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作用,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地震,简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动,但完整的解释应该是指在地球内部某处激发的能量波,向上传播到地面时因受阻而快速释放能量,造成地面振动、晃动或破裂的现象。也就是说,一次地震产生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能量激发、能量传播和能量释放。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水位、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电磁场异常等。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水面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那么本文将为你介绍关于淮北地震带发布的一些信息以及淮北历史上上的地震记录相关知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逃生和注意事项。
一、淮北历史上的地震记录。
294年7月寿县5.5级地震
1537年5月13日灵璧5.5级地震。
1585年3月6日巢县南5.5级地震
1644年2月8日凤阳5.5级地震
1652年2月10日霍山5.5级地震
1652年3月23日霍山东北6级地震
1673年3月29日合肥5级地震
1743年6月30日泾县5级地震
1829年11月18日五河5.5级地震
1831年9月28日凤台东北6.25级地震
1868年10月30日定远南5.5级地震
现代地震
自1904年至1985年,安徽境内共发生4.75级以上地震5次,4.0级以上地震18次;
一、1917年1月24日霍山6.25级地震
二、1917年2月22日霍山5.75级地震
三、1934年3月18日霍山、潜山间5级地震
四、1954年6月17日合肥、六安间5.25级地震
五、1962年7月12日庐江东4级地震
六、1965年3月15日固镇任桥4级地震
七、1966年7月27日定远4级地震
八、1967年7月11日马鞍山4.6级地震
九、1969年2月28日利辛4.21级地震
十、1969年4月2日阜阳、阜南间4级地震
十一、1973年3月11日霍山4.5级地震
十二、1973年9月22日濉溪4.0级地震
十三、1979年3月2日固镇5.0级地震
二、淮北地震带分布图相关知识。
淮北不是地震带
三、地震来了注意事项和逃生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