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讯

深化高考录取机制改革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二)

发布时间:2023-09-15 17:23:50

二是提早谋划,科学确定等级考试科目。

改革允许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 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那么必然会出现“政治、化学、地理”、“物理、历史、生物”等科目组合,类似于文综、理综的交叉组合。到底选择哪三门科目,考生仍不能“任性而为”,需要考虑多重因素,慎重、科学地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

首先,考生必须要认真研究各高校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使自己的选择符合高校要求。这一点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高校的不同专业对选科有不同的要求,某学校数学类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物理,而其法学类要求必须选考政治;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对选科要求也不尽相同,A学校生物工程类专业要求选考化学与生物,B学校生物工程类专业要求选考生物与物理,C学校生物工程类专业要求选考化学。这都需要考生仔细研究,左右权衡。

在确定选考科目时,考生还要考虑自己擅长的学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优势最大化。另外还需考虑本人将来的职业倾向和专业兴趣,对未来喜欢学习什么样的专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对所学专业有了兴趣和明确目标后,选择才更具合理性。因此,考生在高中阶段就要注意培养和发现自己的特长优势与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

三是充分准备,提早研究高考志愿。

对2017级的高一学生来说,虽然是在三年之后即2020年填报高考志愿,但此次高考改革已经不允许考生向以往一样高考成绩公布后再来研究志愿。志愿填报已经与平时选考科目的选择密切相连,考生必须以一种更加积极、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多种渠道分析学校和专业志愿。考生考虑的不仅是上大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与自己契合度高的大学和专业,具有长远发展前景、能够为之奋斗不止的专业和大学。所以,考生填报志愿前,应认真研究高校招生章程,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专业情况、人才培养特色,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及专业。

不少人担心,实行“专业(类)+学校”模式后,对2017级的高一学生来讲,填报志愿没有可供参考的数据,而且担心“6选3”科目的成绩没有可比性,志愿填报更加无序,会找不清方向盲目乱报,甚至因为高校选科的要求限制,填报志愿空间会被压缩,录取几率会减小。其实,虽然高校的对选科有一定的要求,但根据教育部的选科指引设计,考生选报志愿的空间仍然很大。我省等级考试成绩的转换规则科学地解决了学科间的可比性问题。学校的办学层次反映在录取成绩上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往年的学校录取成绩可以判断出学校的整体层次和专业间的分数差别,因此,往年的录取数据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是自主发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高考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改革制度设计中,为考生个人素质的发展预留了更多的空间。以我省综合评价招生为例,在10所招生学校中,大多数高校对考生综合成绩的构成中,学生的高考成绩占60%,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30%的学校测试预示着单纯的高考高分已经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录取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引入了考生特长、发展潜能等因素,构建了多元的录取标准,为考生提供了全方位展现个人素养的机会。

考生应好好把握这种机会,主动适应改革要求,正确把握努力方向,立足未来发展和成才需要,在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方式上,要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学会组织活动、参加实践、研究探索,从关注分数提高转变到关注能力发展。再如,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综合素质评价,考生不能被动接受,而要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全面展示个人素养,积极参与写实记录、展示交流、期末总结、整理遴选等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环节,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高考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前行的路上既有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但有理由相信,通过考生的拼搏奋斗,终可圆梦理想高校;通过教育系统锲而不舍的奋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一定会实现改革的各项目标,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高考改革贡献“山东智慧”和“山东方案”。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