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师范大学是211还是985
四川师范大学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该校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
二、四川师范大学2019各省投档及最低录取分数线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河北省 | 本一批 | 562 | 591 | 38496 | 5985 |
山西省 | 本一批 | 515 | 546 | 28357 | 5045 |
辽宁省 | 本科批 | 557 | 585 | 22445 | 3860 |
江苏省 | 本一批 | 348 | 341 | 67450 | 16309 |
安徽省 | 本一批 | 540 | 578 | 40016 | 7246 |
江西省 | 本一批 | 549 | 576 | 25525 | 5043 |
山东省 | 本科批 | 524 | 572 | 81520 | 8933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57 | 567 | 45612 | 8467 |
湖北省 | 本一批 | 547 | 570 | 30461 | 5431 |
湖南省 | 本一批 | 540 | 585 | 31175 | 5470 |
广东省 | 本科批 | 506 | 556 | 65515 | 15084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本一批 | 543 | 549 | 23768 | 4590 |
海南省 | 本一批 | 637 | 700 | 5935 | 1242 |
重庆市 | 本一批 | 567 | 574 | 20802 | 4030 |
四川省 | 本一批 | 575 | 562 | 52355 | 9469 |
贵州省 | 本一批 | 532 | 581 | 18216 | 3664 |
云南省 | 本一批 | 579 | 596 | 16698 | 3430 |
陕西省 | 本一批 | 532 | 574 | 27326 | 3908 |
甘肃省 | 本一批 | 517 | 553 | 17014 | 2884 |
青海省 | 本一批 | 473 | 530 | 4092 | 759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本一批 | 485 | 567 | 7635 | 1276 |
三、四川师范大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二个校区。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学院,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迁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进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整体并入我校。
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举办有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2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0个,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
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校教师先后获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领军人才”1人, “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6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0人,“四川省”10人,“天府”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28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39人次。另外,学校还特聘了两院院士、特聘教授、国家“”、国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