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讯

高考预退档有哪些原因 什么原因会被退档

发布时间:2023-12-08 09:50:58

高考预退档原因有因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因体检不合格或报考专业受限退档、因招生专业计划录取满额退档、因综合素质评价有不良记录退档,高考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落选,又没有填报“服从调剂”时,学校按招生章程规定,只能退档,以下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高考预退档有哪些原因 什么原因会被退档

一、高考预退档有哪些原因

1、因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高校录取原则一般是根据考生专业志愿顺序,按总分从高到低进行录取。每年考生填报志愿都会出现志愿“扎堆”现象,即有些专业报考高考考生多,有些专业报考考生较少,需录取调剂志愿考生。因此,高考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落选,又没有填报“服从调剂”时,学校按招生章程规定,只能退档。

2、因体检不合格或报考专业受限退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高考考生招生体检是报考高校的基本程序之一,同时,对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专业的疾病和体征做了指导性说明,高考考生如果体检不合格或者填报了自己身体受限的志愿专业就会被退档。

高考考生要通过招生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条件,结合专业志向和爱好,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扬长避短地选择志愿高校和专业,避免报考自己身体条件不宜就读和不予录取专业,导致退档。

3、因招生专业计划录取满额退档:省招生办公室第一次批量投档是按所报院校专业组的考生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平行志愿投档均为一次性投档)。因此,院校在进行专业组内的专业分档时,热门专业很快分满,而分数较低且又没有填“服从调剂”的高考考生往往会被高校以计划已满等理由退档。

4、因综合素质评价有不良记录退档:高校录取时,将参阅高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将其作为录取参考,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如考生有过违法行为,或考试有违纪作弊行为的记录,或体能素质不合格的,将有可能成为高校退档理由。

二、什么原因会被退档

1.政策性退档

根据教育部规定,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既然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那么这”略多于”的部分在录取过程中就有可能落榜。这就是政策性落榜。

2.专业不服从调剂

近年来据高招录取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被”退档”的考生中,志愿填报选择”专业不服从”的占很大比例。甚至有一些考生在志愿中只填报一所院校,只选择这所院校的某一个专业,由于考生所选择专业太过热门,在面对选择同样院校同样专业的高分考生时没有足够竞争力。因此,考生会因为”总分低、所报专业已满”遭遇退档。

3.高考成绩总分低

考生填报的所有院校投档线的分数都比自己分数高,意味着报考院校时低估了这些学校的投档线或不了解这些院校的实力。如考生600分,他填报的所有院校投档线都在600分以上,考生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三、高考志愿退档后怎么办

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的录取状态显示为“自由可投”,就说明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可以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

考生在查询时除了关注自己的录取状态,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要仔细去看被高校退档的原因是什么,以免在填报征集志愿时犯同样的错误。例如高考专科提前批次录取时,一考生因视力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被退档,在专科提前批次征集志愿时,该考生仍然填报这所高校相同专业,结果再次以视力不合格为由被高校退档,这名考生的做法就浪费了自己填报征集志愿的机会。

注意多次征集的情况

有的高校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就有可能进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如果在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时仍没有被高校录取,还可以继续关注下一次征集志愿的情况,关注的方式如前文提到的,在本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和教育相关网站获得信息。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