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校

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3-10-02 06:33:31

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根据自身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报考的意向大学了,本文黄老师帮分享自己对甘肃中医药大学了解的经验,从多方面数据分析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希望大家对甘肃中医药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1、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省政府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校最新介绍: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立的甘肃中医学院;1989年,学校在甘南州卫生学校藏医学专业基础上创办藏医系,逐渐发展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藏医学院;2014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

甘肃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怎样科学填报专科志愿

以技术型专业为主

对专科生来说,学历起点要比本科生低,想要实现超越本科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专科是以职业教育为主,重点培养考生的职业技能和实操能力,相对来说,在实操上要比本科生更具有优势。

因此,专科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选择技术型专业,并且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等到就业时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如果你是女生,可以选择计算机类,方向可以选择前端、网页设计,女生做美工还是非常不错的;还可以选择教育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都相对来说不错,至少后期就业有保障。还有护理、空乘、新闻类都是不错的选择。

尽量选择去大城市读书

城市的经济水平越发达,所拥有的企业数量就相对越多。并且,大城市各方面的建设都会比小城市好,公共资源也要比小城市更完善,考生可以享受到更为优质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

除此之外,大城市汇集了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就业需求相对较大,专科生会有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

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专科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倾向于选择大城市,从而获得更为开阔的眼界和视野,更容易把握住机会。如果从小城市读完再去大城市找工作,相对要困难一些。

报考实力较强的院校

即使是专科,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专科院校,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专科院校中,有一些非常突出的高校,他们被称之为,专科中的211,就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实力都很不错,可以优先考虑。

同时,要尽可能选报与“专升本”本科专业衔接度高的专业,主要是为了自己后期学历提升做准备。

院校梯度设置要合理

并不是说,专科院校就能够随便填志愿,录取流程是和本科志愿一样哦,因此专科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要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填报策略。

3、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18 23768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19 26328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491 101322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486 100581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35 84188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43 52494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470 117369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40 20226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39 22828
2022 浙江 1段 582 68127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85 103257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09 53252
2022 山东 1段 492 167625
2021 山东 1段 495 161000
2020 山东 1段 500 170796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12 96556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36 29006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47 63022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76 178470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53 70771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14 122496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578 67627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45 109540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41 61214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99 111061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38 17210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08 36969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566 18908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37 36000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559 2051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06 58638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33 23814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97 28190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 本科 506 23339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生物) 本科 512 20407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2 27010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生物) 本科 528 19213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 本科 529 1875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64 10872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76 95716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485 86359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87 8441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498 73422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生物) 本科 499 7247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7 84603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2 79900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3 78956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生物) 本科 515 6789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16 6698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19 64234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498 81542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480 74545
2020 湖南 文科 本二 541 24084
2019 湖南 文科 本二 545 1904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9 14355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14 120536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19 113719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6 103314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492 144410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7 124771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09 121495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4 115377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4 114164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2 90988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47 73056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488 121094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77 97487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400 97528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23 81200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483 48161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433 75006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426 51795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506 15796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78 14532
2019 广西 文科 本二 495 14550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495 14711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30 16107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485 50160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04 57478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549 21262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418 79828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567 20802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515 45166
2020 重庆 文科 本一 545 9201
2020 重庆 文科 本二 497 20980
2019 重庆 文科 本二 525 14732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52 49417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26 186000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551 54834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08 96232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563 51609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23 87139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574 53194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15 110409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52 12582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23 27833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52 13328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27 26014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31 16062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466 60261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539 18456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503 23514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420 73280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496 27624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435 63500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514 28535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82 44498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498 30769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50 56604
2022 贵州 文科 本二 491 32683
2021 贵州 文科 本二 546 12454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539 11328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528 13085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502 47404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489 56527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24 40098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07 46447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47 22802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58 14168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43 13938
2019 云南 文科 本二 545 13771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36 69885
2021 陕西 理科 本二 437 63623
2020 陕西 理科 本二 452 61504
2019 陕西 理科 本二 470 61811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73 18477
2021 陕西 文科 本二 485 17899
2020 陕西 文科 本二 498 19293
2019 陕西 文科 本二 517 14706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477 20030
2022 甘肃 理科 本二 427 40974
2022 甘肃 理科 本二 428 40472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479 20078
2021 甘肃 理科 本二 430 39522
2021 甘肃 理科 专科 298 97764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488 23066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48 40958
2020 甘肃 理科 专科 343 96625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05 21114
2019 甘肃 理科 本二 469 37488
2019 甘肃 理科 专科 348 102459
2022 甘肃 文科 本一 502 4733
2022 甘肃 文科 本二 466 12431
2022 甘肃 文科 本二 468 11875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526 4315
2021 甘肃 文科 本二 485 11718
2021 甘肃 文科 专科 425 28974
2020 甘肃 文科 本一 537 5169
2020 甘肃 文科 本二 515 9031
2020 甘肃 文科 专科 445 30299
2019 甘肃 文科 本一 536 4899
2019 甘肃 文科 本二 516 8343
2019 甘肃 文科 专科 425 34109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399 8159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342 15294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412 7728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459 5001
2019 青海 理科 本二 406 9888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427 3616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409 4354
2020 青海 文科 本一 466 2416
2019 青海 文科 本二 465 2670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465 5966
2022 宁夏 理科 本二 403 15352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460 6585
2021 宁夏 理科 本二 410 13540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484 6279
2020 宁夏 理科 本二 437 12239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481 8122
2019 宁夏 理科 本二 447 13134
2022 宁夏 文科 本一 505 2084
2022 宁夏 文科 本二 476 4335
2021 宁夏 文科 本一 519 2588
2020 宁夏 文科 本一 539 2274
2020 宁夏 文科 本二 502 4946
2019 宁夏 文科 本二 522 3973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 345 28050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单列类外语) 320 5750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398 19035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单列类民族语文) 303 2202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单列类外语) 429 1273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422 18583
2019 新疆 理科 本二 431 19901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 405 6147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单列类外语) 326 2578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33 5867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单列类外语) 335 2286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64 4766
2019 新疆 文科 本二 487 4919

4、甘肃中医药大学属性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78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医药
率属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甘肃
硕士点 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
二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38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
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3
院校地址 http://www.gszy.edu.cn/
招生电话 ["0931-5161027","0931-5162881(五里铺校区)","0931-5162882(五里铺校区)","0931-5161999(和平校区)","0931-5161050(和平校区)"]
招生网址 http://zsb.gszy.edu.cn/index.html

5、甘肃中医药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立的甘肃中医学院;1989年,学校在甘南州卫生学校藏医学专业基础上创办藏医系,逐渐发展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藏医学院;2014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年,和平校区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逐渐完成教学及行政整体迁入;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经过四十载薪火相传和砥砺奋进,学校已实现“办学层次提升”和“办学空间拓展”两大目标。学校现有和平校区、五里铺校区、定西校区及甘南校区四个校区,形成“一校四区”办学格局,四个校区的功能布局分别为:本科专业人才教育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民族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校本部所在的和平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坐落于兰州市和平开发区,居于甘肃省会东大门,东襟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西拥金城锁钥皋兰山,南倚钟灵毓秀官滩沟,北接丝路通衢连霍高速,遥对滔滔黄河,毗邻座座学府,人文气脉生生不息,医药教育别具特色。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校,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和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及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外向型人才。学校本部设有21个教学机构(其中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共建第一临床医学院,与兰州市政府依托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第二临床医学院),4个直属机构,3个科研机构。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2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1所附属医院)。有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目前面向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90人,其中本科生11997人,专科生1662人,硕士研究生1993人,博士研究生125人,留学生121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923人,其中专任教师797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双聘院士4人,岐黄学者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8人,1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6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10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28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学校是具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A类)、7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学科。有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32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有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6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学校是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目前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70.153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0余万册,馆藏线装古籍2.3809万册,外文图书2.956万册,纸质期刊4.327万册;拥有各类数据库49个,电子图书74.9万种,电子期刊18772种。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82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5项(其中省部级9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145项(其中国家专利32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33部,发表学术论文2646篇。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院内制剂122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本着“文化先行、医药互促、强化认同、实体合作”的思路,坚持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向西交流发展,已与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共建了8所“岐黄中医学院”和4个中医中心,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乌克兰、匈牙利、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中医药研修班、中医实践和中医理论研修班,开展中医药培训、文化推广和义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了大批中医药工作者。每年选派教师赴外参加学术交流及研修培训,接待多批国(境)外高校和卫生机构来访团组,不定期邀请国际专家来校举办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已招收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等18个国家的121名留学生在校学习。设立“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资助在甘接受本科、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及在甘肃就读的品学兼优的长期外国进修生。“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持续提升。学校秉承“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西部求特色发展,传承仁术重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遵循“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坚持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工作,旗帜鲜明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坚定不移树牢改革创新取向,建章立制顺应依法治理趋向、建强班子把握干事创业航向、夯实基础始终注重基层导向、从严从实确立作风建设指向。坚持“把优秀的人培养成共产党员,把共产党员培养成岗位模范”的“双培养”目标,深入推进涵盖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杏林先锋队”建设,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中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处级干部“三述”制度,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主题立项”活动,着力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使之成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百千万工程”,打造组织建设、文化环境、学风建设、科技活动、网络阵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七大育人平台,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学术节、艺术节、体育节和文化节等活动品牌,开展“经典医籍诵唱比赛”等一系列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和“中医中药进社区”等具有中医药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校工会和附院工会被授予“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省教育厅立项支持;“锦绣添香中药养生香囊”项目,获省赛金奖、全国铜奖。面对赋予的历史使命,学校将高举伟大旗帜,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甘肃省教育大会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关键,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保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施质量兴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努力实现学校总体办学实力与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实现新的突破,各项办学指标明显提升,部分指标进入省属高校和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学科布局更加优化,专业建设特色更加凸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学研用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实力显著增强,建成环境整洁优美、人文特色鲜明、富有大学精神的校园,拥有万余名学子、千余亩土地、百余名名师名医,打造服务甘肃乃至西部发展的“五个重要基地”(即: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研发和转化基地、重要的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基地、重要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和重要的对外合作交流基地),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开放性中医药大学,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更新于2021年5月)

2023年甘肃高考预测分数线是多少(文科+理科)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农业大学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政法大学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中医药大学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6、甘肃中医药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甘肃中医药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医学信息工程、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藏医学、肿瘤科、消化内镜、心血管内科、眼科、医学影像学、药物制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针灸推拿、伤寒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脑病科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6 医学信息工程、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
2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 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
3 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
4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8 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藏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医学信息工程、护理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
5 省级重点学科 6 肿瘤科、消化内镜、心血管内科、眼科、临床医学、中医学
6 省级特色专业 6 医学影像学、藏医学、药物制剂、护理学、临床医学、中医学
7 校级重点学科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2 针灸推拿、伤寒学
9 省卫生厅重点学科 1 中医内科学
10 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双一流特色学科建设学科 1 中药学
11 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1 中西医结合临床
12 甘肃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3 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1 脑病科

7、甘肃中医药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3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
2 省级(直辖市) 7 中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藏医学、医学影像学

8、甘肃中医药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甘肃中医药大学开设专业有药品经营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医药方向)、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医药卫生方向)、医疗保险、公共卫生管理、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学、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制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助产学、护理、卫生检验与检疫、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运动康复、临床医学(含免费医学定向、全科医学、杰出医生实验班)、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中西医临床医学、藏药学、藏医学、软件工程、医学信息工程

甘肃中医药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经贸与管理学院 药品经营与管理 专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医药方向) 本科
应用心理学 本科
健康服务与管理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卫生方向) 本科
医疗保险 本科
公共卫生管理 专科
中医临床学院 中医骨伤科学 本科
中医学 本科
药学院 药学 本科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本科
中药制药 本科
中药学 本科
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科
针灸推拿学院 康复治疗学 本科
针灸推拿 专科
针灸推拿学 本科
护理学院 护理学 本科
助产学 本科
护理 专科
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检验与检疫 本科
预防医学 本科
医学检验技术 本科
体育健康学院 运动康复 本科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含免费医学定向、全科医学、杰出医生实验班) 本科
医学影像学 本科
医学影像技术 本科
中西医结合学院 中西医临床医学 本科
藏医学院 藏药学 本科
藏医学 本科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本科
医学信息工程 本科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