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

社区党员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发言稿(两篇)

发布时间:2023-09-14 18:11:22

“解放思想 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1

解放思想关键在于解决问题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是一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头脑风暴。在讨论中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对全省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真正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落在工作实践上。

用科技创新统领战略解决新动能不足的问题。充分认识形势、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变化的根本性影响,对传统产业和旧的生产方式丢掉幻想,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把科技创新请上“帅”位。一是实施科技创新统领战略,将其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用科技创新来“统”全局,形成具有强大功能的科技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要重新梳理,政府资源要重新配置,推进措施要重新制定,一切资源要向科技创新倾斜,一切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定要改革,一切都要服从服务于建设平台、引进人才、成果转化、建成项目、形成产业。二是推动优势主导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全面结合,重点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医药、健康、养老、旅游、冰雪装备等领域,加强人才引进,促进成果转化。为科研平台孵化的科技成果与传统型企业牵线搭桥,让科研成果迅速与成熟企业结合,快速实现转化,带动传统型企业转型升级。三是认真学习和复制广东经验,打消“差距大”“学不了”的心理抵触,实施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完善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核心技术攻关、人才队伍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等八项具体措施,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让各类资源在这个框架下高效率地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对宏观经济全局具有更大拉动力的新动能。

用积极的市场手段解决人才单向流出问题。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流动的资源。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带有规律性,应该顺势而为。留不住的不要超代价“强留”,该引进的一定要引进来,实现全省人才有进有出、总体平衡,让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趋于匹配。一是用市场手段大力搭建引进人才的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即由政府、大学(或者科研院所)合作,政府出场所和启动资金,大学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联合成立体制外高新技术研究机构,无上级、无编制、无固定经费,企业化运作,靠市场生存,突破事业编制限制,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提供服务,彻底释放平台集聚人才的空间和能力。二是要围绕我省优势产业领域大力引进高层次有用人才,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冰雪产业、医药产业、健康养老等优势领域,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可能。哈尔滨、大庆城市环境条件好,经济实力比较强,应该发挥引进人才的龙头和主体作用,多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吸引高层次人才。三要精准引进人才,叫响“靠创业吸引人才”的口号,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来我省创业办科技企业,并为他们提供创业必须的资源。

用新的工作路径解决新项目生成不足问题。新项目少是由于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我们抓项目的思路转变没有跟上、路径没有创新,导致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素吸引不强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要遵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创新创业条件的供给和配备,集聚创新要素然后生成项目。以往抓传统产业项目的模式是:建设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现在抓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应该是:建设平台→引进人才→孵化企业→项目落地。抓高新技术产业要根据各地吸引高端人才的条件确定,防止不顾客观条件“一窝蜂”建平台,造成浪费。哈尔滨、大庆具备一定实力,应采用新路径抓科技创新项目生成,学习和复制广东经验,对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挥“双龙头”作用,抢占新兴产业高地,为全省经济转型、总量扩张作出贡献。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条件的地市,应该以继续沿用老的项目生成路径为主,抓传统优势产业,在矿产资源加工、农产品加工、旅游康养、体育健身、对俄经贸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开展招商引资,把产业项目做优做精,做出竞争力。

用鲜明的管理导向解决干部干事愿望不强烈问题。干部干事业既要靠个人境界、修养,也要靠导向明确、管理科学的制度环境。要为干部干事营造适宜的改革创新环境。坚持市场导向、创新导向、发展导向,只要是对企业有利、对就业有利,对发展有利,就不轻易否定。鼓励干部在推动发展的问题上破旧立新、先行先试。尤其是要加快体制创新,持续推动简政放权,优化简化审批流程,节省推进落实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要把监督检查的标准和重心确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上,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鼓励干部开拓创新、先行先试,激发和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降低对假把式、软把式、歪把式的容忍度,对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放任经济下跌、束手无策,还心安理得的干部,要加大追责力度。

“解放思想 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2

在破除“三大诅咒”上聚焦发力主动作为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思想解放与深化改革总是相互激荡,彼此成就。我省自改革开放开始,就开展了多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后来被一些人诟病为“醒得早起得晚”,也因此坐失几次发展良机。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对资源诅咒、体制诅咒、文化诅咒“三大诅咒”没能真正破解。因此,黑龙江振兴发展应在破除“三大诅咒”上聚焦发力,主动作为。

在破除“资源诅咒”上聚焦发力,主动作为。“资源诅咒”是基于越来越多资源丰裕国家比资源匮乏国家更易陷入增长陷阱建构的一个经济学理论。黑龙江省也长期饱受“资源诅咒”之困,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艰难转型近二十年仍未完全破解产业结构单一化的困局?因为对煤、油、木等资源的路径依赖已深深渗透到黑龙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聚焦多点多业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资源诅咒”背后的传导机制带来的对制造业、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家才能的挤出效应以及权力寻租和腐败等,往往忽略从制度不合理、产权不保护、法律不完善等根源上治理。破除“资源诅咒”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该领域的国际经验和地方经验,提高制度质量和治理能力。一是坚决摒弃资源依赖理念,加速新动能培育的系统制度安排。要实现凤凰涅?、腾笼换鸟,应以增强创新能力作为根本途径,以科技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的核心,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特别要充分借鉴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利用与广东、深圳开展对口合作的机会,比差距找标杆,用他山之“石”攻龙江之“玉”。二是努力转变简单“招商引资”理念,构建“固巢留凤”“筑巢引凤”的系统制度安排。变片面引资为全面引志、引智,通过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等制度改革,让“固巢留凤”“筑巢引凤”成为新动能培育的支点。三是拓宽遏制权力寻租的路径,购买透明性社会组织监管服务。国际经验表明,资源富集国家的腐败预防与治理,可以通过世界银行等开采资源透明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参与监督政府,进行卓有成效的治理。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社会成熟经验,采取购买透明性社会组织监管服务达到遏制寻租腐败的目的。

在破除“体制诅咒”上聚焦发力,主动作为。为我们精准把脉,将体制机制问题列为东北振兴“四个短板”之首。如何补齐黑龙江体制机制的短板?讨论了很多年,仍没有真正解决往哪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照要求找差距、对照先进省份找差距,切实解决能借鉴什么,能创新什么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两个基本动力的焕发:一个是市场主体(企业家)空前活跃带来的发展动力,一个是领导干部谋求高速增长带来的发展动力。黑龙江振兴发展,如何持续激发这两个动力至关重要,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要敢动体制机制的“奶酪”,聚焦企业家内生动力的激发。应通过管住政府的“手”、放开企业的“脚”、堵住监管的“洞”、筑牢保障的“网”,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要对标深圳大部制改革经验,敢于在省与地市、地市与区县权能、权责优化配置上“动真格”,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一切围绕基层转”“一切围着企业转”的浓厚氛围。二是敢动干部用人制度的“奶酪”,聚焦领导干部内生动力的激发。在落实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的同时,对干部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特别应按照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在选人用人导向和政策上,鼓励和保护好想干事能干事、大胆创新的干部。

在破除“文化诅咒”上聚焦发力,主动作为。黑龙江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鲜卑、女真、蒙古、满族等逐鹿中原的天之骄子,筚路蓝缕的闯关东人,忠贞报国的爱国志士,新中国开发建设北大荒、大庆、大兴安岭中无私奉献的创业者等,用青春、血汗乃至生命铸就了独具移民特质和崇高品格的黑龙江区域文化精神,成为龙江的血脉和根基,它以一种跨越时空、穿越心灵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黑龙江振兴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然而,反观黑龙江人的文化基因,作为占绝大多数的山东移民和移民的后代,不能否认我们深受儒家文化“重农抑商”“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如果不进行深刻反思和文化基因改造,将成为我们轻商抑商、依“罚”治商、市场经济意识薄弱、市场化程度低的“文化诅咒”。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感叹浙江人在文化上敢于创新的传统。他认为现代浙商文化的基因充分借鉴了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精髓,以温州的永嘉学派和金华的永康学派为代表,在“舍利取义、以农为本”的农耕社会中就开始强调“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观念。因此,我们在弘扬新时期龙江精神的过程中,如何对原有的文化基因进行适度改造,消除“文化堕距”,让“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文化落地生根,重塑尊商、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人文环境,将成为黑龙江破解“文化诅咒”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