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

学校党支部书记在初一新生家长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3-09-19 11:04:11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校党支部书记在初一新生家长会上的讲话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

  受校长委托,谨让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在座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感谢你们选择了我校,把子女送来就读;感谢你们在百忙中冒着酷暑参加今天的家长会。

  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第一,简要介绍学校基本情况;第二谈谈怎样帮助孩子平稳度过上中学后的过度期;第三,提几点建议。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94年,2004年依法独立办学。现有初中三个年段,每个年段8个班,共有学生1300多人,教职员工100多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按教育部门要求高标准装备,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宿舍建成公寓式,每间宿舍内均有卫生间、洗衣池、独立阳台、电话等,做到安全舒适、管理规范。学校食堂宽畅明亮、整洁卫生。整座宿舍楼可住500多名学生,满足了寄宿学生生活的需求。整个校园人文环境温馨和谐,学习气氛积极浓厚,处处充满生机活力。

  我校独立办学六年来,以德育为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科学管理,严谨治学,取得令人瞩目成就。学生参加多项学科比赛总成绩均居全县之首。中考成绩连续六年名列全县第一。2010年再创佳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6人参加中考,285人总分(语、数、英)达连江一中录取线,占全县达线总数的34.6%,占我校与考人数的68.5%;

  今年全县6名获中考“又溪奖”学生中,我校学生占5名,其中林倩倩同学以433.5分位居全县笫一。

  福州一中向连江招生10人,其中我校学生6人;

  福建师大附中向连江招生12人,其中我校学生6人。

  我校中考总平均分在福州八县(市)300多所初中校中,2008年居第一名,2009年居第二名,2010年可望位居第一名(未正式公布)。

  近6年来的中考,我校有22位同学获得“又溪奖”,总数居全县第一,其中6位同学位居当年中考笫一名。

  仅近三年,在高中就读的我校学子,就有3名被清华、北大录取,有4名荣登连江县高考状元宝座,一大批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

  我校以高质量的办学成果,赢得上级有关部门、各界人士和广大民众的高度赞誉,学校先后评为连江县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连江县遵纪守法规范运作先进单位、连江县先进职工之家、福州市先进教工之家。家长学校、少先队、团委、先后荣获福州市优质家长学校、福州市红旗大队,连江县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我校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有家长的大力支持。因此,在近几年的招生中出现了火爆的现象。很多家长肯定也有同感。火爆,是压力,是希望,也是动力;火爆,让我们兴奋,也让我们冷静地思考。为了不让胜利冲昏头脑,前两周我们学校召集行政干部、年段长、教研长召开了为期两天的新学年工作研讨会,旨在探索新思路,明确新方向,便于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初一工作是个奠基工程,工作繁杂。做好初一起始阶段工作,是做好整个初中阶段工作的关键。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与家长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础。从去年开始,在开学之前召开新生家长会,让家长尽早了解学校基本情况,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正象我校一位班主任说的那样,辛苦三个月,轻松三学年。初一新生由于其生理相对成熟与心理还较幼稚的不协调性,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不良习气也难免存在。但初中学生可塑性很强,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是否存在不良习气,而在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在于学校的管理和转化。我们有信心与家长密切配合,加强规范管理,教育好所有的学生,让他们在我们学校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礼貌、学会交往、学会自理,为将来成为建设社会的栋梁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谈谈怎样帮助孩子平稳过度

  (一)新生刚进中学有很多方面不适应。

  从小学到初中,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一道“分水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有些家长发现,有的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进入中学后成绩提高了,而有一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还是不错的,到了中学却跟不上。这些现象实际是一个适应能力不同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常常出现初一学生刚进中学有很强的兴奋感和新鲜感,但一段时间后感到扫兴,因为,刚进中学很多方面还不适应,主要有:

  1、学习课程增多不适应。小学为主学语文、数学,大校增设英语,而中学课程增加,除了语数英,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显然,知识容量、学习难度都增加;

  2、对老师教育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小学多以快乐教学法,在玩中学习为主,中学的教学方法会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发现很多初一学生不适应听讲、不会记笔记,不会预习、复习等,正由于这些不适应,有的学生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不如小学,这时候,有的家长着急甚至会埋怨老师教的不好。在管理上小学多以老师事无巨细的去管理,在家里,家长替代性的比较多。而中学老师比较放手,我们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家长予以指点,既不能不放手也不能全放手,让孩子逐步学会自立。

  3、生活上的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节奏比较快,中学要比小学早上学(上午一般7:10到校)、晚放学,因此初一同学觉得比较紧张。尤其寄宿学生适应集体生活更需要一段时间。

  4、与人交往上的不适应。特别现在学生发育较快,青春期提前到来,孩子从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心理专家称:15岁左右的年龄段是个危险的年龄段,在青少年犯罪案例中,所占比例比较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与同学发生矛盾,有的同学在家里对家长的善意劝导感到厌烦,容易产生叛逆心态。所以,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应当配合学校进行正确引导,不要认为孩子到学校读书,就万事大吉了,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全推到学校。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要引导他们用正确方法去处理,不能说他打你,你也去打他。要让孩子学会宽容。

  (二)引导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中小学衔接,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和城关几所小学领导和老师进行过研讨,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只结合往年的这时段新生家长的反映,就家长比较关心或存在疑虑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1)孩子怎么学。我们认为,主要是跟着老师学,自己主动学。所谓跟着老师学,指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听从老师指导,及时完成作业。此外,要主动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节奏、教学方式。中学学习任务不是靠小聪明所能完成的,不能一直生活在对小学生活的回忆里,不能要求老师来适应他。所谓自己主动学,就是不能被动吸收,要不断培养自学意识,学会与同学们合作学习。小学的学习,主要是学习文化知识;中学的学习,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更多地是培养技能:如学习技能、交往技能、动手技能等。

  (2)家长怎么配合。初中教材,一般家长是很难给予辅导的,所以我们不会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出几道题。但家长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家长有义务督促、保证孩子及时到校学习,及时完成作业,有时根据老师需求,给予签字认可。签字不是要家长看做得对不对,而是看孩子有没有做、有没有及时地订正错题。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而且家长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可以帮孩子进行单词、课文的默写及其他辅导。

  (3)家长要充分信任老师。

  大家选择我校,是对我校的信任,在培养孩子方面,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小学有小学的规矩,中学有中学的规范;而且,各所中学的办学理念,各个班级的管理办法,各个学科对作业要求,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家长不要简单地予以比较。虽然,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肯定都很有成效,但我们要相信老师们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履行职责。希望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如果在孩子面前降低了老师的威信,那么孩子的学习兴趣会降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希望家长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不能光听孩子一面之辞从而产生误解。平时家长要和老师经常沟通,更有利于孩子发挥潜能。

  (4)家长对孩子要充满信心。要清醒地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缺点,以往,有些家长觉得小孩成绩不好,信心不足,个别的还放任不管,家长会也不来,需家长签字也不签。对这样的孩子,我们的老师不会轻易放弃,我希望家长也应多给孩子关心与鼓励,相信他们充满生机,有惊人的潜力可挖,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我们应对他们充满信心。另外,由于刚进初一,重在养成良好习惯,如果有个别学生作业没完成,老师可能会找学生或家长交谈,也许耽误了家长的工作和休息,在此希望家长谅解、支持。

  (5)正确看待作业问题。作业量的多少,从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所以说众口难调,从总体上看,中学学科增多,难度加大,作业量肯定比小学多,但老师会循序渐进,合适把握的;作业多还是少,不是看孩子几点睡觉,而是看他的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做到很迟还完不成;中学作业类型很多,不仅仅是书面作业,读写听说、查资料等都是作业,而且这些作业都是很花时间的。

  作业的另一个问题是老师批改问题。有些家长常有疑虑,好像老师不怎么改作业。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有作业就要改,但根据教学常规,中学的作业批改形式有多种,如教师改、教师面批、学生交换改、学生自改、教师统一讲评等,这与学科特点有关,也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宗旨有关,不能把教师的这些方法当作不负责任。当然,如果老师在教学中真的存在什么问题,还是真诚欢迎家长和学生及时提出。

  (6)关于编班。

  对于编班,我们是统筹考虑,平衡发展,没有重点班和差班的区别。我们是通过今天下午对学生的文化测试,以及我们了解的学生在小学的学习表现情况,进行平衡编班,各班老师也是平衡搭配,所以请家长不必担心。我们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班级、在学校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将以同样的付出,同样的精力办好每一个班,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这是我校和其它一些学校的差别,也是一些家长选择我校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我校能有今天的声誉,不是仅仅靠几个班、靠几个学生,而是靠整体发展取得的,我们始终坚持关心每个学生,推进全面发展。

  三、提几点建议。

  各位家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在座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希望每个家长都能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认真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中去。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家长提几点建议:

  (一)、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安全是关系到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头等大事,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学生的安全,不全是学校的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学校承当教育管理责任,而家长将永远承当监护责任,因为只有家长才是监护人。此外,孩子进入初中,意味着从儿童时代到少年时代的转变,这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意味着他们将承当更多的社会义务。所以,从这点上而言,安全问题,需要老师、家长的教育与管理,更需要孩子的自律。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全推给家长是错误的,而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就全是学校责任也是错误的。只有各方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尽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目前安全问题着重注意三个方面:

  1.交通安全。曾经发现学生上学、放学途中骑快车,手放开骑车,在路中并排骑车,甚至有个别同学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现象。特别现在街上建筑工程运沙车开得快,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家长务必要经常教育、提醒孩子在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初一新生很多是刚学会骑自行车,更要多加小心。

  2.饮食安全。青春期正是生长发育高峰期,注意一日三餐的饮食营养和卫生十分重要。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在路边小摊买东西吃,这些东西的卫生得不到保障,而且买零食养成不良习惯,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少吃油炸的食品,尤其不要吃路边小摊的食品。建议家长要督促孩子吃好吃饱三餐,特别是早餐,长期不吃早餐的孩子目前对学习缺乏耐力,将来对身体也是绝对不利的。

  3.学会自我保护。要教育孩子平时不做危险性的游戏,不打架斗殴,学好防火、防水、防地震、防雷击等基本常识(这些常识在我校编的学生手册中都有)。遇到危险要机智解决,并及时向家长和老师反映情况,排除隐患。

  (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

  1.要诚信。诚信是人的灵魂、做人的准则,教育孩子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切不可欺骗老师,欺骗父母和长辈,做到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有缺点、错误敢于承认,不隐瞒事实真相,从小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很重要。

  2.要勤劳。当前学生学习的最大敌人是懒惰,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生存能力,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怀,逐渐克服学习上怕苦怕累的思想。有了尊重劳动,才能尊重知识,才会尊重别人。

  3.要节约。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不少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但也有经济较困难的。不管经济状况如何,我们都要教育孩子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要教育孩子穿着整洁大方即可,不要花大钱买奇装怪服。今年我校初一、初二学生两套校服要求每天穿,初三一套校服,周一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穿,统一校服就是避免学生穿着攀比,而且大方整齐。希望家长能予以理解、支持。同时希望家长不要给孩子买昂贵的衣物、学习用品、高档的自行车。同时要教育孩子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寄宿生特别要注意不要乱倒食物

  4.讲礼貌。教育孩子,言行举止要文明,讲礼貌。要尊敬长辈,团结同学,不能恶语伤害,更不能打架斗殴。在现实生活,因无礼取闹,恶语伤人而引发恶性案件的事例屡见不鲜,希望家长要引以为戒。

  5.懂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我们将开展了以“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老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希望家长教育孩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校要尊敬老师,创设一些让孩子表达孝心的机会,教他们如何报恩。

  (三)、关注孩子学业。

  1、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实践证明,晚上7点到9点是做作业最佳时间,要督促孩子及时做作业,认真完成作业。有学生及家长反映,老师布置作业量太多,学生负担重、压力大。我们认为,一个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学校严格按省、市、县有关规定,规范操作,科学精选布置作业,一般不存在过量负担。在节假日我们照样布置适量作业,避免有的同学节假日整天往外跑或者长时间看电视等,把学习抛在一边,这些希望家长加强督促。假如把什么都减掉了,剩下的肯定只有无尽的烦恼。

  2、关注子女的学习的全程。千万不要把教育放在每次家长会后或成绩出来后。如果成绩考差了来一顿训斥,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挫伤其自尊心,影响父母同儿女的情感。

  3、注重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记不要包办代替,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