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2020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资料(长征评价)

发布时间:2023-09-17 13:09:05

  1. 中共官方对长征的评价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都经历了长征,十大元帅中有九位(除陈毅)经历了长征。

中共官方对长征的评价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于1935年10月)

1980年8月,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邓小平说:“在1935年,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成形的领导,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的,而且也很不成熟。”而当邓小平之女毛毛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他的回答是―“跟着走”!

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

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官方评价: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失败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

当时国民政府对长征的评价

当时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在其日记中记载:长征其实是蒋的计谋,剿共为名,收复西南是实,国家团结了,才可以抗战。由于当时中国军队与日军装备及训练间差距太大,蒋九一八事变期间写道:“中日之战必不可免”,若开战,“倭三日可亡我矣”。又说:“不可贸然而战”。期间,蒋考虑到中日若开战,上海必先沦陷,南京亦将失守,国民政府势必迁都,期间蒋考虑了洛阳、西安等地,最后选定重庆;中国那个时候是个军阀割据的时代,蒋介石根本没有办法控制整个中国,他能控制的只是沿海几个省而已。所以他在日记中就说我怎么进入四川呢?特别是四川、云南和贵州都是军阀势力非常大。所以他一直在想,并跟德国的军事顾问商量。有一天就是“得一计”,要以剿匪为掩护,建立西南根据地,“借剿共以收复西南”,故意把红军留下一小股,把他们往西南赶。所以红军所谓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从江西往西南走,然后才到延安的,中央军就在后面追,因此才能够进入四川。这是他的一计。而另一方面,蒋当时认为红军势力微弱,并不足以对其政权发生威胁,所以在日记中写道:“若为对倭计,以剿匪为掩护,抗日之原则。”

关于长征的其他评价

唐德刚认为蒋中正利用中共长征借机“削藩裁军”。当时西南地区贵州、云南、四川都是地方军阀割据,湖南也不是嫡系,蒋借追缴红军,把中央军的势力深入到地方。“红军西走后,中央的势力进入西南,为一意外的大收获。”

越共领导人邓春区对长征十分仰慕,后来改名叫“长征”。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