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2019年纪念建党95周年党课课件材料

发布时间:2023-09-15 10:47:39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1923)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二大”(1922/7上海)

  A: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民主共和国。

  B:群众路线的方法。

  国共第一次合作

  3、“三大”(1923/6广州)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四大”(1925/1上海)确立领导层建立工农联盟。(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2、“五大”(1927/4/27武汉)批评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背景:大革命失败(2)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4、“六大”

  ①: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会议(莫斯科)。②:提出了错误思想(土地国有化)。

  5、“三湾改编”(1927/9)第一次提出党指挥枪。

  6:“古田会议”(1929/12)

  ①式确立党指挥枪原则。②确立了军队政治建设原则。

  7:“遵义会议”(1935/1/15-17)

  (1)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内容: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瓦窑堡会议”(1935/12)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2)内容: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国共第二次合作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亡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六届六中全会”(1938/9-11)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七大”(1945/4/23-6/11延安杨家岭大礼堂)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周恩来《论统一战线》,任弼时《关于党的历史问题》②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式写入党章。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首次提出。(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农村时期。②提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2)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北平)(1)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建国后召开的会议(1949-2013)

  一)过渡时期(1949-195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②选举,任命国务院总理。

  二)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1、八大(1956/6))(1)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现状之间的矛盾。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②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2)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董必武提出加强法制建设。

  2、八大二次会议(1958北京)提出了忽视客观规律的总路线,推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

  3、庐山会议(1959)错误地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4、七千人大会(1962北京)建国以来人数最多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初步纠正了“反右倾”运动的错误。

  三)“文革”时期(1966-1976)

  1、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八届十一中全会(1966夏北京)标志着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展。

  2、“九大”(1969/4北京)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入党章(指导思想是错误的)。

  3、“十大“(1973/8北京)稳定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地位。

  四)徘徊时期(1976-1978)

  1、“十一大”(1977/8)粉碎四人帮,并没纠正错误。

  2、全国科学大会(1978)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五)新时期(1978-2013)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内容: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左”倾错误,做出把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③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2)意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农村联产承包制是我国最早的改革

  2、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建国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彻底否认了“文化”大革命,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

  3、“十二大”(1982)提出了建设有。

  4、“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5、“十四大”(1992)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

  6、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9月)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7、“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

  8、十五届四中全会(1999/9)《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是指十二个省区(甘肃、陕西、宁夏、新疆、青海、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

  9、“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三个代表”写入党章。

  10、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10)《关于完善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实现经济又(更)好又(更)快发展)。

  11、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9/16-19)《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和谐社会的能力”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

  12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2006/3/4)委员讨论时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八荣八耻”。

  13、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10/8-11)通过《关于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4、“十七大”(2007)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成功经验。对和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论。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并把科学观写入党章。正式提出“生态文明”。

  15、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16、十七届五中全会(2010/10/15-18)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17、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8、“十八大”(2012)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作了新的阐述。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