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小学教师爱岗敬业先进事迹材料(两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6:54:33

(篇1)

教坛赤子的爱岗奉献之心

老师今年50周岁,中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他1976年参加教育工作,1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他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敬业奉献之歌,先后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和奖励。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2年出席县教育战线“双先会”、1987年获得省优秀园丁奖、1993年获团县委希望工程园丁奖、1994年被县委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年获县政府三等功奖、年分别被承德市、滦平县评为师德标兵。面对诸多荣誉,他没有满足,没有止步,仍在不懈的追求着,奉献着。

一、爱岗敬业,就认准教书这个理

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教育是无尚光荣而神圣的。赵老师三十多年如一日,安贫乐教,默默耕耘,干一行,爱一行。其间,他也有离开教师岗位干收入较高工作的机会,但都没有动摇他坚定干好教育事业的信心。19年乡党委决定抽他回村当党支部书记。在当时,当一个村子的书记,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其他各方面的待遇都要比一个民师实惠的多。而他因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被他婉言拒绝了。亲朋好友都说他傻,赵老师说,为了孩子,我愿意当一辈子傻子。改革开放后,赵老师的岳父辞去乡政府工作,在县城开公司经营百货、五金,由于摊子大,急需一位知近亲人帮助管理。岳父多次劝他放弃当“孩子王”和总结一起经商,赵老师一口回绝了岳父的请求。岳父一气之下从外地雇佣了不十分了解的人,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加上用人不当,结果被骗走几万元资金,致使公司倒闭。为此老爷子要和他断绝关系,夫妻子关系也十分紧张。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出现了下海经商热。赵老师的两个哥哥三个弟弟都在北京搞建筑,一个月挣二、三千元,年末还有万元的奖金。哥哥弟弟也劝他一起搞建筑挣大钱。而作为民师的他,每月工资只有二、三百元,这对于我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并且还外欠几万元现金的六口之家来说,确实微不足道。面对金钱的诱惑,能不能安于清贫,是继续当“孩子王”,还是搞建筑,对他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此时,很多亲朋好友又劝他改行。面对好职位、挣大钱的诱惑,他还是认准教书这个理,丝毫没有动摇。当民师月挣200元钱,他一干就是二十年。他认为教师的生活虽然清贫,但追求和理想是富有的,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他再苦再穷也不后悔。

二、兢兢业业,不干出点样不甘心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对全班同学负责,关爱他们的学习、生活,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更要给予特别的关爱。那是1999年时,班里有个同学的父亲原是县百货公司的职工,下岗后整天待在家里,因没钱给孩子交书杂费,就不让孩子上学了。他知道后多次到家做工作。为了不让孩子失学,他用自己每月200多元的工资替她交了两年共四个学期的学杂费、课本费,一直到她小学毕业。如今,这个孩子在职教学习,每次回家见到他都像见到父母一样,总是那样亲切,是赵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

他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他1976年初中没毕业就回村当了小学教师。他深知要教好学生,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为此,他利用课余和寒暑假的时间,学习了小学数学,从三年级开始,逐册逐页地做例题、习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小学1-6年级的数学教材教法。又参加函授学习取得了中师学历。三十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校本教研,虚心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过硬,勇于创新,改革教法。自1983年以来一直教毕业班的数学,在每年的上、下学期全县统考中均占中心校同年级的前3名,多次获中心教学质量奖。

从教三十年来,他没有因个人的事耽误一天工作。年暑期开学,他的侄子考上大学,校址在哈尔滨。孩子没出过远门,父亲已病逝,只好由他去送。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只能多花钱,去北京坐特快,两人多花车费0多元。到校办完各种手续没吃饭又往车站赶,没有座位就从哈尔滨一直站到北京,两夜没合眼。虽然吃了苦,多花了钱,但没影响周一回校上课,他心里美滋滋的。

三、无私奉献,用花和果来成就事业

年暑期开学,因工作需要他调回东福分校。学校没电,他主动找村干部,没有电表、保安器他就把自己家的拿出来。年至年,他任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课和班主任,还担当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并负责全校德育工作。他的工作量是别人的几倍,但每项工作都能出色完成,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赞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敬业奉献。年暑期刚搬进教学楼,当时学校的厕所是用荆笆拍子临时在河套搭建的,四面透亮,他就发动本班学生每人拿来一个塑料袋,领着学生在放学后把四周围好,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年非典期间,他主动承担了全校的消毒任务。每天放学后,他背起喷雾器楼上楼下地跑上跑下消毒,每天比别人要晚下班一个多小时,一直坚持到防非结束。年为了迎接“普九”复检,暑假中,他扔下家里的庄稼活,在学校一干就是二十天,结果自己的承包地泡了荒。自年开始,他主动承担了全校搭炉子任务,利用工作之余,搭了70多个炉子。取暖后又承担了大办公室生炉子的任务,每天要比别人早到一个小时,生好炉子后搞卫生,从没有间断过。年为迎接省教育复检,他利用星期日和课余时间布置德育展室、少科室,组织队员制作科技作品上千件,从中选出有科技含量的作品三百余件,分门别类的摆在少科室的展台上,受到了省、市、县检查组的好评和赞扬。

路在脚下,赵老师为了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还在不懈的追求着…..

(篇2)

学者本色,师者情怀

,男,仪征人,1966年4月19日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1987年至1996年工作于仪征市马集中学。在仪征市马集中学曾任班主任、历史教研组长。1996年调入仪征中学工作,在仪征中学,历任历史教研组长、教科室副主任、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

25年的无私奉献,25年的呕心沥血,老师凭着一份爱心、一份责任心、一份努力和勤奋,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

教育征程,漫漫迢迢,做教师,老师无悔的选择,永生的记忆!姚老师25年如一日,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努力实践着自己不平凡的事业,奉献着赤诚。

说起老师,大家都有一大堆掏心窝子的话要倾吐。学生爱戴他,老师尊敬他,领导心疼他。他的心血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他的创新推动着学科建设,他的成果泽被年青后进,他的精神闪耀熠熠光芒!

一、追求永不改变 坚守永不放弃

1987 年夏天,从扬州教育学院历史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仪征市马集中学,捧上了农村中学教师这只“公家饭碗”。对于大多数同一类型农村学校的教师,这个职业仅仅是个“饭碗”,没有太多的想法,更没有在业务上成名成家的愿望。与大多数教师不同的是,他没有用喝酒、打牌、闲聊这些许多人乐此不疲的事打发不算少的业余时间,而是选择了读书。没有目的地读书。历史、哲学、文学,什么样的书都读。书读多了自己心里便有了一些想法,便有了写的冲动。19年春天,当第一篇00余字的论文《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管窥》在北京《班主任》杂志公开发表时,带给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关于未来人生定位的深深思索。在农村教书9年时间,广泛阅读是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这几年成了他最宝贵的积累期。这几年,住在马路边学校教工宿舍的坐在书桌旁常常能听见当地农村群众早起上街卖菜的走动声音。

1996年夏天,因突出的教学实绩和教研成果,被调到仪征中学任教。在县级市,能进入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教书,对于许多教师,这也许能引起他们足够的骄傲,成为他们的终极理想,却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较之于农村普通高中,仪征中学这个重点中学平台无疑要优许多倍,有了好的平台,又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新东西来展示?压力化为动力,化为攀登更高峰的加倍勤奋。调入仪中第二年,他便先后为学校捧回两块令其他重点中学眼热的牌子:扬州市高中历史教学研究基地,省教育学会历史科研基地。天道酬勤,在教育教学研究上迈入良性循环的佳境:勤奋??平台??压力??再提高??更优的平台??更大的压力……他用常人无法坚持的执著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精彩。

1996年调入仪中搬进临时居住的小平房时,与随行的,是整整一大卡车的书,不知实情的学生惊呼:“学校要搬图书馆了!”如今,当年的书数量翻了两倍多,26个9层双排书橱成为简陋居室内一道最奢华的风景。就像他自己,已然成为了扬州、乃至更大范围内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一道风景。

溪水因奔流而不干涸,大海因广纳而壮观辽阔,这就是对25年执著追求的最好诠释。

二、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华章

在紧张、繁重的教学业务和行政事务之余,他带着对教师职业的深深挚爱和对教育教学规律探究的执着,对身心的潜能进行掠夺式开发,甚至是“拿青春赌明天”淡化生命的含义。正是由于这25年的执着和付出,他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

(一)论文发表:19年以来在国家级、省级、大市级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95篇。涉及到:历史教学研究,如《从高中历史新课程结构的解读论教学方式嬗变》;史学研究,如《顾炎武思想述论》;课程改革,如《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效度分析》和《浅谈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模块教学》;教育思考,如《高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课题研究,如《跨学科综合知识有机渗透的理论探讨和个案分析》;考试研究,如《年省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班主任工作研究,如《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管窥》等。

(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主持并完成了扬州市“九五”教育规划课题《历史结构主义教学》、扬州市“十五”教育规划立项课题《重点中学高中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模式途径研究》、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创设‘另类问题’情境以解决疑难问题的个案研究》的研究工作、扬州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课题《高中历史新课程 (人民版)教学指导意见》等等。

(三)教学资料和课程改革编著的出版:主编了《中学历史网络》、《历史应考纲要》和《中学历史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宏观把握》等,参与编著《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初中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岳麓版《高中新课程教学参考书?中国古代史部分》和人教版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等。

(四)论文获奖:47篇论文分别在省、市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如“把中国近代史放在世界近现代史大背景下思考” 获省教育学会年论文评比一等奖。

(五)学术报告:在省内外做学术报告一百多场,远及新疆,近至本市多所学校,得到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

三、燃烧智慧之火,点亮榜样之灯

老师认为,作为的优秀教师,不能只顾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更要做风口浪尖上的弄潮人,否则最终将碌碌无为,自然湮没。

是个严谨的人,从工作第一年起,他就将自己的每一页备课笔记、每一份评阅过的试卷精心保存,装订成册,25年如一日,目前他已拥有这样的财富400余册。打开这些特殊的“卷宗”,上面用七种颜色的彩笔密密麻麻地批注着他最初的教学心得、课堂点滴、学生思维过程、学生得分情况等信息。工作以来的听课笔记109本,所听的每一节课的记录中都有当时听课现场写的500至800字的“分析与评价”;走上学校管理工作岗位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笔记”126本;近1000本精读过的与历史学相关的专业素养方面和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每一本上都做过5000字以上,甚至有上万字的相关读书批注;已经坚持了近20年的“教育科研文摘剪报”,近20年来每天坚持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并对这些报刊上有关教育科研以及对自己研究方向有用的材料进行剪贴,然后每半年对所剪贴的材料进行一次分类并用硬质档案封面纸装订,一般每本约200页,到目前为止已装订了274本。

课堂上的,因为资料占有得多、平时思考得多,总是思维敏捷,滔滔不绝。他最擅长的,是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场景、事例,来讲解教科书上抽象、深奥、学生一时难于理解的历史事件,以小喻大,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学生在会意的欢笑中记住了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点”。

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一直在用严谨的作风引领着他的学生,用非凡的魅力感染着他的学生,用俊秀优美的文句,浸润着他的学生的心灵。作为省特级教师,姚老师还多次为省内外教师开示范课、观摩课;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无论是学校安排的“青蓝结对”,“师徒帮教”,还是外校青年教师自己“找”上门来的,他都热情诚恳,认真指点。在省内外许多学校,都有老师指导过的青年教师。主持省教育学会历史科研基地和扬州市高中历史教研基地的科研工作,在省、市历史教学研讨会上多次做学术报告,多次深入基层学校指导历史学科新课改,多次参与扬州市教科所组织的对省、市教育科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的各类论证会的论证工作,被扬州市多所学校聘为科研课题研究的学术顾问等,为扬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高三年级的教师,特别需要校长这种严谨的作风和博学的才智。姚校长分管届高三年级过程中,他的严谨与才智感染了一个年级的教师,大家都觉得跟在姚校长后面虽无法达到他的高度,也应该以姚校长为榜样,努力向他看齐,尤其是在试卷批阅上,大家都在仿效姚校长的做法,记得在一次高三学生家长大会上,姚校长向学生家长展示了高三老师的教学讲义和试卷批阅记录,老师们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了所有家长,我更觉得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在感动家长,什么精神?精神!

四、成才先得成人,感动一声问候

校长从年分管一个年级,年送走一届学生。他说:“我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教育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作为分管年级的校长,还带着一个班的历史科教学。在学生面前,在老师面前,他就是榜样,他就是标竿,他就是旗帜!要求班主任老师早上6:40到校,晚上10:离校,他自己首先做到。每天清晨,他静候在学校大门口欢迎每一名学生的到来;夜晚,他站在学校门口,目送最后一名上完晚自习的学生离校。

这是学生所看得见的,学生看不见的,送走学生之后,姚校长回到学校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了他在学术“王国”的自由驰骋。夜深人静,当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酣甜地沉睡在梦乡时,这是校长完全为自己所拥有的时间。很少人知道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路灯停熄时间,姚校长知道:凌晨1:15。那是他要赶在熄灯前骑车回家的时间。

姚校长的教育理念是,真正成功的教育,不是多考几个本科生,而是塑造学生的灵魂;真正有效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感染。

姚校长还有一句名言:把小事做好,那就不是小事,把平凡的事做好,那就是不平凡。

姚校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年时间,找过多少学生谈过话,数不清,但姚校长能叫得出这个年级每个学生的名字;说过多少励志名言,数不清,但年高考语文考到的“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让一个年级的学生刻骨铭心,感激万分;帮教室开过多少次窗(为了保证教室通风透气)关过多少次灯,数不清,但姚校长能清楚地告诉班主任哪扇窗该修了,哪盏灯该换了。

大美无言,大爱无声,姚校长的一言一行感染着一个年级,感动着每个学生。

年6月1日开始,高三年级开始调整作息时间,早上7:?7:50是高三学生来校时间,姚校长每天会站在学校南大门的耳门迎接每一个高三学生的到来,学生老远就能看见姚校长的身影,老远就会下车,推车经过耳门,都会恭敬地送上一声问候:姚校长早!姚校也会微笑回答一声:你早!728名学生,728声问候,728次回礼!学校门卫都被深深震撼,打心底敬佩:姚校长,了不起!

作为教师,作为校长,还有什么比学生的成人更叫人欣慰,还有什么比学生的问候更叫人感动!

五、谦谦君子风范,至情润物无声

姚老师,身为省内知名的特级教师,贵为分管全校教学工作的校长,他的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条是:“我要教师们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到;我所做到的,我不一定要教师们都做到”;他的行政理念是:教师需要的是学校领导们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地去示范、去引领,而不是泛泛地行政要求,行政推动力应该来源于行政者本身的示范与引领,而不是来源于行政权力;教学科研主张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应该是“草根式”的研究,教师不要整天纠结于形式化的“论文的篇数、课题的数量、级别之类的事情”,一名教师应该是能够完全呈现出一个一直在教育教学行走过程中思考着的人的“思想”。

姚校长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教以来相关教育教学方面,他做过的事情都会留下“痕迹”,然后定期对这些“痕迹”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并且引入档案管理的方式装订成册,姚校长认为这是对自己生命历程的珍视与尊重。

至今姚校长每天早上仍然6:50之前到所分管的年级巡视,每天晚自习结束前巡视一遍后,回办公室进行自己的阅读、思考、写作到凌晨1点前回家;假期中,每天上午11点到办公室进行阅读、思考、写作到凌晨1点前回家,一般情况下只吃早餐和中餐合二为一的那一顿饭,然后适时地吃一些零食。”对此,不少领导、学生家长、同行都盛赞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但他从来都笑答:“这是我生活习惯而已”。

这种谦谦君子的大家风范在很大程度上对我校的年轻教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姚校长还开始有意识地去引领教师们珍视与尊重“自己的生命历程”。如每次学校检查或评比教师业务相关材料时,他都有意识地在自己提供的相关材料上加一页封面,诸如“备课笔记示例”、“听课笔记示例”、“试卷评析示例”、“读书批注示例”等,他甚至向老师们公开宣布“达到或接近我的水准就是一等奖,超过我的水准就是特等奖”。近年来老师们逐步从心底里认同了这种“累积”对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并开始了积极的行动,以实实在在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的“草根式”研究在仪中校园内蔚然成风,已然开始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气场”, 其成效与近年来我校高考本二上线人数连年较大幅度攀升的相关度是很大的。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青春是它最华丽的篇章;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交响曲,那么青春是它的主旋律;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么青春是它海深浪急的狂想。

有一种精神叫敬业,姚老师,选择敬业;有一种快乐叫奉献,姚老师选择奉献!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