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次法
位次法择校的理解并不难,它就是将考生当年的高考分数,对照各自省份公布的一分一段表,找到自己当年所在的全省位次,再和过往高校收分位次进行对比的一种择校方法。这里举这样一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假如一考生,高考分数为600分,通过一分一段表比对后,得到自己当年的位次为1000位。然后我们再去看去年的一分一分段表1000位是多少分数。假定去年1000位的分数为595分。那么就可以大致的认为600分越等于去年的595分。最后我们再去查询去年595分附近有哪些大学。
简单的择校大家都懂,关键是怎样让自己的分数应用最大化。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希望自己的高考分数在志愿中不浪费一分。这样的愿望是美好的,客观的讲不浪费一分,需要很好的运气。在高考的志愿填报中,能做到分数应用的最大化就已非常不错。
要实现分数应用最大化,核心是在冲、稳、保、垫的志愿体系搭建。除了志愿体系的搭建,还有一点也要注意,那就是需要考生和家长能够理性的认识自己高考分数。在冲的时候,不可盲目的冲刺。这里还是拿刚才的分数举例,今年的600分约等于去年的595分。在冲的时候,尽量选择去年收分在595-600分的大学。超过这个范围,冲刺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如果确实想超过这个范围来冲刺,那么就需要去看高校的招生计划。如果扩招,往往会提升一点成功率,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至于志愿中的稳、保、垫,每个人对分数的理解不同,所对应的选择也就不同。不过,在这还是要建议一点,垫底的学校一定要垫够。这里的垫够,不仅是学校垫够,专业上也要垫够。
志愿填报:看位次更准确
在填报志愿中,省招办给你的成绩单中的你在你们省高考中所占的“位次”,志愿填报就是拿这个位次和去年各大高校在你省录取的考生位次进行比对,最后敲定你心仪的大学。
众所周知,每年全国大学在每个省录取的学生数量基本上相对较固定的,变化不是特别大,这是其一;其二,每年每个省的考生数量基本上相差不大,大家想想,学生和家长每年也是按照这个位次来进行志愿的填报,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每所大学每年在你省所录取的学生的位次也基本上是较固定的,特别是好大学尤为如此。但还是有少量高校在每个省录取考生的位次每年有可能有轻微的起伏,但总的变化不大。
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不能光看分数,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去年你考580分,去年高考题难,你的位次可能在6000位左右,而今年高考题简单,你考了610分,你的位次可能也在6000位左右。去年580分可以考北京交通大学,而你今年就必须要610分才可以报考北京交通大学,如果你今年只考580分,你就说,去年北京交通大学580分在你省可以考上,我今年也报北交试一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是你根本考不上北交,如果你报的别的高校都比北交分数高,北交作为最后的保底院校的话,在一本录取范围你可能掉档,滑到二本录取。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你在全省位次附近的去年的大学,把这些学校都列出来,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把这些学校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出来,然后在每所学校里面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按照专业录分从高到低排出来,然后在这六所大学或者八所大学里面,必须要把一所保底学校放在最后,以防前面的学校都录不上,最后一所比你的位次低得多的学校可以保证你有学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