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读后感1500字
我喜欢曹禺先生的《雷雨》,因为曹禺先生通过了一篇简短的戏剧,透露出当代社会的现实,揭示了当时的人性家庭悲剧。这篇话剧运用了通俗而又特别的语言营造出整个话剧的背景,同时也带动着情节的发展,我只需要通过文字,就能够想象到故事发生的情景。诚然,《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家庭悲剧。通过血缘伦常与性-爱纠葛冲突,探索人性的复杂性欲人的悲剧。戏剧集中于一天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两个舞台背景,从周朴园的家庭内外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纠葛深入进去,写出了封建家庭中人性的悲剧,故事被安放在长达三十年的背景下展开,悲剧的冲突建筑在历史的积累与酝酿中,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探索人性的复杂性欲人的生存悲剧。
周朴园是《雷雨》的中心人物,周朴园的形象的复杂性在周朴园对妇女与家人的态度中被揭露的淋漓尽致,他年轻时爱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就三十年前的情况而言,侍萍的年轻美貌的确能牵动这位青年的心,但为了娶一位有门第的小姐,周家人就逼迫侍萍跳河自尽,尽管此事是封建家长做主,但周朴园默认了。
因此周朴园后来内疚、忏悔,但后来侍萍活着站在他面前时,他立即逼问“你来干什么”这就暴露了他的本性,通过它逼繁漪喝药就可看出他的封建家长统治本性,因此,它是整个戏剧矛盾的集中点。
周繁漪在剧中是一位善于反叛和追求自由的女性,她在周家陷入了周朴园的精神折磨和压抑,同时,周萍的背弃使她追求爱情自由破灭,周朴园和周萍的双重打击使周繁漪成为一个忧郁阴鸷性格的女性,从而,使她那颗受尽蹂躏的心灵中,腾起了一个不可遏制的力量,是当时社会女性的典型代表。
戏剧主要分为两条线索进行开展,第一条,是周朴园与妻子繁漪的冲突,通过这一冲突表现出家庭的内部矛盾。从周朴园强行逼繁漪喝药这一情节可以看出这一矛盾。第二条,是周朴园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从而表现出他与工人的对抗。这两条错综复杂的线索,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另外,加上周朴园和侍萍关系的这一条暗线,悲剧就因此而生了。
看到故事的最后,我感受到故事的凄惨,虽然不忍心看见: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大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罪恶的家庭崩溃了。但在当时,这个可能才是最好的结局。其实,无数多篇小说的结局也是如此,结局好像都不尽人意,但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之后就会知道,那才是必然的结局。
雷雨读后感800字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鲜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交织的情情仇仇,是命运之神狞笑的薄薄嘴角……一场雷雨,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成空。
悲剧的初始,往往是一个并不动人的错误。富家少爷在空虚无聊的生活中与家中女仆坠入爱河,这样的故事在那时的时代背景下不算少见。理所当然,富家长辈愤然反对二人"悬殊"的交往。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生生将怀抱婴儿的女仆赶走,还"用心良苦"的强要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悲剧的初形在这里开始酝酿而出。
周朴园,作为剧中中心矛盾的焦点,无疑是情感冲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轻时爱上侍萍的周朴园,或许还能说是仍有一丝纯净残留。可自那个年三十之夜,他听任家中长辈将梅侍萍赶走,随后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彻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写照。在三十年后,他重又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来的情感,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彻头彻尾的猜忌、怀疑与恐惧。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来也许会对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胁,是真相揭穿后自己将面临的尴尬处境,而不是对侍萍悲惨遭遇的同情和怜爱。他口口声声的说他一直留着她喜欢的家具,说他保留她的习惯,珍视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衣,可说到底,这些都不是因为爱,都是因为要彰显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个有情有义的君子!"其实哪里有什么情呢?即使曾经有过,那也在三十年的时光中消失殆尽。他如今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给侍萍五千大洋,承诺包管她的生活开支,要她们永远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门--全都,全都,是为了他自己。对他而言,爱情早已是漫长生命中的一点佐料,可有可无,如梦一般不切实际。这个资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熏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成人形。
至于鲁侍萍,悲剧的核心承受者,她的命运无疑是坎坷苦难的。但何尝又不是可悲的?回想三十年前的那场爱情,她也是错误缔造者之一。可女人啊女人,你为何纠缠一场无疾而终的情爱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还仍拘泥于自己所受的委屈与灾难。爱也好,恨也好,难道最终受伤的不是自己么?既然如此为何又苦苦沉溺,深陷其间。你将这一生的苦难归于命运,归于看不见莫不着的生命之线,念叨着如何苦如何凄惨,紧紧抓住那血红色的恨意,执拗的不愿放手.难道这就是你生命价值的所在么?堂堂正正的对峙,随后潇潇洒洒的扬头离去,总比自行降自己于他人身下要舒畅,不是么?
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时代所铸造的暴风骤雨。风雨之下,世间一切罪恶丑陋原形毕露,无处藏身。没有什么爱能穿越这无限悠长的时间,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达到永恒。人生如梦,梦里泪雨滂沱。梦醒之后,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勇敢的走!
雷雨读后感2000字
《雷雨》,这部家喻户晓的话剧,是作者创作的第一步。
这部话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对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的刻画了。因为作者能把这些冲突按一定的结构方式贯穿起来,情节曲折,扣人心璇。
而故事中主要矛盾,其实是因为三十年前周朴园对待萍也就是鲁妈的始乱终弃和作者一贯的专制统治。在气氛营造方面,场面的构成是“纯雷雨”式的,第一幕到第四幕豆都有雷雨。作者能充分利用每一场面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令一个场面比一个场面的矛盾更加深化,这样加强了紧张。
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不少典型人物。周朴园的伪善,鲁贵的卑鄙,周冲的天真,周萍的痛苦,鲁妈的凄惨身世。每一个人的性格,每一件事都描绘得十分细密,十分真实。
周朴园是《雷雨》中悲剧的制造者,对付亲儿子等工人有如蛇蝎般狠毒凶辣;对两个儿子及妻子更显示他的绝对权威,对待萍他弃后又真真假假怀念三十年。
这真不愧是一部可演又可读的作品。
三十年的漫长时光,三十年的爱恨情仇,三十年的痛苦铸就了一场悲天动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交织的情仇,是命运之神嘲弄的讽刺……一场雷雨,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成空.悲剧两字形象的诠释了雷雨的结局。一场雷雨,了断了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所有的一切情怨都终结在那场雷雨中。也许只有死亡才能使四凤、周萍、周冲在这场复杂纠结的爱情中得解脱。
周朴园--悲剧的初始,他是旧社会的资本家,他的言行举止无一不表露出他资本家的阴险狡诈。三十年前周朴园无情的抛弃了鲁侍萍,等到三十年后又遇到侍萍,他慌乱了,他认为侍萍的出现是来勒索他的,害怕侍萍向他算旧账,害怕自己的名誉和财产受到威胁,又一次无情的要把侍萍赶出他的世界。其实,这场悲剧的根本在于周朴园。如果当初他没有抛弃侍萍,那么鲁四凤、繁漪就不会出现、那么周萍的那两段恋情就不会发生。可是,周朴园的无情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最后四凤、周萍、周冲死了,侍萍、繁漪疯了,鲁大海不见了,唯有他完整无缺,可实际上他失去了一切……
繁漪--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女子。我喜欢繁漪。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的花,寻找苦海深处的解脱,我不得不赞叹蘩漪,她就是那个疯狂到让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里,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颗被爱情遗忘的心,十八年来陪伴着一个暴躁怪戾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周朴园不爱蘩漪,但繁漪需要爱,周萍的出现像一汪清泉滋润她干涸的心湖。繁漪爱周萍,她已经忘记了她是周萍的后母,这场不伦之恋中,繁漪付出了太多,最后对于周萍的死,她受不了刺激,最终疯了。她的爱情在这个乱伦的家庭破灭了。如同一场梦,又哪能载得起这么多愁,这么多恨!
鲁侍萍--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三十年的悲惨遭遇、痛苦已经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辛,也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对冷酷的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充满了仇恨,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顽强。三十年后与周朴园的相遇,她从容不迫的撕毁5000元支票,维护了他的尊严和骨气,她再也不是三十年前的鲁侍萍,她不再天真的会认为周朴园这万恶的资本家会有什么感情。其实、四凤和周萍的这场乱伦之恋都是侍萍和周朴园错误。也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注定周家就是一场悲剧。
周冲--一个单纯的孩子,他是这场悲剧中最无辜的,天真的他甚至认为连爱也是无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爱的人--四凤永远在一起,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又幻想和四凤一起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无辜的他最后连死也是无端端的,但是周冲的出现让我看到在这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还有一丝人性的暖。
四凤--一个很纯洁的孩子,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却又逆来顺受,听从别人对自己的命运的安排。上天和她开了个玩笑让她爱上了同母异父的哥哥,她接受不了这个刺激、冲进雨中、不幸被雷劈中而死。也许,四凤的死是这场不伦之恋最好的结局。
周萍--一个个怯懦胆小、犹疑不定的人,对繁漪如此,对四凤如此,对父亲更是如此。他早就厌烦着与繁漪不自然的关系,他早就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可是他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没有果断坚决地离开令其困扰的家,所以才会使一个错跟着一个更大的错。电闪雷鸣之夜,一切真相大白,现实在残酷地狞笑,唯有死亡是舒适的温床,他最后选择自杀,那也是他唯一的出路,无法想象苟且偷生的周萍走出那个雷雨之夜后怎样面对以后漫长的人生,倘若终日在无尽的悔恨中消磨自己,我想,这稠密的恨终究是化不开的,求死,是一种最好解脱。
一场雷雨,一场梦,梦醒时,愁更愁,恨更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