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

湖南综合类大学名单

发布时间:2023-09-13 06:12:49

一、湖南综合类大学名单

湖南综合类大学共有35所,名单分别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吉首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湖南科技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怀化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具体完整院校名单见下表。

序号学校名称所在地学历层次院校分类
1中南大学211 985 研究生长沙市本科一批(一本)/本科综合类
2湖南大学985 211 研究生长沙市本科一批(一本)/本科综合类
3湘潭大学湘潭市本科一批(一本)/本科综合类
4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市本科一批(一本)/本科综合类
5南华大学衡阳市本科一批(一本)/本科综合类
6吉首大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科二批(二本)/本科综合类
7湖南文理学院常德市本科/本科二批(二本)综合类
8湖南科技学院永州市本科/本科二批(二本)综合类
9湖南城市学院益阳市本科/本科二批(二本)综合类
10怀化学院怀化市本科二批(二本)/本科综合类
1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市本科综合类
12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湘潭市本科综合类
13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常德市本科综合类
14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张家界市本科综合类
15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常德市本科综合类
1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长沙市本科综合类
17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湘潭市本科综合类
18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19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株洲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0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州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1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娄底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2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3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长沙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4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常德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5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长沙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6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7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永州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8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益阳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29潇湘职业学院娄底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30长沙南方职业学院长沙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3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岳阳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32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33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34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邵阳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35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长沙市高职专科(专科)综合类

二、中南大学简介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易红、校长田红旗。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中南大学秉承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三、湖南大学简介

湖南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坐落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良,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教学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16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一大”代表、教育家李达任新中国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继承和发扬“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湖大精神,确立了“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传统文化教育和强化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为著名专家学者、杰出企业家和优秀党政管理人才,师生中先后有39人当选为“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5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个、本科招生专业60个,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目前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学科跻身前1‰,7个学科入选国防特色学科,化学、机械工程学科进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行列。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