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作用,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地震,简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动,但完整的解释应该是指在地球内部某处激发的能量波,向上传播到地面时因受阻而快速释放能量,造成地面振动、晃动或破裂的现象。也就是说,一次地震产生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能量激发、能量传播和能量释放。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水位、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电磁场异常等。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水面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那么本文将为你介绍关于三亚地震带发布的一些信息以及三亚历史上上的地震记录相关知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逃生和注意事项。
一、三亚历史上的地震记录。
1) 1969年12月17日陵水东南海域5.1级地震
2) 1969年12月20日陵水东南海域5.2级地震
3) 1982年1月25日崖县西北部扎南4.0级地震
4) 1992年至1995年东方近海震群
5) 1994年12月31日北部湾6.1级地震
6) 1995年1月10日北部湾6.2地震
7) 1999年5月17日万宁4.9级地震
8) 2001年9月7日陵水4.0级地震
据记载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在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山塔市发生的7.5级地震。震中位于东寨港西侧,烈度10度,72个村庄沉没海底,3300人死亡。这是我国地震历史上唯一导致陆陷成海的一次大地震。陆地沉陷幅度一般在3-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以上。震区内除1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深入海底外,还有上千平方公里的陆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沉。震感北达600余公里外的湖南临武县,6度破坏范围达300余公里外的广西陆川、博白,广东的阳江一线。
二、三亚地震带分布图相关知识。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从地震带的地图上看,海南三亚不在地震带上。
三、地震来了注意事项和逃生常识。
寻找“救命三角”
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后,靠近它们的地方会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作“救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俱上的屋顶重力会撞击到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我称作的“救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