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作用,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地震,简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动,但完整的解释应该是指在地球内部某处激发的能量波,向上传播到地面时因受阻而快速释放能量,造成地面振动、晃动或破裂的现象。也就是说,一次地震产生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能量激发、能量传播和能量释放。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水位、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电磁场异常等。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水面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那么本文将为你介绍关于济南地震带发布的一些信息以及济南历史上上的地震记录相关知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逃生和注意事项。
一、济南历史上的地震记录。
自明朝以来,济南市共发生过4次5级以上的地震,其中平阴发生一次5级地震,济南和长清交界带分别发生一次5级和5.5级地震,长清发生过一次5级地震。
济南市地震局统计资料显示,1970年以来,济南市及周边地区小震不断。1990年10月至2000年2月,章丘、莱芜交界地区连续发生11次小地震。2002年1月12日,商河先后发生3.2级、2.0级地震。2005年6月5日,商河、济阳交界处发生2.1级地震。2006年1月3日,商河和济阳以及滨州的交界处发生了2.0级地震。2011年1月29日11时58分在济阳县发生ML3.5级地震。
二、济南地震带分布图相关知识。
济南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济南基本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济南市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和鲁西隆起的西北边缘与华北沉陷的转换带上,西靠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大断裂、南黄海地震重点危险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且千佛山、郭店、广齐、长清、文祖等多条断裂带从市区及附近通过,地质构造虽然十分复杂,但地下无大活动断层,强震发生概率小,基本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济南受周边地区的影响,出现震感。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地震波及济南,震感强烈。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波及济南,损坏房屋144间,烟囱5个。1970年以来,济南市及周边地区小震不断。1990年10月至2000年2月,章丘、莱芜交界地区连续发生11次小地震。2002年1月12日,商河先后发生3.2级、2.0级地震。2005年6月5日,商河、济阳交界处发生2.1级地震。2006年1月3日,商河和济阳以及滨州的交界处发生了2.0级地震。2006年7月,我市曾被河北省文安县发生的5.1级地震波及,当时震感几乎覆盖全市。
三、地震来了注意事项和逃生常识。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震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