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综合589分左右可以上哪些专科学校,本文高考升学网徐老师整理了往年高考综合589分录取的专科学校名单及具体录取分数,考生还应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理想志向、实力水平等的个人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一、高考589分数可以上什么专科学校
新高考考589分综合可以上的专科学校名单有河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杭州医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
二、近三年新高考589分综合可以上的专科学校名单汇总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本科/民办 | 本科/专科 | 院校类型 |
---|---|---|---|---|---|---|---|---|---|---|
1 | 河北医科大学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80 | 71226 | 公办 | 2段 | 医药 |
2 | 南昌大学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82 | 68737 | 公办 | 2段 | 综合 |
3 | 中南民族大学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83 | 67480 | 公办 | 2段 | 综合 |
4 | 宁夏大学 | 山东 | 2022 | 综合 | 山东 | 583 | 25686 | 公办 | 2段 | 综合 |
5 | 大连工业大学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84 | 65699 | 公办 | 2段 | 理工 |
6 | 杭州医学院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90 | 58586 | 公办 | 2段 | 医药 |
7 | 广东海洋大学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90 | 58962 | 公办 | 2段 | 综合 |
8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91 | 57477 | 公办 | 2段 | 医药 |
9 | 温州医科大学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95 | 53543 | 公办 | 2段 | 医药 |
10 | 杭州师范大学 | 浙江 | 2022 | 综合 | 浙江 | 595 | 53010 | 公办 | 2段 | 师范 |
11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山东 | 2022 | 综合 | 山东 | 595 | 18047 | 公办 | 2段 | 医药 |
12 | 广东药科大学 | 浙江 | 2021 | 综合 | 浙江 | 585 | 57920 | 公办 | 2段 | 医药 |
13 | 丽水学院 | 浙江 | 2021 | 综合 | 浙江 | 586 | 57321 | 公办 | 2段 | 综合 |
14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浙江 | 2021 | 综合 | 浙江 | 589 | 54060 | 中外/港澳 | 2段 | 综合 |
15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浙江 | 2021 | 综合 | 浙江 | 595 | 46676 | 公办 | 2段 | 语言 |
16 | 鲁东大学 | 浙江 | 2020 | 综合 | 浙江 | 580 | 68519 | 公办 | 3段 | 综合 |
17 | 东北电力大学 | 山东 | 2020 | 综合 | 山东 | 580 | 44119 | 公办 | 2段 | 理工 |
18 |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 | 2020 | 综合 | 山东 | 581 | 43350 | 公办 | 2段 | 理工 |
19 | 湖南科技大学 | 浙江 | 2020 | 综合 | 浙江 | 583 | 64996 | 公办 | 3段 | 综合 |
20 | 长春理工大学 | 山东 | 2020 | 综合 | 山东 | 583 | 40919 | 公办 | 2段 | 理工 |
21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山东 | 2020 | 综合 | 山东 | 583 | 41234 | 公办 | 2段 | 医药 |
22 | 江苏大学 | 山东 | 2020 | 综合 | 山东 | 584 | 39705 | 公办 | 2段 | 综合 |
23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2020 | 综合 | 浙江 | 585 | 63668 | 公办 | 3段 | 医药 |
24 | 南通大学 | 浙江 | 2020 | 综合 | 浙江 | 585 | 63659 | 公办 | 3段 | 综合 |
25 |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 | 山东 | 2020 | 综合 | 山东 | 587 | 37385 | 公办 | 2段 | 理工 |
26 | 山东大学(非西藏生定向西藏就业) | 山东 | 2020 | 综合 | 山东 | 591 | 34139 | 公办 | 2段 | 综合 |
27 | 扬州大学 | 山东 | 2020 | 综合 | 山东 | 598 | 28243 | 公办 | 2段 | 综合 |
三、高考589分综合可以上的专科学校简介
1、东北电力大学简介: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
2、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简介: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3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本科专业96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19个,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
3、广东海洋大学简介: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伴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4、杭州师范大学简介: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1908年的全国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百十年办学历程中,杭师大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弘文励教、青蓝相继,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坚持“勤慎诚恕、博雅精进”校训传承,弘扬“包容开放、学与俱进、追求卓越”师大精神,形成“人文学堂,艺术校园”办学特色。鲁迅、李叔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名师大家曾在校任教,培养出了丰子恺、潘天寿、陈建功等各领域成绩斐然的杰出校友,成为当时浙江新文化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主阵地,是中国现代教育、近代中国艺术教育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发祥地之一。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办学能
5、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于2017年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即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制订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拥有仙林、汉中门和泰州三个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名,有33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