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子蕴的回忆录《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少有的我喜欢看的描写共和国成立前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经历的作品。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剖白心声地和你讲述她40年的人生经历,就好似活生生的子蕴坐在你对面。
不同的人看了这本书几乎都说好,这是因为书写得确实好。好就好在客观真实,好就好在坦荡无私,好就好在语言传神。我最赞赏的是子蕴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第四章“峥嵘岁月不峥嵘”的开篇语中,子蕴写到:“时代的大潮把我卷出北京,时代的大潮又把我冲了回来。但我可以骄傲地说,这十年我没有虚度。出于本性,我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干活,生活得很充实。尽管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但我并没有垮掉。这十年使我经风雨、见世面,使我坚强,使我豁达,没有这十年的历练就没有我后半生的成熟。尽管这不是我个人的选择,是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尽管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东北那一片黑土地。”
这一段话是子蕴积极面对人生的很有代表性的表述。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个人总会遇到不可抗拒的不利环境,更何况是文革那样整个国家民族的灾难。既然无法回避,就要积极面对。何为积极面对,就是环境再乱不失做人的底线,条件再苦尽量保持正常的心态,眼前再难也对今后抱有希望,把艰难困苦看成对自己意志品格的磨练。人的一生总是坎坎坷坷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坎坷罢了。在面对上山下乡这个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共同的命运大坎坷时,每个知青又有各自不同的当时的心里、表现和后来的回味。接受文革期间强加于人、动辄扣帽子的教训,让我们尊重每个人各自对下乡的体味和感受吧。在这点上,子蕴做得也非常好,博客关掉评论栏,书评来文照登,读者心里品评,这就是“豁达”。
我年长子蕴两岁,经历大体相同。阳光明媚的小学和中学,乌云滚滚的文革,知青下乡的洪流……然而也有不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7岁进京上学。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回农村老家度假期干农活,合作社、人民公社、自然灾害时期我都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困苦,农活的劳累我都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擗高粱叶子,太阳顶头高照,高粱地里密不透风,人好像进了大蒸笼,手抓沾满腻虫的高粱叶子擗下来背在后背上,而且越来越沉,我差点中暑晕倒在地里。
这样的经历和磨练,再加上自小读了些书,使我对生活在城市或农村看得并不是很重。在文革把我“内定保送国外上大学”的去向吹掉后,面临离校分配去向时,我有几种选择:留校做中学教师、参军、北京工厂工人、北京郊区小学教师、黑龙江国营农场农业工人(当时尚未组建兵团),农村插队。我不愿当教师,为让我留校学校阻止我参军,我不愿参与竞争仅有的几个工人名额。在农场工人和农村插队之间,我选择了农场。我看过电影《老兵新传》,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火热生活影响了我。记得我小学时曾想长大了当一名勘探队员,是受了一首《勘探队员之歌》的影响。农村插队肯定比农场苦得多,我还是去农场吧。所以,我到黑龙江农场是平平淡淡的心态,既不是满怀豪情战天斗地,我从来不说扎根的话,也不是被迫无奈苦度时光,我是去参加社会实践。我离京没有神伤和眼泪,我是来过一种新样的生活了。由于吃苦的思想准备较充分,到农场一看,优美的自然环境,队里领导和职工的热烈欢迎,整齐干净的房间和大炕,还有像样的礼堂兼食堂,比我想象的条件好多了。地里的活,我基本都干过。每天吃的大白馒头,是我在农村老家多少天也吃不上一次的。这点是我和绝大多数一直生活在城市的青年不同的。城乡的巨大差别,自然会使他们感到农场生活比城里艰苦很多。没有了父母的呵护,一切都要自理,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会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但对我们人生来讲,多一种生活体验,就多一份生活积累,只要你积极面对,就会像子蕴所说“没有虚度”。
在兵团时,我还想过一个问题:当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是多么艰苦。他们打过仗,立过功。和平建设了,被成建制调到大荒草甸开垦黑土地,不用说生活苦,干活累,那是可以想见的,很多人年岁大了连媳妇都没处找,那是多么大的奉献啊。还有1956年来的河北支边青年,1959年山东支边青年,1964年北京支边青年,他们几乎要终生生活在这里,也没见他们叫苦叫累喊冤啊。我生活在这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况且条件比他们来时要好多了。这样想,我的心态就一直比较平和。
初到北大荒,我的感受是,条件比我想象的好,我想做的事是,搞点调查研究。所见所闻是材料的收集,干活工作是调查的体验。还真是天随人愿,我先后在多个岗位工作过,也去过多个连队,还到2个外团住过一些天,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比较多,对兵团就有了较多较深的了解。这样,看问题眼界可以开阔些,立足点可以稍高些。所以有人说看不到我有什么发愁事。其实谁没有愁事呀,只是我总想办法化解罢了。我有点不求上进,喜欢“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了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
说到知青对兵团的贡献,我自己也曾不以为然。离开兵团近40年后我回去看看,走了几个农场,在有的农场还住了几个月。各农场环境改造之优美,职工生活之安逸,城镇建设之水平,现代农业之发展,都让我惊羡不已。天天的蓝天白云,满眼的绿树鲜花,大片的沼泽森林,无际的整齐稻田,相对淳朴的民俗民风,使我流连忘返。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接触了一些老职工的第二代,他们大都在知青当老师的课堂上学习过,现在是农场的骨干或掌权者,他们对知青极有感情,尤其对知青的贡献充分肯定。他们说,农场发展有三个台阶,第一是转业官兵开发建设,第二是知青带来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第三是改革开放。知青大批返城时,农场很是闪了一下,很多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知青对农场的贡献太大了。(www.eduche.com)这些话让我很欣慰。我们的吃苦受累,我们的流汗甚至流血,没有白费,除收获了意志品格的磨练、收获了淳朴的友谊和真情,收获了对中国大农业的了解外,对农场建设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近日在《北大荒日报》看到,不少当年的知青,现在黑龙江的社会知名人物提到“知青精神”这一概念,这也是对知青下乡精神收获的概括和肯定。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社会浮躁问题也凸显。这也可能是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经历过那么多,见多识广,都知道保持社会稳定是老百姓最大的利益,克制各种欲望是满足感、幸福感的基础。我们大都已先后加入了退休大军,保持身心健康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健康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有条件的,还可以含饴弄孙,帮帮子女的忙。我很赞赏一位知青送给儿子的条幅:《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者八九,不要常想。保持精神愉快,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首要条件。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发展,人生的路程,都是一个理。学习子蕴,积极面对客观世界,我们就能豁达、开朗,尽可能愉快地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