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专业排名有水产养殖学、生物科学、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海洋科学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一、中国海洋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国家级特色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所属领域方向 | 批次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动物生产类、水产类 | 第一批 |
2 | 中国海洋大学 | 生物科学 | 第二批 | |
3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技术 | 第二批 | |
4 | 中国海洋大学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第三批 | |
5 | 中国海洋大学 | 会计学 | 第三批 | |
6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 | 第四批 | |
7 | 中国海洋大学 | 药学 | 第四批 | |
8 | 中国海洋大学 | 法学 | 第六批 | |
9 | 中国海洋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第六批 | |
10 | 中国海洋大学 | 化学 | 第六批 | |
11 | 中国海洋大学 | 环境工程 | 节能环保 | 第七批 |
12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生物 | 第七批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卓越工程师专业 | 批次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第二批 |
2 | 中国海洋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第二批 |
3 | 中国海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第二批 |
4 | 中国海洋大学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第二批 |
5 | 中国海洋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第二批 |
6 | 中国海洋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第三批 |
7 | 中国海洋大学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第三批 |
二、中国海洋大学开设专业名单
学院 | 本科专业 | 学科门类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 海洋科学 | 理学 |
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学 | |
军事海洋学 | 理学 | |
大气科学 | 理学 | |
应用气象学 | 理学 | |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理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地质学 | 理学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工学 |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学 |
生物技术 | 理学 | |
生态学 | 理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水产养殖学 | 农学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理学 |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农学 | |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生物工程 | 工学 |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工学 | |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 药学 | 理学 |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学 |
工程管理 | 工学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工学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工学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
工业设计 | 工学 | |
自动化 | 工学 | |
轮机工程 | 工学 | |
航海技术 | 工学 | |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 理学 |
环境工程 | 工学 |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会计学 | 管理学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 金融学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
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 | 经济学 | |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日语 | 文学 | |
朝鲜语 | 文学 | |
法语 | 文学 | |
德语 | 文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文化产业管理 | 管理学 | |
新闻学 | 文学 | |
编辑出版学 | 文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法学 |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 | 法学 | |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学 | 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材料化学 | 工学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
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 | 教育技术学 | 理学 |
运动训练 | 教育学 |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海德学院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理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工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学 |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中国海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 |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技术学院 | 海洋技术 |
三、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有4个校区,其中,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共占地2400余亩;西海岸校区规划占地约2800亩,2022年9月一期建成启用。设有1个学部、2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在校生354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4500余人、博士研究生3400余人、外国留学生330余人。教职工4048人,其中专任教师2167人,博士生导师70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7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3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学校积极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协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持建设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主持海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基地平台40余个。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