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学生很关注大学的排名,本文小编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各个大学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四川轻化工大学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本排名是根据是根据校友会发布的最新中国高校排名整理,不作为官方数据。
一、四川轻化工大学最新排名
1、历年四川轻化工大学排名【校友会版】
在校友会版中,2019四川轻化工大学全国排名第473,相较于2018年的473名,排名不变。
年度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总分 |
2019 | 437 | 17 | 60.68 |
2018 | 473 | 20 | 60.44 |
2017 | 453 | 17 | 60.38 |
2016 | 396 | 16 | 60.68 |
2015 | 400 | 15 | 60.67 |
2014 | 333 | 13 | 61.54 |
2013 | 467 | 16 | 60.05 |
2、历年四川轻化工大学排名【最好大学版】
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2019四川轻化工大学全国排名第467名,相较于2018年的467名,排名不变。
年份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2019 | 467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四川 |
2018 | 467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四川 |
2017 | 420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四川 |
2016 | 305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四川省 |
3、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四川省排名【校友会版】
2019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第17名,排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前后的分别是西南医科大学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8-2019四川省大学排名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四川大学 | 14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 | 电子科技大学 | 37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 |
3 | 西南交通大学 | 41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
4 | 西南财经大学 | 100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
5 | 四川农业大学 | 128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 | 成都理工大学 | 157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 | 四川师范大学 | 182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8 | 西南石油大学 | 210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213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 | 西南民族大学 | 220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 | 西南科技大学 | 248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2 | 西华大学 | 329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3 | 西华师范大学 | 333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4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350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5 | 成都大学 | 401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6 | 西南医科大学 | 427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17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437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18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492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19 | 乐山师范学院 | 498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0 | 成都工业学院 | 51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1 | 宜宾学院 | 52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2 | 川北医学院 | 533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3 | 成都医学院 | 541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4 | 内江师范学院 | 557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5 | 攀枝花学院 | 604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6 | 绵阳师范学院 | 61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7 | 成都师范学院 | 651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8 | 西昌学院 | 669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28 | 四川文理学院 | 669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30 | 四川旅游学院 | 689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31 | 四川民族学院 | 693 | 2星级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2 | 阿坝师范学院 | 713 | 1星级 | 区域知名大学 |
四川音乐学院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成都体育学院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四川警察学院 | 3星级 | 区域一流大学 |
二、四川轻化工大学简介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五十余年本科、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历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分别座落于四川省的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中国灯城、恐龙之乡、千年盐都”美誉的自贡市和具有“中国酒都、万里长江第一城”美誉的宜宾市。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第二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
历史沿革: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于196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省自贡市建立西南分院,1979年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轻化工大学,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经过50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日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大学、开放大学、智慧大学、和谐大学” 的建设任务,明确了“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培育并凝练出了“以黄岭精神为底蕴,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
基础建设:四川轻化工大学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美轮美奂的宜宾校区被誉为“宜宾旅游打卡圣地”。学校占地面积近4000亩,校舍建筑面积123.5万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60多亿元。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成都高等研究院和自贡东部新城校区正在建设中。目前图书纸质文献总量290余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76多个,电子资源本地镜像50T,折合电子资源500余万册。
师资队伍:四川轻化工大学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3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29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超过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近80%。学校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等省部级以上专家79人次。学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共计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
人才培养:求知在川轻化,成才在川轻化。四川轻化工大学现有22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3.8万人。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学校紧紧围绕“11258”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量化目标,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白酒学院、彩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盐帮美食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是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半个世纪来,学校共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大批在科学届、企业界、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杰出校友。
学科建设: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拥有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酵工程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32个二级学科;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法律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农业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18个专业学位领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基础宽厚、文理交融、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以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形成了优势突出的食品与轻工学科群,被业界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 2017年获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中国白酒学院”;以化学工程与技术,构建起以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与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支撑化学工业发展的学科群。创新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控制科学与工程,构建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支撑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的学科群;以艺术学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方向,引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支撑“自贡彩灯”文化品牌和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科学研究: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绩斐然。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0项。到位科研经费由2015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08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6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248项;出版学术著作24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66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6项),发表学术论文861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143篇)。
我校拥有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创新团队5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四川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
近年来,学校积极建设新型特色研究机构和智库,成立了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与中昊晨光共建“氟材料研发中心”,省市厅共建“川南加速器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印巴研究中心”,密切技术、人才、资本的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四川轻化工大学始终坚持“学科支撑产业、专业服务行业”的理念,实施“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聚智聚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建设特色产业学院、研究机构、成立产业联盟等形式,与行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承担横向项目1800余项,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技术难题,如与中昊晨光合作的研究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解决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真空制盐关键设备腐蚀问题的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与自贡长城硬面材料、自贡硬质合金合作的研究成果“面向绿色再制造的钨基表面材料开发及产业化”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科技转移转化成果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合作交流:四川轻化工大学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5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了来自60余个国家700余名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建有2个汉语言文化中心。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视觉传达与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四川轻化工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处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共同参与各类特色产业学院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促进了学科和文化的交融,全面提升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半世纪风雨,半世纪砥砺,半世纪辉煌。四川轻化工大学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持“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跨越发展,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