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及开学时间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寒假放假时间暂无公布,大学通常从农历的农历十二月初十开始,各地的学校开始放假,元宵节后的寒假结束。寒假一般为1个月左右。但是在中国东北偏冷和其他高纬度地区,有时持续约45天,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持续约两个月。
二、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最新消息资讯
机械工程学院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双高”建设中激发活力,立足辽沈高端装备制造支柱产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以优秀成绩通过省厅验收。作为辽宁省及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领航护航文化育人,以高水平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助力成长,梯次培养人才辈出,锻造高水平工匠之师;聚焦乐学打造精品课,对接产业做强专业,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锚定需求创新研发,瞄准痛点破解难题,校企合作引领高端服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拓宽对外合作领域,培养高水平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建成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国家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个,辽宁省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1个。拥有兴辽英才称号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最美教师辽宁好人1名,沈阳市优秀教师3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1个。校企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智能数字化逆向工程、智能制造中心实训基地6个,1+X认证试点3个。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为未来职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辐射赋能同类专业,推进学院向实用高效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建树工匠精神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坚持立德树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匠心传承、惟精惟实”的文化品牌,成立了包含26名“大国工匠”的工匠联盟,成为“盛京工匠学院”首批授课点之一。组织“大国工匠进校园、企业工匠进课堂”活动,使以“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荣誉感全面提升,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深耕厚植。以大国工匠为依托与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创新,孵化推广研究成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党史国史讲堂、企业家讲堂、传统文化讲堂、名师讲堂,聘请国内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开展“理想信念、革命文化、传统文化、产业文化、工业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不断完善“岗、课、赛、证、研”五位一体的技术技能训练体系,把岗位工作流程序化为学习任务引入课程,把职场情境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在课堂上,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大国工匠”职教联盟成立
“大国工匠”进校园
二、育训结合,特色创新,落实“三教改革”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积极开展“1+X”课证融通,先后组织数控维修、多轴加工、焊接等试点工作,培训省内外教师与学生300余名。专业群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文化理念,各专业融合技能等级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建构了包含“德育模块”“基础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和“‘1+X’证书课程模块”的“1+X”模块化专业课程新体系,建设与共享了4个重点专业8门核心课的数字化资源,同步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室资源,开发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机械设计与制造资源库子项目《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工装夹具设计》,完成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资源建设任务700余个。专业群在智慧树平台上开设的在线开放课程已被全国21所职业技术学院选用,累计选课2672人,累计选课学校23所,累计互动6731次。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与技能实训的完美结合,推动了具有学校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平台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
专业群以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对接辽沈地区支柱产业人才需求,服务辽宁产业升级发展,与沈阳机床、华晨宝马集团等30余家知名企业结成良好合作关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各专业芬芳吐艳,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力推产教融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过程共管、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订单、定制、定向共建“i5智能机床班”、“精雕班”、“东升班”,形成“初体验、植文化、轮岗位、达标准”四步法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实施精准化定制培养。
混编团队,育得精技双馨。专业群通过企业“行家里手”和学校“名师名教”交叉互聘,全面落实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建立精准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体系,将优秀教师推进“行业圈子”、“专业圈子”、“专家圈子”,与行业、专业领域“高人”为伍,与专家“过招”。根据行业特点、专业特征和人才培养需要,定制个性化育人模式,通过FANUC+学院,智慧树等空中课堂多种实践操作等改善教学方法,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高水平建构。
“i5智能机床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四、“大师”引领,匠心传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秉承技能大师工作宗旨,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传承精湛技艺,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培训,举办技术专题讲座,使工匠技能和精神深植人心。沈阳市“劳动模范”技能大师段晓旭等多次受省市总工会之邀深入企业作培训,培训员工数量12593人次,以企业典型零部件制造过程为依据开发实训项目和工学结合课程,培养订单班学生222人。所在教学团队深入产学研合作第一线,为诸多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及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累计产值达1000余万元;为企业改进其零件设计缺陷,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科技公司进行技术支持,设计研发新型专利产品;并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设施建设所用相关机械的关键零件项目提供技术攻关方案,均取得成效。
技能大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五、立足区域,虚实结合,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紧密对接辽宁智能制造业,校企共建华中产业学院,共建技能型人力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和智能数字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辽沈地区制造业产业发展培训了大量高水平数控车铣加工和多轴加工方向教师和技术人员,形成校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协同中心、产业学院签约揭牌
以“科技引领、虚实互补、育训结合、共建共享”为原则,专业群完成了以智能数字化逆向工程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精密检测中心等为代表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辽沈工业基地,建设了沈飞、黎明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在“双高”带领下,机械工程学院正在建设以虚拟现实、智能制造、装配维修、精密检测等先进技术为基础,集实训教学、备赛备考、培训考证、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型、共享型实训基地,围绕实训基地,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社会服务并起到示范作用,承接企业科技攻关与研发项目,在建设期内创造产值3000万元。
数字化协同中心
肖纯凌院长一行调研校外实训基地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凝心聚力,以变图新,以质图强,立足装备制造业,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勇担使命,稳步提升办学能力,努力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和领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