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

2024年高考录取后放弃入学对复读有没有影响

发布时间:2024-06-18 10:58:06

高考被大学录取后是可以复读的。考生被报考志愿录取的话,只是代表考生今年内不会再被其他学校所录取,但并不会影响考生复读和明年重考。被高考志愿录取了想复读,学生可以到录取院校办理退学手续,学校会在考学后统一到省招生办办理退档,不会影响到考生的第二年高考志愿录取。

2024年高考录取后放弃入学对复读有没有影响

一、2024年高考录取后放弃入学对复读有没有影响

略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被高校录取后不去读这种情况很普遍,总的来说影响很小,但还是希望各位考生,如果被录取了尽量去读,因为复读的压力大,而且高考政策每年都变,变数太大。

1、如果因为考生被录取不去就读,影响高考生复读的话,那么全国每年就不会有那么多复读生了。如果复读不录取高考生,那岂不是一考定终身,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

2、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如果高考生被大学录取后,又不去报道浪费高考招生名额,将其计入诚信档案。部分院校招生有要求:同一考分报考同一院校同一专业,优先录取应届生。其他无任何影响。

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浪费招生名额,希望被录取的高考生能够及时到大学就读。如果高考生放弃录取,不去就读,就要承担复读的风险,其他影响不大。

虽然说同一考分优先录取应届生,但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学校那么多,同一高分又报考同一学校且同一专业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使遇到这种概率极低的事情,也不会影响你后面的录取。

二、高考成绩不满意到底该不该复读

高考是一道分水岭,也见证了太多的欢喜和忧愁。有的学生一举成功,那自然是鱼跃龙门,好大学随便挑选;也有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高考失利,不得已选择一个三本或是专科,或是干脆直接复读一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考复读越来越普遍。有很多的学生都将希望依附在高考复读上,就算考的不好也没有什么关系,还是可以再复读一年的。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通过复读可以考的更出色,但也有的学生复读之后,成绩反而下降。

是否要复读,需要考生结合自身情况,慎重选择。

三、202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 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第五步 初选志愿。“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这时,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本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拟填报。“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高考志愿都是在网上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