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西北民族大学属于二本大学,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首批非遗保护传承试点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2018各省投档及最低录取分数线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最低位次 |
---|---|---|---|---|
江苏 | 本二 | 318 | 316 | 31737 |
北京 | 本二 | 472 | 500 | 8815 |
天津 | 本科A段 | 455 | 508 | 5925 |
山西 | 本二 | 477 | 523 | 10496 |
内蒙古 | 本二 | 389 | 465 | 11349 |
辽宁 | 本科 | 460 | 524 | 12063 |
黑龙江 | 本二 | 429 | 467 | 9911 |
安徽 | 本二 | 488 | 539 | 23270 |
福建 | 本二 | 432 | 500 | 16716 |
江西 | 本二 | 499 | 549 | 15593 |
山东 | 本科 | 480 | 540 | 29636 |
河南 | 本二 | 483 | 536 | 27280 |
湖北 | 本二 | 473 | 539 | 17087 |
湖南 | 本二 | 480 | 553 | 18862 |
广东 | 本科 | 446 | 513 | 38957 |
广西 | 本二 | 411 | 483 | 22183 |
海南 | 本一 | 562 | 612 | 4741 |
重庆 | 本二 | 483 | 499 | 15866 |
四川 | 本二 | 519 | 537 | 29095 |
云南 | 本二 | 475 | 541 | 19195 |
陕西 | 本二 | 454 | 499 | 15652 |
甘肃 | 本二 | 470 | 470 | - |
青海 | 本二 | - | 424 | 3474 |
宁夏 | 本二 | 439 | 506 | 4340 |
新疆 | 本二 | 447 | 480 | - |
河北 | 本二 | 497 | 552 | 19679 |
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校情总览】学校地处兰州市,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76亩,其中西北新村校区359亩,榆中校区1417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图书资料40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博物馆馆藏文物2964件1.png;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4.7亿元,固定资产总额36.4亿元。2015年成为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2016年7月,国家民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同年被列为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人才培养】学校扎根西北大地办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人。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招生,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544人,其中本科生2425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795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教学机构】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科研机构】学校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914人,其中专任教师126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6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89人,具有博士学位333人,硕士学位717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456人。人才队伍中现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9人;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3个,突出贡献专家6人,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0人,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19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教学标兵2人;甘肃省教学团队8个,基础研究创新群体2个,领军人才8人,优秀专家6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5人,“555”创新工程人才人选6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6人,教学名师1人,“园丁奖”8人,青年教师成才奖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