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办学环境。

  2.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3.坚持内涵建设不动摇。进一步夯实学院发展内涵,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以特色求生存、促发展。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完善学院“三位一体”办学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促发展,推动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总体目标

  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内涵建设,建设好省级高职教育示范园区和国家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彰显“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在校全日制学生规模稳定在11000人左右,社会培训30000人次;增设符合产业升级需要的新专业12个,新建省级品牌专业2个,院级品牌专业6个;新建设国家级精品共享资源课2门,院级精品共享资源课40门;新建国家级或省级实训基地1个,院级实训基地2个;新建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校中厂”9个,“厂中校”12个;打造3个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专业带头人及其团队,培养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科技创新)团队3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建设优秀生源基地76个以上,获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3项,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30个。

  三、“十三五”发展的工作任务和措施保障

  十三五期间,学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对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

  学院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精品课程资源,强化的培养,打造崇尚劳动光荣,德以修身的学校文化氛围,不断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2.深入进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新常态”要求,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

  以省级、院级品牌专业为试点,建成省内先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面向学生开发开设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4;配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到十三五末,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

  3.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资源管理和学习平台建设。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基本覆盖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实现校内开放,校外共享;建设覆盖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引入行业企业参与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新课程开发;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课程建设,并实现共享;积极参与国家或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标准建设3~4门课程,建设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20门,完成40门院级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任务,参加国家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5项。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学院校企合作部整合资源,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力争让企业一线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学校,使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在生产现场直接开展教学工作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结合不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平台,提高教师资源建设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5.实施高徒工程,培养技能精英。不断完善大赛培训和选拔机制,将大赛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提升“工程师训练营”、“学生自主学习中心”的运作质量,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同步提高;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发展,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完善院级、省级、国家级竞赛选拔机制,引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举办学院“建军杯职业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力争取得更好成绩。到十三五末,教师教学技能获省级以上奖项10项,学生技能大赛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

  6.健全教材建设与管理。建设一批品牌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核心课程立体化教材;新增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级重点教材40部以上;争创达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选题标准的教材10部、达到省级精品教材标准的教材10部,遴选院级精品教材20部,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写任务和省级立项精品教材”编写出版任务;省级品牌和院级品牌专业所用教材基本形成国家、省和学院的三级精品教材体系。

  7.不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合理确定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规格,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到十三五末,建设中高职试点专业10个,高职本科试点专业3个,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6部。

  (二)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1.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制定和完善《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师德教育制度,进一步指导和推进师德建设;加大以职业道德的师德教育力度,激励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坚持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强教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更新,完善教师考核的形式、内容和评价方式;分批选派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到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教师培训基地、大中型企业进修与深造;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十三五”期间专业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5%以上;建立名师的培养机制,有针对性的遴选一些中青年教师作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的培养对象,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使他们能够快速成长为教学名师;选拔一批教学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争取更多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形成梯队,为学院未来发展积蓄人才。

  3.专业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遵循专兼结合的原则,按专业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每个专业至少培养2~3名专业带头人、培养5~7名骨干教师、聘请5~7名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数据库,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将兼职教师纳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4.高层次人才引进

  学院将继续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方面的政策,建立引进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促使人才环境不断优化,引进一批满足紧缺岗位需要的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以及双师素质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以人才推动教改和科技创新,以教改和科技创新驱动学院内涵发展。

  (三)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1.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能力要求,围绕产业链的发展延伸设置新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合理布局,形成更加鲜明的专业特色,带动全院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2.推进品牌专业建设,发展新兴复合专业。形成以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为龙头,以其它6个院级品牌专业为支撑的8大特色专业群;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形成国家、省、学院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开设新兴复合专业。到十三五末,新增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个,获批立项建设省级品牌专业2个。

  3.围绕专业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切实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探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长效机制;校内实验实训要建立开放式管理平台,实现实训资源开放共享;按照学校、系部及专业群(大类)三个层级统一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实习基地跨学系、跨专业共享使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完善系部实习实训管理考核评价。

  (四)深化产教融合步伐,创新办学体制机

  1.探索和实践公办高职院校理事会指导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发挥理事会在学院发展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科研产业等方面的咨询、指导作用;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行业组织。

  2.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3.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服务,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研究,大力开展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在轻工、制造、服务等行业中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行业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等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承担在职职工岗位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争取每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

  4.依托常州科教城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有效整合学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整体资源,抽调全院技术骨干,组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与服务团队,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开发新产品,提供“短、平、快”的科技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企业化运作,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十三五”期间,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40个以上,技术服务经费超500万元,申报省级工程中心1个或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

  (五)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提升信息应用水平

  1.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做好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校园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等方面继续发展,确保基础设施的发展满足支撑应用不断升级的要求。

  2.全面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提升在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等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对学校主要业务的大部分覆盖。

  3.大力发展信息资源的建设、集成和有效利用。推进数字图书资源,数字教学资源等信息资源建设,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六)扩大继续教育领域,服务终身学习社会

  1.继续办好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教育,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加强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构建社会继续教育开放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建设3--5个省级特色专业和5--8门省级精品课程;及时掌握继续教育的发展动态,根据学生需求,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专升本、专接本、特色自考、网络与远程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成人本科教育学历班;根据社会需求,做好成人专科继续教育。

  2.抓好企业员工培训,完善学校终身教育体系。在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技术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扩大继续教育的规模,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继续办好集教学、实习实训、工程实践、技术服务及员工培训于一体的“厂中校”,不断凸显与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双赢”的共赢局面;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构成的培训网络,建立校企战略合作伙伴,为行业企业进行各类专项技能培训和技术培训;针对长三角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制造技术普及工作,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十三五”期间,社会培训超过25000人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15000人次。

  (七)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全方位、多元化培养人才

  1.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同类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主动开展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以及中高职衔接中职校的对口支援工作,促进对口支援职业院校的发展。

  2.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国际合作能力。继续开展与境外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采取长短期出国考察、学术访问、合作研究、研修学习等方式,派出教师学习先进职教理念,接受技术培训和双语教学能力培训;充分利用学院的品牌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交流,以交流、游学等方式招收外国留学生;不断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推进双语教学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培养高素质、外向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八)重视招生就业工作,全面落实目标责任

  1.创新招生工作思路,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十三五”期间,面对高中毕业生的数量锐减的新形势,加强招生就业工作领导,组建精干高效、专兼职结合的招生就业队伍,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检查、指导、考核,制定激励政策,加大奖惩力;拓宽招生渠道,开展招生与招工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强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推动学院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

  2.进一步做好面向西部地区招生工作。随着本省生源数量锐减,国家也提倡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扶持,学院要加强谋划,认真调研,创造条件,扩大中西部地区招生。

  3.继续做好创业教育工作。学院将以“省级创业示范基地”为基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院创业教育机制和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创业教育指导队伍,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提高创业能力,争取更多的学生成为新时期的创客。

  4.进一步落实就业目标责任制。在保证学院稳定的毕业生就业率的前提下,要以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目标,提高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严把就业推荐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实现诚信就业;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就业服务为驱动、不断落实“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目标,从根本上保障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满意度。

  (九)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1.弘扬邓建军精神,增强师生凝聚力。加大以邓建军“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精神的学校文化建设力度;强化师生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加强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管理人员工作作风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加强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设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教育、服务、管理全方位育人。

  2.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引进企业企业先进文化,将专业培养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相融合,形成内涵丰富、外延清晰的专业文化,使以邓建军精神的学校文化真正成为符合高职院校内涵的高职教育文化;在以邓建军精神的学校文化这一主流文化的引领下,鼓励文化多元化,高度重视高雅文化进校园工作。

  3.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打造竞赛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根据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的要求,强化学校文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渗透;积极营造校园竞赛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加强专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建立完善竞赛管理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建立学院竞赛管理办法;继续举办每年一次的“建军杯”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十)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学院治理能力

  1.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提升工作的执行力;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教育管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严管理中层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既要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更要加强督促检查,实行中层以上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学院发展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依法治校,教授治学。不断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学院章程,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院各项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学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学院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运行效率。各部门、各系部以绩效目标考核指标为依据,责任到人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坚持院务公开,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及群众组织作用,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继续坚持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及时向师生员工、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等通报学校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合理确定学术组织人员构成,保障学术组织依照章程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3.整合优化学院内部资源,提高办学资源使用效益。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浪潮,学院应对教育资源在可能的配置和利用方式之间作出选择,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调整管理方式,使学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不同系部共享师资和教学设备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4.充分发挥校友会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校友会多方面功能,鼓励校友做好本职工作,为本地区创造社会效益,协助母校对在校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同海内外校友的联系开展科学技术交流,组织各地校友会支持母校工作,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和内涵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5.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保证校园和谐稳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机构,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创新管理措施,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三级工作体制,学校统筹全局,保卫部门要管理有力,二级单位和部门必须守土尽责;坚持依规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做到校园活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促进培训交流,提高管理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交流,建设校警联动工作机制;传播安全文化,营造安全工作氛围,定期组织消防、防暴等应急演习,学工、团委等部门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定期推送安全知识,增强师生对安全管理的认可和理解,保证校园和谐稳定。

  面向未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全院师生员工将紧密团结起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心培育文化轻院,全面创建和谐轻院,加快建设活力轻院,积极构建诚信轻院,努力打造感恩轻院,为全面完成“十三五”建设目标,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共同迎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