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讯

福建新高考改革政策变化解读 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转换分

发布时间:2023-09-18 14:26:48

新高考改革主要有三变

与以往的高考模式相比,新高考改革在选考科目、评价方式、录取模式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三变:

选考科目变“套餐”为“自助餐”

新的“3+1+2”高考改革方案一共有12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这种新高考模式既尊重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

招生录取变“唯分数论”为“两依据、一参考”

依据教育部规定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明确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体现了人才选拔培养规律。

录取模式变“一元选拔模式”为“多元录取模式”

高职院校实行分类考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避免与普通教育做简单的类比和层次区分。考生可以选择大学、大学也可以选拔考生,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业状况和发展意愿有多次、多样的选择;大学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实施更科学、多元的选拔,实现学生“学”有所选、大学“教”有所选。新高考改革主动适应国家对多样化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选拔的需要,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的需要,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科学选拔人才。

归根结底,新高考改革最根本也是最值得肯定的“变”,在于它撬动中学教学改革和高校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转变,不仅关注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未来成长;既要求高中学校能够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布局育人模式,还要求高校能够以学生发展来综合考虑学生录取情况,用“教育生态系统重建”的方式让高考新政“安全着陆”,为学生成才、国家选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新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指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总体上是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个性培养与特长发展,符合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给高校带来这些影响,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

新高考是评价体系和选拔标准的改革,破除唯分数论的积弊,为高校全方位考察和灵活选才提供有效途径,从而招到符合专业需求素养的,有志于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学生。

有利于高校公平竞争

新的录取模式,打破了高校身份的藩篱,高校和专业需要更多地关注质量和特色,以吸引更好的生源。

有利于推进高校内涵建设

新高考改革倒逼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必推动高校在专业、课程、师资、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

给高校办学带来这些挑战,对高校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以往高校招办的招生工作更多体现为“照办”,即只需要按照高考的分数段录取考生,那么,新高考改革增加考生和高校、专业的双向选择,实现考生与高校、专业更好的双向匹配。在新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上确定了考什么、怎么考的前提之下,怎么招、怎么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源的质量和基础,招生便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往前延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高校层面将会越来越体会到新高考改革后招生工作的复杂性。

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高考方案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学生“择大学”变为“择专业”或“择院校+专业组”,必然对高校专业格局带来较大冲击。在原来以高校为单位的选拔模式里,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掩盖了专业的影响力,高校的综合实力可以弥补其冷门和弱势专业的不足。新高考后,学校由前台退居后台,专业直接走向前台,接受学生的评判和选择。过去依靠学校的整体声誉带动所有专业招生的优势将不复存在。由于各专业间生源竞争将冷热不均,部分专业可能面临生源不足的窘境。

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各专业的生源知识背景结构更趋多元化,将加剧教学及管理难度。各专业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将加剧,不利于高校的专业生态平衡。

高校要怎么做?

新高考改革不是中学教育一家之事。高考作为连接高中与大学的桥梁,新高考改革需要中学发力,同样也需要高校给力,为新高考改革提供更多的支持。

创新招生录取工作,从“照办”到“早办”,从“选分”到“选人”,实现“精准招生”

新高考赋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促使高校在招生工作启动之前,就要提早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特色有清晰的界定和把握,然后对照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对希望录取生源的知识能力基础、个性素养特点等方面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招生选拔的方式或衡量标准;其二,对所希望录取生源的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基础要求有较清晰的规定,如选考科目的划定、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筛选和使用;其三,制定相对有效的衡量标准与选拔方式。微观层面还包括制度化的工作体系与流程设计、年度招生工作与方案宣传,以及招生队伍的组织与实际工作的开展等。

创新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品牌特色,实现“精准培育”。

新高考改革使高校专业将直接面向市场,家长和考生对高校专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优秀生源是否报考。高校要根据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实训等方面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本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并强化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带头、示范作用。福建师范大学作为我省有着深厚师范底蕴和优良传统的院校,更应该关心、关注新高考改革贯通高中与大学培养体系的特征,在师范类专业建设上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有所作为。

创新高校综合改革,加强招生、专业建设和就业的联动,实现“精准育人”

新高考改革既考验高校的招生智慧,也考验高校的管理智慧,倒逼学校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从招生到就业的育人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精准育人”,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成功就业,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新高考改革对高校招生选才的要求

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 曾炳生

新高考采用“3+1+2”科目设置模式,采用“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模式,扩大了考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权,对高校的招生选才提出了新要求,将推动高校与高中的有效联动,促进高校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1+2”科目设置模式满足高校招生选才的需求

“3+1+2” 科目设置模式要求在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这样的设置有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将选考科目的要求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既能有效对接传统高考文理分科模式,又能契合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需要,可以较为有效地保障高校与新高考改革的平稳衔接。

“3+1+2”高考改革方案的选考科目有12种组合方式,打破了传统高考非文即理限制,满足了学生根据自身学业状况和发展意愿进行多样性选择的需求,为考生升学时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例如??

高校的某专业选科要求为“任选化学、生物”,不论考生的首选科目是物理还是历史,其选考科目中只要有一门是化学或生物,就可以填报该校该专业,增加了考生可选择专业的范围。

高校专业根据学校优势特色,在设置专业选考科目时,可在不同的组合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既增大了专业招生选才的范围,又提高了专业招生选才的契合度。

同时,科学设置专业选考科目,有助于高校对选考科目相同的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满足学生多样化培养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院校+专业组”的本科投档录取模式兼顾了考生与高校的选择权

“院校+专业组”的本科投档录取模式有助于高校优化招生专业设置。高校在制定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细化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掌握了招生专业组设置的主动权。高校既可以设置包含较多专业的院校专业组,实现优化整合;也可以设置某些专业组只包含少量专业,甚至只有1个专业,兼容按专业招生的特点。该投档录取模式有助于高校优化专业结构设置,进一步明确各专业招生选才的方向,明确专业建设方向,提高专业特色发展水平。

“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模式有助于提高考生录取机会和高校专业满足率。一所院校内的所有专业,被分摊到了不同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内招生专业的总数量有所减少,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被调剂比率将会降低。被调剂录取考生数的减少,最终体现在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和专业满意度,提高了高校的选拔满意度和专业培养契合度。同时,高校可在同一专业组内调剂志愿,也有利于保障学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新高考改革为高校招生选才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

新高考背景下,高校生源的竞争将逐渐体现为专业组或专业之间的竞争。一些办学质量不高、社会不认可、考生不认同的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可能出现下滑,将面临优质生源减少或大类专业分流时难以接收到优秀学生的状况,生存压力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将逐渐成为学校招生选才的金字招牌,这将有助于打破高校“固有身份”,促进院校提高专业办学质量,为高校招生选才提供更加公平的良性竞争舞台。

由于生源竞争将逐渐体现为不同学校同类专业竞争或学校内部专业竞争,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将得到教师的更多支持和认同,促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高校未来的招生选才过程中,专业教师将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高校走入中学,促进高校与高中开展更为深入的交流合作,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高校的招生管理部门将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招生宣传的侧重点也要与时俱进,从以提升学校知名度为主的宣传方式,向兼顾专业核心竞争力转变。

面对新高考改革在招生选才上带来的新变化,高校应主动应对挑战,衔接高中教育,搭建招生选才的桥梁;院系应树立专业危机意识,适应专业生源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注重特色发展,增强内涵建设,树立招生选才的品牌;高校招生工作应向前延伸、主动衔接中学,向后牵引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成为学校一项全局、全域、全季的工作。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