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考

甘肃高考580分能上什么大学2024(文科)

发布时间:2023-08-22 23:53:00

甘肃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甘肃高考580分能上什么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甘肃高考580分能上什么大学2024(文科)

一、甘肃高考580分能上什么大学文科

甘肃高考580分文科可以上大学具体名单有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津南区)、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市)、中山大学(深圳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市)、山东大学等,2023年甘肃高考580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甘肃高考580分文科可能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浙江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93 100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5 270
3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92 107
4 武汉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7 145
5 南开大学(津南区)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5 159
6 南开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6 153
7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65 424
8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1 329
9 厦门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9 221
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66 402
11 中山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7 244
12 中山大学(珠海市)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0 212
13 中山大学(深圳市)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1 200
14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3 291
15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66 402
16 山东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68 376

一本和二本的区别

一本大学整体实力要比二本大学强一些。

最大的区别会体现在学校的师资力量上,一本本科学历无论是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选择都非常的高,当然在教学质量以及素质上也会高很多。

但是就算是整体水平强,并不代表着各个专业都是强,当然,报考院校时不管是一本学校还是二本学校都要知道自己的专业在学校情况好不好,了解清楚后再报考本科院校。

一本大学的具体培养方案跟二本大学会有些不同。

其实二本确实有些专业不错的,从专业一方面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但是,二本本科学历选择好比较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不管是什么学历都要看自己的实力以及自己的能力,这样就业前景会更好的。

一本大学的学校平台通常比较不错,学生的视野会比较宽广。

一本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在校园风气高要求学习氛围下,不会去浪费时间的,而且在校园校风的作用下还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般而言,能够考出一本大学的学生,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也会比较好,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通常会有比较大的优势,所以在就业的时候竞争力也会比较强。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武威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庆阳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酒泉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陇南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金昌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张掖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嘉峪关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白银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定西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三、近2年甘肃高考580分文科录取的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浙江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93 100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5 270
3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92 107
4 武汉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7 145
5 南开大学(津南区)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5 159
6 南开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6 153
7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65 424
8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1 329
9 厦门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9 221
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66 402
11 中山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7 244
12 中山大学(珠海市)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0 212
13 中山大学(深圳市)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81 200
14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73 291
15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66 402
16 山东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甘肃 568 376
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4 691
18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4 1003
19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7 597
20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94 425
2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93 449
2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91 496
23 山东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94 425
24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94 425
2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1 779
26 中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90 522
27 湖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91 496
28 重庆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91 496
29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9 547
30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68 1285
31 吉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5 658
32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68 1285
3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8 860
34 上海大学(嘉定区)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2 1094
35 上海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9 547
36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5 964
37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3 713
38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8 860
39 苏州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1 779
40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5 964
41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9 829
42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82 745
43 暨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0 1201
44 暨南大学(深圳市)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0 1201
45 暨南大学(珠海市)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0 1201
46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66 1356
47 兰州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66 1356
48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66 1356
49 中央戏剧学院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3 1062
50 郑州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65 1395
51 西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74 1003
5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66 1356
5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浦东新区)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甘肃 565 1395

如何设置高考志愿填报梯度?

高考志愿梯度是指在高考录取各批次中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从高到低拉开档次所形成层次阶梯。

通常来说是指第一个志愿院校与第二个志愿院校之间梯度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志愿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或者是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分数差。

一、高考志愿梯度的种类及作用

高考志愿梯度包括院校梯度、专业梯度、批次梯度,过去大家对前两种志愿梯度考虑的较多,而对批次梯度考虑的较少。

1.批次梯度

批次梯度是指填报各批次志愿时,对不同批次志愿的策划和设计上要有梯度,使所填报的各批次志愿之间相互衔接。

从2015年起,教育部要求三个专项计划招生(国家级贫困专项、高校农村专项、地方贫困专项)要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即在提前批和本一批之间设立一个单设本科批次。

目前多数省高考录取批次设置为六个批次(提前批、单设批、本一批、本二批、本三批、高职专科批)。这六个批次互不影响、互不交错,是各自独立的过程。省级招办严格按照批次和考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提档,实行批批清、上不清下不接的录取过程。

即先提取填报了提前批次考生的档案,等提前批次全部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单设本科批次的录取,依此类推。

已被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没有被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档案则投向下一个批次,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批次录取院校招生结束。

批次志愿之间相互衔接的一般方法是:主报批次所选院校录取的分数要大于下一批次所选院校的录取分数,主报批次上一批次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主报批次院校的录取分数。

2.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批院校中,由于院校办学历史、知名度、实力、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同一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录取分数高低的层次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院校在投档录取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和位置。

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所填的4个(或6个)院校志愿之间要参考拟报院校3--5年录取的平均分、平均位次和录取分数段,使所报志愿院校之间录取分数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梯度。

就整体而言,平行院校之间的分数梯度要控制在5--8分,视为合理搭配。

其具体操作为:首先要重点选定一所与本人分数相对应的院校(即稳妥院校)作为平行志愿B,其分数把握为:如若要保证热门或强势专业,本人分数必须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上分数段【(平均分+最高分)/2】;

若要保证较好专业,本人分数要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以上即可;若要满足一般专业,本人分数则应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下分数【(平均分+最低分)/2】。

其次要选择一所档次相对较高院校(即冲高院校)作为平行志愿A,专业必须服从调剂,其分数控制为:平行A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与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的分差控制在5--8分为宜,即可保证中等以上专业。

最后还要选择两所保证录取的院校(保底院校),其分数控制在被本人分数低10分左右。如若考生一心想报平行B院校心仪专业,也可放弃平行A志愿(冲高院校)的机会,把B志愿放到A志愿的位置,就能首先检索保证录取。

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三点:(1)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2)本人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本人所学时也不宜填报;(3)保底院校尽可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招生人数较大的院校。

3.专业梯度

除了所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学校中的6个专业之间也要有梯度,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一个不行,很可能就全军覆没。

如果又未填服从专业调剂,就只能被院校退档了。由于专业录取是由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专业分配规则不相同,所以,要设计好专业梯度,关键是要认真研究拟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填报专业志愿时,各专业之间要有足够的分数梯度,并按录取分作降阶排列。

二、运用梯度填报志愿的技巧

(1)低分高攀。

一是填报提前批次院校。由于提前批次不单独划线,其录取分数完全取决于当年实际报考人数和成绩,往往可能使考生在考分不高的情况下被录取。

二是单设本科批次。从2012年起国家实行贫困专项定向招生计划,这给全国832个国贫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考生提供了上“985”、“211”工程大学的机会,单就国家专项一项计划实施3年来,全国约有9万名农村考生圆了以较低分上名牌大学的梦想。

由于提前批和单设本科批次实行顺序(梯度)志愿,因此,只要懂技巧,有经验,就能使过重点线的考生上一个更高档次的大学。

三是利用一些院校“降批录取”的机会。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第一批招生院校每年都会留出少数招生计划录取第二批本科分数线上的考生。

如有些比较冷门或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专业,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就采取降批录取的办法。又如一些在一批招生的院校,因与校本部不在同一城市,甚至跨省,在录取时有时会降一个批次。

(2)交叉突破。

就是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这些年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原来纯文史类或理工类院校都在朝着类院校的方向发展。

正是由于新开设的非传统类型的专业还不广为人知或虽知但还没有认同,因此,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使考生可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

(3)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

由于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所以填报这些专业可以圆一些考生的院校和专业梦。

像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

(4)院校之间的分数差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高分考生的选择余地要大一些,批次省控线上边缘考生的选择余地小。

一般来说,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愿所制约,如果A志愿是冲高的院校或专业,其排序在后的B、C、D(E、F)志愿之间梯度可适当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专业,其余各院校或专业之间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5)填报志愿要防止“剪刀差”。

即:挑学校时看院校最低分,选专业时挑学校热门专业。考生要知道热(冷)门专业与分数直接相关,本人分数与拟选专业分数要求形成很大反差(称作“剪刀差”),其结果是虽被录取,但却被调剂到了很不满意的专业。

因此,填报志愿不仅要看上年院校最低分,更要看平均分,最好是看专业平均分。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