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应增强四大方面的素质
大学高考网:如您所说,整个动漫行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一些问题,您认为我们教育应该如何满足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孙立军:大学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才,作为一个优秀人才它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或能力。第一是健全人格。有大数据调研显示艺术类院校,近些年学生心理问题逐年上升,个别院校甚至接近三成。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自己人生良好的规划,即便再高的学历,再高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无法真正为这个社会服务。我们教育讲立德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是要有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讲教书育人,就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激发和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样才能在追梦路上,做一个有为青年。此外,大学生应常怀仁爱之心,爱自己、爱他人、爱事业、爱社会、爱祖国。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第三是健康良好的体魄。现在许多大学生,喜欢宅在网上,宅在宿舍,宅在家里,宅在手机上等等,而不注重锻炼自己的身体,造成未老先衰。不能去面对挫折和风雨。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健康良好的体魄也是我们大学教育应更多关注的。
第四是扎实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作为一个专业的艺术院校非常重要,但业务能力一定要建立在前面几个能力的基础之上。任何一个优秀的主创人员,都有一个强大的内心,都是有梦想和追求,都是有情怀和担当的,他们不是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我们总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强调市场,但是对于大学的教育来讲,不应只考虑市场,而恰恰需要让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去真正领悟校园文化,让内心静下来去思考。
存大志、舍小利 创业要有大胸怀
大学高考网:当前我国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创业成为时代大背景,您对学生创业有哪些建议或看法。
孙立军:我们在双创的过程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电影作为商品,除了文化和艺术的属性,还有其他的功能。我们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孩子们同样需要精神食粮。所以大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首先要有一个仁爱之心。如果仅仅以大城市为服务对象,那么电影的功能就不算健全。因为我们还有那么多普通家庭以及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他们同样也想看儿童电影,也想看动画片,也想看好的漫画书。
如果能回过头来,低下头来看一看我们的家乡,看一看我们祖国的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难道就没有市场吗?那些不是我们未来的市场吗?那些不是我们需要帮助的地方吗?那些不是我们需要奋斗的地方吗?
所以创业要树立宏大的胸怀,这样的话在做文化产业以及追求人生奋斗目标的道路上就不会后悔。我们常讲人各有志,这个志是大的志向,而不是人个有“利”。
此外,好的心态也有利于在事业方面,包括创业方面的发展,成功的创业者背后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走过各种曲折的路程,所以要学会吃苦,才能够享受幸福,这也是现在大学非常强调的。有这样一种心态,才会把创业当成人生奋斗的过程,一种难得的体验。
大学高考网:针对于艺术类人才专业的特殊性,您能为我们谈谈如何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孙立军:艺术人才走向创业的时候,面临着个性化的挑战,创业资金的筹措,团队的组建等等问题,但对于创业者来讲,要有一点不自量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同时也要有量体裁衣的规划去解决差异化的需求。由小到大,由易入难,脚踏实地往前走,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在大学期间要学会找一些团队、公司去实习、实践,先适应未来毕业以后的工作。我在大学的时候,大一、大二我去农村画影壁墙,一个下午大概挣四块钱。四块钱够我一周或者十天的生活。暑假的时候我画过橱窗的设计,虽然跟动画都没有关系。画橱窗一个星期就挣了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我也去给师哥们打工,帮他们画动画,做最底层的工作,但是我很快乐,我认为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向他请教。我毕业以后虽在教学岗位,但我没有一天离开过市场。在我创作的六部动画电影,以及几部短片,包括电视动画系列片,还有后来拍的几部记纪录片,对我自己来讲每一次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都是我从未想象的困难,经过朋友、兄长的帮助,最终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期间也哭也笑过。所以说创业的过程是人生难得的体验。此外,坚强的意志力、抗压能力也是创业者必须要过的关。
建设电影强国先要有文化自信
大学高考网:建设电影强国的梦想正好赶上中国“强起来”的,那么在您心目中您对电影强国如何定义的,学校对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有哪些部署?
孙立军:我们现在叫电影大国,因为我们的荧幕数居世界第一,我们的票房也快达到世界第二了,我们的制片量每年上千部,我们的市场、受众也是不断增长,称为电影大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称强国确确实实我们还不够。所谓的强,首先要有自信,还要有自己的风格,要形成自己的标准。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世界优秀的专业院校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目前总体规划,是围绕着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以及国家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方面培养人才。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既要看清国内发展趋势,市场环境,也不断紧盯世界前沿;其次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三是在市场的引领和规划方面,学校都着力在做。
建设世界电影强校的标准,首先要有一定的作品数量。我们有自己的青年电影制片厂,在这艺术学校中是为数不多的。我们有非常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今年我们有三部学生的长片预计完成,可以放到电影院发行,还有数十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电影短片完成。这在一般的同类院校中是很难做到的。
第二光有数量是不够的,要有内涵和艺术创造性。在拔尖人才方面,主要的院系都在探索实验班,2018年还将探索校级的实验班,即拔尖人才的培养。今年一共有4.6万多人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我们将在录取的五百多人当中,再一次选拔,选拔那些有天赋,有梦想,有情怀的优秀人才进行拔尖人才培养。同时还请到世界顶尖的师资,包括获奥斯卡奖,获金棕榈奖,获金熊奖,以及国内的金鸡奖,这样一些优秀的创作者给我们选拔出来的拔尖人才授课、培养,使他们具备综合的能力。
第三是在科研方面。我们强调电影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风格,我们现在承担着“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和创新任务。“中国电影学派”就是指文化自信,打造自己的标准,形成自己的风格,展现中国电影精神。我们组织一批理论家去研究中国电影学派的艺术特征,包括它的美术特征等等。同时,我们有自己的高精尖创新中心,有数个重点实验室,我们也有自己的微软卡通实验室。我们从世界上聘请了优秀的教授做客座教授、讲座教授,以及专职教授和院系主任,共同推进在电影及影视游戏技术领域的发展。未来科学和艺术也是电影学院做大做强的重要指标。
第四就是实践。北京电影学院的特色就是实践。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领会和慢慢的进入实践。像2018年的寒假,我们安排了“双实践”活动,每一个学生都领到了学习任务,去到所在的家乡,过年的时候,用自己的视角发现以往的不同,用一个电影人的视角发现适合电影表现的题材,要用普通人的视角去关注,去帮助做一项公益活动等等。这些都是一所大学应该承担的教学的任务。
我们希望一年365天,每天对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来讲都是不一样的,老师充满热情和责任,学生对于知识要充满渴望。只要有这样校园文化,有这样的正能量,以及保持对祖国大地蓬勃发展环境的关注,常怀悲悯之心,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家庭和孩子们,这样就能够创作出世界优秀的艺术作品出来,这都是我们共同努力推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