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作用,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地震,简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动,但完整的解释应该是指在地球内部某处激发的能量波,向上传播到地面时因受阻而快速释放能量,造成地面振动、晃动或破裂的现象。也就是说,一次地震产生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能量激发、能量传播和能量释放。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水位、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电磁场异常等。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水面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那么本文将为你介绍关于桂林地震带发布的一些信息以及桂林历史上上的地震记录相关知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逃生和注意事项。
一、桂林历史上的地震记录。
明万历27年(1599年)灵川发生4.75级地震;
明崇祯十二年五月初八(1639年6月8日)阳朔发生4.75级地震;
清康熙四年八月十三日(1665年9月21日)昭平、平乐发生5级地震;
清康熙十一年九月十三日(1672年11月4日)阳朔发生4.75级地震;
清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1685年1月8日),阳朔发生4.75级地震。
二、桂林地震带分布图相关知识。
桂林地质属岩溶地貌,易发生陷落地震,而桂林市发生的陷落地震一般小震级、高烈度、破坏大、局部性。但据桂林地震台监测,桂林市的三条主控断裂带还比较平静,尚不会发生具有较大破坏性的地震。桂林有三条地震断裂带,一条全州至南宁,该断裂带与尧山至雁山的一个断裂带在桂林拉丝厂附近交汇;全州至南宁的断裂带还与龙胜至永福的断裂带在永福苏桥交汇。
三、地震来了注意事项和逃生常识。
如果你在学校里
课桌就是救命草:正在学校上课时,如果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有序撤离远离楼转角:震后要按照平时的逃生训练,在老师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撤离过程中,在楼梯转角处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要有序通过。
操场最安全: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