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及开学时间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寒假放假时间暂无公布,大学通常从农历的农历十二月初十开始,各地的学校开始放假,元宵节后的寒假结束。寒假一般为1个月左右。但是在中国东北偏冷和其他高纬度地区,有时持续约45天,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持续约两个月。
二、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最新消息资讯
为进一步聚焦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探讨行业发展未来,提升无人机地质灾害方向相关应用技术,1月21日上午,由四川省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组织的地质灾害无人机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成都航院三号会议室召开。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建军、校友办副主任李海华、地质与岩土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董秀军,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总工程师黄青伦、测绘技术服务中心项目管理科科长高文娟、测绘技术服务中心应急测绘科GIS高级工程师佘金星,京创智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辛结等7位专家莅临我校参与研讨。成都航院院长刘建超出席研讨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教师参会。会议由我校无人机产业学院执行院长何先定主持。
刘建超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成都航院的发展历程、办学成果和未来规划。他指出,学校秉承“服务航空,服务国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积极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他希望,以地质灾害无人机应用技术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联系,发挥各方优势,以“无人机+”进一步聚焦地灾、火灾监测防治等典型应用场景深度合作与探讨,利用学科交叉、无人机多元融合,为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提供无人机综合解决服务方案,推动多方更好发展。
赵建军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成都理工大学国重实验室作简要介绍。他表示,无人机应用技术作为交叉学科,多元融合,应用场景广泛,成都理工大学国重实验室希望与成都航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在地质灾害应用方面寻找合作点,深入产学研融合,共建产学研平台,进行科研转化。他希望,通过5G技术支持,在无人机的专业化、智能化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深入结合,为地质灾害场景下无人机的应用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李海华讲到,成都理工大学许多投身地勘、地质工程行业的杰出校友表示,地质行业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大量缺乏,双方可联合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建立产学研平台,在无人机装备调试、载荷性能等方面深入探讨合作。
黄青伦在研讨会上讲到,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国家与省级测绘工作中,主要为地震、泥石流等地灾、森林火灾等提供保障工作。无人机在测绘的应用与载荷的发展息息相关,遥感数据的获取应用广泛,拓展无人机的应用有助于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如:森林防火、防汛等。他提出在作业场景下的几重痛点:第一,缺乏大量的大型无人机操作专业人员;第二,无人机空域申请困难;第三,无人机抗风性能有待提高。他希望,与成都航院进行无人机专业操纵人员联合培养,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与成都航院共同探讨开放无人机低空空域等科研项目,共同打造良好的无人机生态坏境。
李辛结表示,京创智慧作为地质灾害防治与空间地理信息科技服务商,希望与成都航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利用学科交叉,聚焦市场需求,协同探索行业综合解决方案,赋能后端数据处理,为前沿的的政策性需求与多元的数据载荷提供支撑。
董秀军讲到,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崛起,无人机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其中,无人机应用技术与地质、地勘以及测绘等作业场景紧密联系。通过激光雷达多元遥感在无人机中的应用,对于数据的识别提取能力还需提升,数据获取后的多元分析更有助于开放更多的无人机应用场景。
会上,多方围绕地质灾害无人机应用技术的现状以及痛点、开放无人机应用场景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对进一步推动成都航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建地质灾害无人机应用技术产学研平台,推动森林防火、地灾监测与防治工作的落地,推动与四川测绘地质信息局联合进行大中型无人机操控、维护等应用人才培养,推动无人机低空航域的开放等具有重大意义。
会后,各位专家参观了成都航院无人机综合试验试飞场、飞机外场、航空科技实训楼、航空遥感数据处理中心、海克斯康实训基地、民航运输实训基地、GF中心。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代表还有:成都航院科技处处长李明富、合作发展部副部长曾友州、无人机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刘艳磊,以及无人机产业学院骨干教师王勤果、尹子栋、许云飞、李艳、谢燕梅、陈宗杰、魏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