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选学校选专业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师整理了最新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包含近三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排名,和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
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最新据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招生办官方公布的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1、在天津省份2021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综合专业分数线是64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633名;
2、在河北省份2022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59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236名;
3、在山西省份2022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5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068名;
4、在广东省份2022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59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4264名;
5、在广西省份2021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5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968名;
6、在陕西省份2021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57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458名;
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录取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5000元)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北京 | 综合 | 不限 | 616 | 5860 |
2 | (5000元,不招单色识别不全)(办学地点校本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北京 | 综合 | 不限 | 615 | 6652 |
3 | (校本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天津 | 综合 | 不限 | 641 | 5633 |
4 | (语种:不限)(口试:否)(不招单色识别不全;校本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天津 | 综合 | 不限 | 639 | 6734 |
5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河北 | 历史 | 历史+不限 | 606 | 1914 |
6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05 | 11477 |
7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河北 | 历史 | 历史+不限 | 605 | 1660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4 | 12236 |
9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62 | 12532 |
10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556 | 11068 |
11 | (办学地点校本部)(收费标准5000元/年)(学制四年)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 | 533 | 8507 |
12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校本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 | 532 | 7895 |
13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540 | 8277 |
14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554 | 6591 |
15 | (5000元/年)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91 | 17760 |
16 | (5000元/年;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78 | 20978 |
17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595 | 19721 |
1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588 | 22120 |
19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湖北 | 历史 | 历史+不限 | 611 | 2450 |
20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04 | 14812 |
21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湖北 | 历史 | 历史+不限 | 580 | 3110 |
22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8 | 15658 |
23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广东 | 历史 | 历史+不限 | 602 | 2813 |
24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广东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03 | 21398 |
25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广东 | 历史 | 历史+不限 | 609 | 998 |
26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广东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7 | 24264 |
27 | (理工类,4年,5000元/年)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广西 | 理科 | - | 559 | 12968 |
28 | (理工类,4年,5000元/年,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广西 | 理科 | - | 554 | 13380 |
29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四川 | 文科 | - | 592 | 3012 |
30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604 | 18502 |
31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97 | 19849 |
32 | 专业备注: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四川 | 文科 | - | 585 | 3730 |
33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1 | 陕西 | 文科 | - | 574 | 2458 |
34 | (体检标准详见招生章程)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 2022 | 陕西 | 文科 | - | 560 | 2102 |
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和院系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发展而成,是一所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大学。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学校始终弘扬地质报国优良传统,肩负建设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质专门人才,为新中国工业的腾飞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淬炼出了愈挫弥坚、刚健勇毅的鲜明品格,形成了“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16个学院、41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日制在校生16898人,其中本科生8443人、硕士研究生6464人、博士研究生1779人、留学生212人。学校占地面积525843平米,在周口店、北戴河、河北平泉建有实习基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涵盖理、工、文、管、经、法等多个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ESI世界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61人,专任教师976人,其中教授276人,副教授357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65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特聘教授4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青年学者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5人,北京市青年名师3人,建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才培养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优秀人才,涌现出以温家宝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精英翘楚,40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学校坚持以“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