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学习林业局种苗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3-09-13 07:26:52

  吕福军同志199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科尔沁区林业局种苗站站长,科尔沁区林业科技中心副主任,林业高级工程师。1984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1996年6月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取得大专学历。

  自1984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曾5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1990年他撰写的《双宝乡平原绿化示范技术研究报告》,获原哲里木盟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壹等奖;1998年获自治区林业战线青年科技奖;2000年在社会林业工程项目研究实施工作中的《社会工程项目研究》获优秀论文叁等奖;2000年被评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04年再次获得自治区林业青年科技奖;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林木种苗工作先进个人。

  吕福军同志自参加工作24年时间里,他热爱林业,情系绿色,执著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努力工作,特别是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取得了突出业绩,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引导科技人员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在科尔沁区林业系统他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业务骨干。

  1984年8月他在林校毕业,被分配到原通辽市林业工作站参加工作当一名技术员。刚刚参加工作他感到一切都是全新的,学校学到的知识只是今后工作的基础,要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尽快地通过实践,步入献身林业事业的征程,就要为林业事业的发展迈好第一步。怀着满腔献身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他下定决心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和请教,深入基层,掌握实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好基层的林业生产,才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当时正值“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正在进行,他与其他老同志一道深入到生产第一线,骑自行车下乡,一天跑几十里路是常有的事。当时的原通辽市清河乡、喜伯营子苏木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对他的促动很大,到1985年一期工程结束,两个单位当年都实现了造林“万亩乡”。工作的实践使他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他以后的工作起到很好促动。与此同时“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开始启动。在对一期工程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市县合并后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经过与其他同志共同论证,提出了以铁路、公路林为框架,以农田防护林建设为主体,以防风固沙林为重点,进而形成综合防护林体系的设想。这一设想的提出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和有关专家的好评,使全市的林业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自1985年至2000年他全程参加了科尔沁区“三北”防护林建设二、三、四期规划,并起草了《科尔沁区“三北”防护林建议》,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1994年以来,他参加了多项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业科研工作。他是原通辽市双宝乡平原绿化工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项工程的实施到全面结束,为平原区的造林绿化提供了宝贵经验,1994年获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壹等奖,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在三北地区推广了“双宝乡平原绿化示范工程”技术。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多次受到上级和单位的表彰奖励。在参加“三北”防护林三期规划过程中,提出了加大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大量发展经济林的设想,并完成了文字材料的分析论证,同时经有关领导和专家的专项考察,得到了充分肯定,为科尔沁区林业发展前景创造了新思路,打开了新窗口。

  1995年已是林业工程师的他于1998年又参与了为实现“三北防护林建设”三期工程目标的通辽市“5820”工程,科尔沁区项目区的规划。这项工程,规模大、标准高、任务坚巨,在这项工程中他参与搞规划设计,编制撰写设计任务书,并亲自参加包点抓项目区。特别是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少数民族地区莫力庙苏木亲自包村包户。吃住在村,确保造林成果的实现,在莫力庙苏木干部、群众中很多都是他的好朋友。现在走进莫力庙苏木,但见映天绿地,林木参天,绿荫连绵,浓似泼墨,一片林木降服了昔日的沙漠,一条绿色的彩链,保护着万亩良田。到莫力庙苏木人们都说,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都有他的重笔,每项工程的实施和建设成果的实现,都与他的个人努力分不开。在莫力庙苏木昔日黄沙滚滚,春风一起难见青天的日子已经过去。

  为了实现“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目标,他还参加了5项其他配套工程的规划设计,这些工程已大部份完成。

  自2003年晋升为高级工作师以来,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在为参与编制的科尔沁区2010年林业发展远景规划和“三北”四期工程示范区建设规划而忙碌着。“三北”四期工程推出了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寻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为了科尔沁区的林业发展,他刻苦钻研,孜孜不倦,他与其他科技人员潜心研究与探索,寻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这样一个风沙干旱类型区的造林新模式。1997年至2000年完成了社会林业工程项目研究课题,并执笔完成了1998至2000年三个年度的报告,其中1999年的研究报告获中国林科院优秀论文壹等奖;2000年该项目的工作总结报告获中国林科院社会林业工程项目优秀论文叁等奖。该项目的研究,综合分析了科尔沁区的地理位置、社会资源的分布状况等,同时对科尔沁区社会林业发展的典型、特点和代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及典型的运转机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综合评价了科尔沁区社会发展状况,对科尔沁区今后林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科尔沁区双宝乡平原绿化示范工程技术研究报造》,1997年在原哲里木盟第三届自然科学论文评选中获优秀论文壹等奖。此论文提出的技术措施及观点对平原区的林业发展,特别是农田防护林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应用。在自治区得到广泛推广。他还发表了具有很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有《防护与用材兼用型短轮伐期用材林适用与推广技术》;《对杨树烂皮病的调查与防治措施研究》;《杨树速生丰产型农防林营造技术的研究》;《通辽市科尔沁区适宜林种结构和树种配置的探讨》。

  人们都知道抓好苗木生产,选育优良品种,对于林业生产至关重要。2009年经上级批准科尔沁区正式成立林业种苗站,他又兼任林业种苗站站长,主要负责种苗执法、苗木生产经营证发放、造林苗木调剂、科区苗木普查等项工作,这几年他经常带领种苗站人员下乡到各乡镇、农牧林场积极宣传种苗质量管理、监督以及两证一签制度等。贯彻《种子法》及《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在科区范围内的苗圃全部实行办理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取缔无证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育苗。对不符合要求的育苗单位限期整改,在林木种苗生产者、经营者中广泛形成林木种苗依法生产经营的意识,苗木生产经营户开始积极主动申请办理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

  除抓好科尔沁区中心苗圃建设外,对其他育苗重点户都实行了集约化经营管理,加强技术服务,定向培育造林苗木,优化树种和品种结构,积极引进培育生长快、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使科尔沁区造林苗木优质率显著提高,良种率达到100%。每到造林季节他都严把苗木调剂关,不合格的苗木绝不允许进入造林地,为“三北”防护林建设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方面工作业绩得到上级领导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好评,曾被自治区林业厅评为林木种苗工作先进个人。

  多年来,他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争创一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他勤奋学习与探索,在学术研究上得到了科尔沁区乃至通辽市业内同行的好评,学术成果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在单位同志的心目中,作为一名党员他是优秀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是合格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是突出的。

  骄人的成绩没有使他止步,如今在学术研究与探索上不断去追求,在日常工作上仍在埋头苦干,为科尔沁区的林业事业勤奋努力着,为林业的未来发展迎接新的挑战。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