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学生很关注大学的排名,本文小编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各个大学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河北中医学院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本排名是根据是根据校友会发布的最新中国高校排名整理,不作为官方数据。
一、河北中医学院最新排名
1、河北中医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校友会版】
在校友会版本排名中,河北中医学院全国排名第452名,2018年排名第598名,排名上升了146名。
年度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2019 | 河北中医学院 | 452 | 13 |
2018 | 河北中医学院 | 607 | 24 |
2017 | 河北中医学院 | 598 | 22 |
2016 | 河北中医学院 | 659 | 28 |
2015 | 河北中医学院 | 643 | 26 |
2014 | 河北中医学院 | 682 | 26 |
2、河北中医学院在河北省内排名【校友会版】
在河北省内大学排名中,河北中医学院排名第13名,排在河北中医学院前后的分别是河北地质大学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承德医学院。
2019河北省大学排名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燕山大学 | 80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
2 | 河北大学 | 100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 | 河北工业大学 | 141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 | 河北师范大学 | 147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5 | 河北农业大学 | 182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248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7 | 河北科技大学 | 256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8 | 河北医科大学 | 279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9 | 河北经贸大学 | 304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0 | 华北理工大学 | 323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1 | 河北工程大学 | 350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2 | 河北地质大学 | 391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13 | 河北中医学院 | 452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14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48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4 | 承德医学院 | 48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6 | 河北北方学院 | 52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7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533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8 | 河北金融学院 | 541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9 | 华北科技学院 | 573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 | 防灾科技学院 | 593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593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 | 保定学院 | 59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3 | 唐山师范学院 | 61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4 | 廊坊师范学院 | 62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5 | 石家庄学院 | 63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5 | 唐山学院 | 63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5 | 邯郸学院 | 63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8 | 衡水学院 | 651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8 | 沧州师范学院 | 651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30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665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31 | 邢台学院 | 680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32 | 张家口学院 | 686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33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 72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34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 727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河北体育学院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二、河北中医学院简介
河北中医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建校60余年来,培养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在内的数万名中医药人才。现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校拥有杏苑、橘泉和祁州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82621.78平方米(873.93亩),建筑面积298896.33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杏苑校区位于鹿泉区杏苑路,环境优雅,风景宜人;橘泉校区位于桥西区新石南路,毗邻火车站,交通便利;祁州校区位于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保定安国市,文化浓厚,区位优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5.28万册,其中线装古籍图书2.28万册,珍善本1299册,居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前列。现有实践教学基地85个,含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9所,教学医院35所,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6个,药学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8个,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5个。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临床医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124人,在读博、硕士研究生819人。
学校开设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应用心理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市场营销、汉语国际教育、中药制药、助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等23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强化以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一级学科为主体的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推进多学科交叉渗透。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拥有河北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7个,河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省局共建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专科7个,河北省中医重点专科5个。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与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涵盖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
学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创新平台服务体系,现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服务传承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Ⅱ级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1个,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3个,省中医药数据中心1个。
学校现有职工2481人,专任教师62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位508人,博士学位17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4人,正教授156人;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374人。学校拥有一批学识渊博、享有盛誉的名医名家,李士懋、李佃贵教授分别于2014年、2017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李佃贵、方朝义教授2016年12月被评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同时拥有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以及省管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工程专家人选共计100余人。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是最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校之一。与十余个国家的20所大学、医疗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已有来自30个国家的近千名留学生来我校学习医学和汉语课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韩国、美国、新西兰、巴西等多个国家开展学术交流。我校还是河北省最早招收港澳台学生的大学,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不断扩大。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立校之本,秉承“博学求源,厚德济世”校训,恪守“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遵循中医药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培养模式,深化医教协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丰富多彩,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中医药社杯”、“挑战杯”、“创青春”等多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积极探索中医药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毕业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以作为衡量中医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金标准”之一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例,我校毕业生参加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笔试通过率2016年排名第三、2017年排名第一、2018年排名第一,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处于领先。
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医鼻祖扁鹊故里,河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中药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大省。面对中医药振兴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良好机遇,河北中医学院将进一步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作风,着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高等院校,为河北中医药强省建设和中医药事业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