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

广西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19

发布时间:2023-08-13 02:36:22

一、广西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辽宁省本科批482553532149047
山东省本科批49053712507127691
广东省本科批4775439776122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一批509521376999000
海南省本一批572655133102762
宁夏回族自治区本二批432517156514415
青海省本二批391459115682971
甘肃省本二批4324815944017568
陕西省本二批4605146922915852
云南省本二批5095544540911205
贵州省本二批4605315056612407
四川省本二批5305309492123128
重庆市本二批5085304873213343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二批4945094442611379
湖南省本二批4915536509815512
湖北省本二批4835266593416499
河南省本二批48253113465825044
江西省本二批5125574751410146
福建省本二批4625304990011329
安徽省本二批4885468560921622
江苏省本二批33232710362026212
黑龙江省本二批463497419258054
吉林省本二批462494343518398
内蒙古自治区本二批4074874325411805
山西省本二批472524547129925
河北省本二批4945419541122016

二、广西民族大学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风景秀丽的相思湖畔,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学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

广西民族大学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卞成林教授,校长谢尚果教授。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广西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我校师生代表;1990年11月,江泽民来学校视察时,称赞说:“这里的环境很美,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2006年11月,胡锦涛出访越南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2010年5月,时任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到学校考察工作,勉励师生要倍加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成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我校视察调研。朱德、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帕巴拉·格烈郎杰、陈毅、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司马义·艾买提、尉健行、周铁农、李铁映、李兆焯、陈至立、罗豪才、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刘延东等党和先后来学校视察。

学校现有相思湖校区、思源湖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500亩,校园建筑面积887298平方米,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130万元,图书馆藏书179.22万册,中文、外文电子期刊2631959种,中文、外文现刊985种,电子图书660.17万册。现有28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我校现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共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1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成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

学校现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国-东盟国际创新平台3个,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科技服务平台(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0个,广西科普教育基地2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368人,其中专任教师1267人,正高职称226人,副高职称37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0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798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文化部优秀专家1人,自治区“八桂学者”6人(含八桂青年1人),自治区“特聘专家”4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6人,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97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6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8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9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人选4人。自治区人才小高地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0个。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369人,其中研究生1926人,本科生18805人,专科生891人,预科生357人,留学生89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涵盖壮、汉、苗、瑶、侗等53个民族。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