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戏曲学院有几个校区
中国戏曲学院只有1个校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该校是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
二、中国戏曲学院简介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院校,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在国内戏曲教育领域中,专业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质师资最集中、输送高端专业人才最多、业内影响最大,在全国戏曲教育领域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是全国“戏曲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被誉为“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是新中国由国家举办的第一所戏曲教育机构,首任校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田汉先生。校训是“德艺双馨,继往开来”。学院原隶属文化部,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0年学院划转北京市,2014年,文化和旅游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国戏曲学院。
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14个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戏剧戏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京剧表演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国家和北京市两级特色专业、北京市属高校首批一流专业。学院目前设有京剧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等教学单位,下设附中,形成了包括戏曲中等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在内的层次基本齐备、具有鲜明“国戏”特色的戏曲人才培养格局。
建校以来,学院汲取以“富连成”等为代表的传统科班人才培养传统,顺应现代艺术教育的趋势,始终以继承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己任,形成了“教学、实践、科研、创作”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戏曲艺术精英,涌现出刘秀荣、谢锐青、孙岳、朱秉谦、钱浩梁、杨少春、张春孝、李鸣岩、袁国林、侯正仁、杨秋玲、俞大陆、王晶华、王梦云、吴钰璋、马名骏、刘长瑜、冯志孝、李长春、寇春华、郑岩、李光、李玉声、叶少兰、李欣、高牧坤、沈健瑾、李维康、耿其昌、郑子茹、陈淑芳、杨凤一、刘子蔚、李宏图、于魁智、杜镇杰、李军、侯丹梅、孟广禄、王润菁、王蓉蓉、周龙、董圆圆、赵永伟、袁慧琴、王平、江其虎、杨少鹏、谭正岩、王璐、张建峰、杜喆、窦晓璇、詹磊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学院先后承办了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张火丁、李胜素、迟小秋、张建国、张克、奚中路、王立军、杨赤、史依弘、沈铁梅、曾昭娟等229名毕业生已经成为当今全国重点戏曲院团的领军人物。
建校之初,就汇集了一批新文化工作者和传统科班著名教师,聘请了王瑶卿、萧长华、王凤卿、尚和玉、谭小培、张德俊、金仲仁、鲍吉祥、马德成等教授和“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来校授课,奠定了优良的育人传统,为中国戏曲学院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学院延聘全国戏剧戏曲界各专业、各剧种百余位戏曲表演艺术家、理论家为学院荣誉教授、客座教授,已经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新老结合、院内外结合、在职与客座结合的师资队伍,被誉为全国戏曲人才培养的“国家队”。
学院学术研究体系日趋完善。学院为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北京高校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设有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两个国家一级学会,还拥有包括戏曲研究所、京剧研究所、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张火丁程派艺术传承中心等学术研究平台。召开京剧学国际研讨会,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准的研究成果,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学术影响,为建构和完善中国戏曲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艺术实践和创作推动教学建设,是学院办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学院积极参与重大艺术创作,主动参与各级优秀戏曲剧本创作扶持和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创作,创排了《白蛇传》《穆桂英大战洪州》《卖水》《对花枪》《岳云》《杜十娘》《悲惨世界》《哪吒》《梅兰霓裳》《梁祝》等一批批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以及学院风格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